探祕中華文明源頭,商朝流源和占卜小考的

商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信史王朝,所謂信史,指的是文字和遺址能對應的歷史。商朝起源於商國,商國是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在秦朝以前,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跟中世紀的歐洲極為相似,都採用封邦建國的制度。

商國始祖為契,是帝嚳的兒子,堯的弟弟,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為司徒,賜姓子,另有封國商國(今河南商丘)。

探秘中華文明源頭,商朝流源和占卜小考的

商國農牧業發達,最早開始以交換的形式和周圍國家進行貿易,因此人們把貿易行為稱為商業,把從事貿易的人稱為商人。夏朝末年,商國傑出首領湯,任用伊尹為相,一舉擊敗夏朝末代君主桀,取代了夏王朝,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虞城)。

商朝從第十位君主仲丁開始,內部鬥爭越來越嚴重。由於商朝沒有法定的帝位繼承順序,所以君主死後,帝位爭奪的鬥爭會非常的殘酷。比如商湯駕崩之後,他的三個兒子太丁、外丙、仲壬輪流坐莊,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常見。隨著歷史的發展,商朝王族的關係就會越來越疏遠,這樣王位的爭奪,就會造成殘酷的內鬥,導致商朝遷都頻繁,諸侯去朝聖都不知道該去哪,所以商朝一度式微。

探秘中華文明源頭,商朝流源和占卜小考的

到了盤庚在位時期,他把都城遷到了北蒙(今河南安陽),改稱殷,完成了一次商朝王族內部的大洗牌。因此後世也常把商朝成為殷朝,或者殷商。盤庚的這次洗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由於帝位繼承順序依然不明,所以可以預見王位在兄弟子侄中傳遞幾代以後,由於血緣關係的疏遠,內鬥還會出現。所以從庚丁繼位之後,基本上確立了父死子繼的繼承順序,也算是為後來周朝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奠定了基礎。

盤庚遷殷後,殷商出現了較快的發展。比如更加精良的青銅器,比如文字逐漸的成熟,比如農牧業的長足發展,比如日漸發達的禮樂文化。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商朝在占卜方面,也有著非常巨大的進步。在繼承了夏朝觀星、龜策占卜的基礎上,商朝的占卜更加系統。在星體觀測上,商朝人觀測到了更多的星體,以及日食和月食的出現。並把閏月加入曆法中,調整以月亮運行為藍本的殷歷的誤差。大量甲骨文的出土,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殷商時代龜策占卜的興盛。觀星結合龜策,是殷商君主決斷大事之前必須要做的事情。

探秘中華文明源頭,商朝流源和占卜小考的

殷商的中興,傳到末代帝辛時代,西方的周國發展了起來。帝辛就是小說中常說的商紂王,周國趁著帝辛窮奢極欲、窮兵黷武大耗國力之時反商,擊敗了商朝軍隊,帝辛自盡,商朝被周朝取代。

周朝把夏朝的後裔分封在杞國,把商朝的王族分封在殷國。結果商朝末代太子祿父像夏朝末代太子淳維一樣不甘屈居人下 ,於是趁著周武王駕崩,祿父起兵反周,結果被周公掃平了叛亂,誅殺祿父。

探秘中華文明源頭,商朝流源和占卜小考的

周公把商朝王族遷出殷國,分封到河南商丘,以帝辛兄長微子啟為國君,是為宋國。而商朝的遺民在繼續留在殷地,以周朝王族康叔為國君,是為衛國。商朝跟著祿父反周的子姓王族兵敗後來到了朝歌(今河南淇縣)祭祀祖先陵寢,有的以國都殷為姓氏,有的以國號商為姓氏,有的以開國君主湯的名字為姓氏,有的是末代太子祿父名字中的“祿”為姓氏。

商朝王族的另一個分支就是冊封到宋國的微子啟後代,以宋為姓氏。由於商湯又叫大乙,所以宋國子姓一支後人,把“子”和“乙”合一,以孔為姓氏。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商朝另一支王族在箕子的帶領下,來到了朝鮮半島,建立了半島上第一個國家:箕子朝鮮。箕子朝鮮後來得到周朝的冊封,成為了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箕子朝鮮和今天的朝鮮,並沒有傳承關係。

探秘中華文明源頭,商朝流源和占卜小考的

有了夏、商兩代近千年的發展,到了周朝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的全盛時期。下期我會推送周朝的流源發展和這一時期的占卜特色,敬請期待。

探秘中華文明源頭,商朝流源和占卜小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