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債務壓頂,股價6天腰斬,這家公司讓股民留下遺言!

導讀: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債務雷暴時有發生,多家上市公司因債務危機陷入經營困境,其中最典型的一家公司就是堅瑞沃能。

近期,上市公司債務風波看似逐漸消退,實則暗流洶湧。這不,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因為鉅額債務問題,引發股價暴跌、質押股爆倉、高管離職等一系列連環事件,它就是北訊集團。

從齊星鐵塔到北訊集團

北訊集團的前身是齊星鐵塔,一家從事以輸電塔和通訊塔為主的各類鐵塔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2010年2月10日,齊星鐵塔掛牌中小板


百億債務壓頂,股價6天腰斬,這家公司讓股民留下遺言!


但是,上市沒有讓齊星鐵搭一鳴驚人,反而暴露了公司業績不佳的現實。上市之後,公司一直掙扎在退市邊緣

財報顯示,2010年至2012年,齊星鐵塔淨利潤分別為0.31億元、0.26億元、0.26億元。2013年業績更慘,淨利潤僅有300萬元。

到了2014年,齊星鐵塔連勉強盈利都做不到了,業績虧損0.82億元。2015年終於扭虧為盈,當年盈利過千萬,給投資者帶來一線希望。但好景不長,2016年又虧損0.48億元。

2010年至2014年,齊星鐵塔扣非淨利潤連續5年負增長。在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扭虧無望的背景下,齊星鐵塔原控股股東齊星集團萌生退意

2014年12月,齊星集團將其持有的齊星鐵塔7875.47萬股,以7.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龍躍投資,按齊星鐵塔停牌前價格6.38元/股計算,本次交易溢價2.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上市公司股權操作不同,龍躍集團並未將旗下資產注入齊星鐵塔,而是通過北訊集團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北訊電信100%股權,本次交易作價35.5億元,同時募集配套資金27.5億元,用於北訊電信專用無線寬帶數據擴容項目。

現金+股份的收購方式,巧妙的避免了實控人變更,未構成借殼上市,減少了審批手續,增加了併購成功的可能性。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齊星集團套現立場,龍躍投資對齊星鐵塔持股達到18.90%,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北訊集團的主營業務也由輸電鐵塔、通訊塔變更為通信終端產品。

利潤暴漲也難實現業績承諾

成為北訊集團第一大股東後,龍躍投資並未就此收手。北訊集團復牌後,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在11個月的時間內,龍躍投資先後20次增持公司股票

,持股比例由18.90%一舉提升至31.87%。

在龍躍投資多次增持的利好刺激下,北訊集團股價由最低價6.38元一路飆漲至最高價29.18元。不到一年時間,股價漲了將近5倍,這也直接導致定增價格由6.16元上升至22.59元,大股東龍躍投資賺得盆滿缽滿。

龍躍投資多次增持讓北訊集團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但業績承諾的存在讓雙方關係變得微妙。按照業績承諾協議,2015年至2018年,北訊集團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44億元、2.75億元、4.51億元、7.10億元,4年合計不低於15.79億元。

無併購,不商譽,高業績承諾下的高溢價併購使得商譽暴增。通過本次收購,北訊集團的商譽由0元猛升至24.33億元

那麼,北訊集團的業績承諾完成情況如何呢?據悉,北訊集團2015年業績未達標,2016年、2017年均完成了業績承諾。前三年基本平穩度過,業績承諾能否順利完成,就看2018年的表現了。

8月26日,北訊集團公佈2018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19.69億元,同比增長185.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922.77%


百億債務壓頂,股價6天腰斬,這家公司讓股民留下遺言!


儘管北訊集團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大增9倍達到2.61億元,但與7.10億元的業績承諾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華麗報表之下的債務危機

在北訊集團2018年半年報的華麗表象之下,已經暗藏玄機。

2018年上半年,北訊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9.69億元,而應收賬款為17.3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87.91%,相較年初增加了7.64億元。其中,通信板塊應收賬款11.75億元,比去年底增加了7.64億元,有替客戶墊資做大營收的嫌疑。

應收賬款的過快增長,表示有大筆資金沒能轉化為現金流,北訊集團需要借錢維持運營。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負債額累計達到101.55億元,同比暴增56%。其中,流動負債5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2億元,同比都有大幅增長。

北訊集團的業績增長明顯跟不上債務擴張的速度。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北訊集團已經發生債務違約,累計違約金額過億元,逾期債務大部分來自融資租賃公司,還有對銀行授信的逾期。

北訊集團面臨流動性緊張的狀況引起多個融資方的注意。2018年上半年,君創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提前終止了與北訊集團的合作,收回剩餘款項總計8016萬元,雙方之前簽訂的1.4億元融資合同半路“流產”。

到期債務償還也加劇了北訊集團的資金緊張狀況。8月份,北訊集團需支付海通恆信國際租賃742.33萬元,支付海通恆信國際租賃356.8萬元,另外一筆6000萬的融資合同需要每期支付559萬元,租金支付困難重重,已有多家融資租賃公司向北訊集團發出律師函

陷入資金困境的北訊集團也在嘗試發債融資。2018年1月至今,北訊集團已經發了三期公司債,合計募資20億元,以此彌補資金短缺的狀況,但是顯然不夠,截至6月30日,北訊集團賬上的流動資產只有30.28億元,而其流動負債卻超過55億元。

股價暴跌誘發爆倉風險

令人費解的是,即便已經鉅額債務壓頂,資金鍊如此緊張,北訊集團仍然豪擲巨資搞投資。

2018年上半年,北訊集團固定資產規模為33.55億元,同比增長8.64%;在建工程12.55億元,同比增長127.77%;工程物資37.79億元,同比增長54.81%。此外,公司還支出20.37億元用於預付設備款。

2018年上半年,北訊集團在網絡建設工程中投入25.77億,該部分項目進度離竣工盈利尚有較大距離,進度最快的項目完成了68.4%,最慢只完成了9.57%,這不僅不能緩解公司資金緊張現狀,反而加速資金流失。

為籌措資金,北訊集團大股東還使出了股權質押大招。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前四大股東均進行了大比例股權質押


百億債務壓頂,股價6天腰斬,這家公司讓股民留下遺言!


今年5月,龍躍集團質押的部分股份出現平倉風險,隨後消除了平倉風險,但公司股價持續走低。5月21日,北訊集團以擬披露重大事項為由申請停盤,護盤心切可見一斑。

重大資產重組公告顯示,北訊集團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廣微控股有限公司、無錫國芯科技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北京紅杉清遠諮詢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北方廣微科技有限公司65%的股權。

經過數月籌劃,9月4日,北訊集團意外宣佈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理由是北訊集團與交易對方無法就最終交易方案的部分核心條款安排達成一致。結合北訊集團停牌前走勢,難免讓人產生北訊集團以“忽悠式重組”停牌護盤的猜測。

在重組失利的衝擊下,9月4日北訊集團股價閃崩,此後數個交易日繼續一字跌停,相較停牌前價格19.58元/股,股價早已腰斬,市值蒸發過百億。相較年初的最高價28.50元/股,累計跌幅高達65.01%,短短數月,已經換了一番天地。


百億債務壓頂,股價6天腰斬,這家公司讓股民留下遺言!


北訊集團股價暴跌的同時,龍躍投資平倉風險再現。北訊集團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10日,龍躍集團所質押的股份共2.1億股已觸及平倉線,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55.35%,佔公司總股本的19.46%,爆倉危機一觸即發。

此外,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任志蓮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被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司法凍結。本次凍結數量為253.70萬股,佔所持有股份的3.56%。

結語

時間拉長來看,北訊集團的K線圖猶如一條長長的拉鍊,這是莊股最明顯的特徵之一。而莊股一旦下跌,往往就是斷崖式下跌,未來還有多少個跌停完全看運氣。

更要命的是,北訊集團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信託計劃佔據多個席位,而且持股數量不在少數。股價下跌遭遇機構拋盤,而且是在三年來的最高點開啟暴跌,北訊集團的投資者已經哭暈在廁所。


百億債務壓頂,股價6天腰斬,這家公司讓股民留下遺言!


更有股民在北訊集團股吧發帖,因投資損失過半,疑似產生輕生傾向



百億債務壓頂,股價6天腰斬,這家公司讓股民留下遺言!



北訊集團內部也在經歷人事地震。北訊集團公告董事、董事會秘書辭職。北訊集團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周倩的書面辭職報告。周倩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一系列的利空消息刺激下,北訊集團已經四面楚歌,未來更是一個謎題。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