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被曝刷单,卖家竟称不想等死只能刷单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电商平台小红书上,以刷量赚取利润的达人越来越多。如一家商铺主动声称能提供小红书刷量服务,花10元可以买到100个点赞或是100个收藏,花20元可以买到100个粉丝,而评论则标价1元一条。另有几家可以刷量的商家,业务报价大同小异,价格差不多是10元上下,还有人工自定义评论2元一条,买冲刺套餐大概率上首页等等借助微信秘密操作的刷单。

小红书被曝刷单,卖家竟称不想等死只能刷单

事实上,就在本月初,央视《焦点访谈》也再一次报道电商刷单现象。在节目中,有匿名卖家透露,现在电商平台上80%的卖家都有刷单。还有卖家透露,去年他一单没刷,结果生意越来越做不下去,逼得他也要刷单。但是刷单越来越贵,将商家的生存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

目前,随着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选择网上购物,在面对网上众多商品时,消费者往往会搜索一下排行来进行选择。现在电商平台至少有两种排序:综合排行和销量排行。两种都离不开销量这个重要参数。但这个设置却让不少网店打起了“刷单”的主意——他们主动找一些人来帮忙,让自己网店的销售量和好评率上升。

媒体曾采访了多个兼职刷手,他们说一般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在几百元,大多是“没事弄着玩”。而电商偏爱这些兼职刷手,因为他们有用户真实购买的经历,可以让刷单变得更隐蔽,让电商平台的稽查系统不容易识别。刷单网店下任务时通常要求:要假装货比三家、真实付款、真实的物流,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来,销售量、好评、甚至买家秀图片都成了可以操控的游戏,销售游戏简单了,但成本上去了。不过,聪明的网络商家不会被这个问题难倒。

刷单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中国电商研究中心曹磊主任认为,刷单屡禁不止,一是信息不对称限制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二是匿名给了用户隐私,也降低了在线交易的信任度;三是部分平台对刷单也有依赖症,为完成业绩,一些平台内部也会找二级经销商接盘,通过大批量走货来提高所谓的销量。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政策方面也进行法律法规修订,严厉打击。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现行法的条款进行了完善,并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虚假宣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刷单,作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内容。第二十条明确,“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除了经营者对产品的虚假宣传,帮助他人进行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等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查处,“网络水军”等不法经营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