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星不干明星了,他們都能幹點啥

過年過的,小叨沒少被親戚朋友問收入,我的回答總是會讓他們開心一下。他們的詢問,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如果不干我這行我能幹點啥,答案很明確,好像啥也幹不了。

轉行,我沒轉過,我的看看有哪些成功的案例。成功的案例很多啊,今天小叨就來說說那些不幹明星的明星,都去幹了點啥!

1、當企業家投資人

如果明星不幹明星了,他們都能幹點啥

正所謂,小豬佩奇身上紋,一代新人換舊人。娛樂圈的更新換代的速度有多快,可能比雨的記憶還要快。除非有絕世的才華,不塌的人設,不老的容顏,才能讓人們記住你擁戴你。

這一點也不容易。

於是,很多明星一邊拿著高收入,一邊謀劃著怎麼讓自己成為即便不幹娛樂圈了,還能過著以前錦衣玉食的生活。做生意是一條非常明顯的道路,可惜啊,真正能夠成功的不多。任泉就是這其中的勝出者,不論是上學的時候搞餐飲,到現在搞投資都是風生水起,看來公孫策的計謀還是有用的。

現在看來做明星的很喜歡做餐飲,杜海濤啊、吳昕啊、彭于晏啊、林依輪啊、郭德綱啊等等,都是這一行的。企業家是明星的一條好的出路。

2、從政

如果明星不幹明星了,他們都能幹點啥

明星從政也是一條路。為國爭光的體育健兒們,往往都會有進入體育部門工作,比如當年的跳水王子熊倪,乒乓女王鄧亞萍,不過這都是需要頂尖水平才有可能,不然一般只能當個教練。

明星從政裡面真的做到頂尖的,就是圖上這個人了,曾經的美國總統里根,也是美國夢的代表人物。誰曾想過當年的三流演員,不入流的DJ,最後能夠入主白宮,並且乾的還不錯。可見,年輕的時候幹什麼不重要,想幹什麼很重要。

如果明星不幹明星了,他們都能幹點啥

英國最年輕的首相布萊爾當年也是個刺頭,年輕的時候,受到披頭士思想的影響,在牛津的時候就發起了一個叫做“醜陋謠言”的搖滾樂隊,披頭散髮的形象和不羈的生活讓老師都十分頭疼。不過結果呢,還是很牛的。

是不是感覺在國外從政,門檻好像低一點。

這一類的人就很多了,國內的就不說了,像國外的當州長的施瓦辛格,競選市長的布拉德皮特,菲律賓的演員總統埃斯特拉達等等都是這行的成功先例。

3、搞文化工作

如果明星不幹明星了,他們都能幹點啥

說起當年的博客女王,你們還能想起來是誰嗎?她叫徐靜蕾,算是開創了明星寫博客的風潮。藉著這股寫作的春風,徐靜蕾的電子雜誌《開啦》一度吸粉無數。

繼她之後,電子雜誌如雨後春筍一般迸發,陳魯豫的《豫約》、高圓圓的《緣來是你》、秦嵐的《嵐嵐細雨》、周筆暢的《明星志》,不過到現在應該沒什麼人看了。碎片化的時代,大家喜歡短平快的東西,微博微信都成了明星的主戰場,寫的多了就彙集成冊,稿費成了另外的一種收入。

當然除了寫書寫字,畫畫也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明星不幹明星了,他們都能幹點啥

鄭鈞是當年的搖滾王子,自從有了娃以後也做起了瑜伽,修身養性了。鄭鈞後來的音樂作品似乎再也沒有超過拉薩的了,不過在漫畫領域人家還是混出點名堂了。《搖滾藏獒》先是出了漫畫,再就是搬上了大銀幕,最後票房尚可。

出了鄭鈞,鄭伊健和楊恭如也成果《風雲》的漫畫人物肖像,後來也成了漫畫工作室。周杰倫周董,也出了自己的熊貓人玩偶。

不論是當企業家、政要還是文化人,我發現了一個秘密,他們都是在自己這一行幹好了,才在另外的領域有了騰飛的機會,至少有了退路。

所以啊,我還是好好工作,先成個成功的社會人再說吧。

正所謂:

小叨過年很傷神,三姑六婆來串門。三句不離工資本,六句催你快造人。

回家七天再回來,決心狠心身上輪。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木哈哈哈,不知不覺吟詩一首啊。我是簡小叨,請多多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