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二胡很多人提到保留指,那保留指是怎麼個情況呢?

保留指的指法,其實在演奏法上面,並沒有定論。即便是音樂學院的演奏論文裡面,也沒有辦法提出一個定論。

學二胡很多人提到保留指,那保留指是怎麼個情況呢?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人體的結構,以及手掌的結構,每一個人都擁有其特殊性。在醫學的範疇裡面,每個人的手掌結構、手指長短、以及掌管手指的肌肉群,都因為"遺傳基因"的排列組合,而產生先天上的差異。

學二胡很多人提到保留指,那保留指是怎麼個情況呢?

這種基因先天的差異,造成每一個人的手掌規格與軟硬狀態,呈現出運指動作上,因為必須處理各種樂曲變化的過程,所產生新的動作困難課題。對於一個教學案例超過100人以上的二胡老師來說,這種運指困難的課題處理,最能夠體會。因為在教學的實務經驗中,可以碰到的各種不同類型,而且非常的複雜難以解決的教學問題。由於人體差異的多樣性,想要以科學研究的方式,做出系統化的總結,更是極為困難。任何一個二胡老師教保留指,都持著"保留態度",原因就在於此。

因此,保留指演奏法,在當今的音樂科研水平,暫時無法給出一個標準答案或是規則。

學二胡很多人提到保留指,那保留指是怎麼個情況呢?

更由於牽扯到醫學、解剖學等等高端的知識,目前的中國,音樂學院學術程度,根本就還沒有到這麼高的水平,所以也很少有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的題目,敢於涉及二胡的保留指演奏法相關研究。

目前的教學經驗積累,能夠給出來的,就只能是應變原則。應變原則就如同打仗一樣,遇到什麼新情況,就給當下應變出新的對策出來。教二胡學生也是一樣,遇到什麼特殊情況的左手手掌,那麼二胡老師隨時就要想出新的辦法,把學生教會。

當用則用,當解則解。

一般人看了,一定會說,這不是廢話嗎?我告訴您,這當然是廢話。

但真理往往就是沒有辦法被推翻的廢話。

但也正因為個體差異,經過每個不同的個體嘗試之後,每個人都能自己找到,對自己最適當的保留指演奏法,這也就是保留指演奏法的真理。

也就是我剛剛說的「當用則用,當解則解」八字訣

學二胡很多人提到保留指,那保留指是怎麼個情況呢?

每一個二胡演奏者,不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都在練習當中,自己選擇出最容易演奏的"保留指"以及"解開保留指"的演奏指法。

所以,演奏樂句的保留指選擇,就是這樣自己去試,試出來的。

當然有個大前提是,演奏者的基本功必須是大體正確的條件下,試出來的保留指演奏法,才會比較接近現實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