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放生協會:天辛大師談小清河倒魚成片死亡須謹慎

山東濟南放生協會:天辛大師談小清河倒魚成片死亡須謹慎

小清河是橫貫濟南市區的唯一一條排水河道,獨自承接市區400多萬人口生產生活廢水和雨水的排放,納汙負荷巨大。汙水處理能力不足,雨汙混排及部分區域汙水收集系統不完善,沿岸部分汙水偷排入河,以及生態補水不足等原因,讓小清河水質至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成為濟南生態環保工作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小清河治理,有一個問題。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先後投入了100多億資金,省政府也曾明確要求2015年底之前小清河水質要實現達標,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達標,而且還在去年中央環保督察中被點名。

小清河的汙染問題為什麼長期得不到解決?”

的確,小清河目前還達不到國家的標準。它應該達到的標準是地表水五類,目前它還是屬於劣五類。省政府曾經要求小清河水質2015年達標,也沒有達到。小清河目前的狀況,不僅老百姓不滿意,對於政府而言也是一道深深的傷疤。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我們濟南市的兩大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小清河的治理推進不力。

為何小清河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治理,水質還是沒有達標?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濟南市每天大約有6萬到7萬方的汙水,因為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而直排進小清河。現在小清河裡面的水,90%以上都是汙水處理廠處理過的,以及工業企業處理過的回用水,還有剛才說的六七萬方的原汙水,清水只佔了不到10%,也就是說它的自淨能力是非常差的。另外,小清河長期以來底泥淤積比較嚴重,底泥汙染物的釋放造成的二次汙染也是顯而易見的。除此之外,兩岸的面源汙染通過汙水進入小清河,這些都是造成小清河汙染的原因。

根據《水汙染防治法》,地方政府對水環境質量是要負責任的,因此中央環保督察提出小清河的問題後,濟南市對小清河問題負有責任的相關領導都進行了追責,大約有11個人。這些被追責的人員中,包括市這個層面的領導,也包括相關部門的領導,還有小清河沿岸流經區域5個區的政府領導。

據測算,全市每天產生的汙水量在100萬噸左右。100萬噸的數字來自多個方面,一個是全市市政管網的供水,每天大約90萬噸,再加上一些自備井,每天大約10萬噸。按照產汙係數0.9的比例測算,每天要產生90萬噸的汙水。還有礦泉水、飲料、啤酒等幾項水產品,再加上道路保潔等產生的汙水,加起來大約10萬噸。綜合算起來,每天產生的汙水量就是100萬噸。每天大致還有6萬噸左右進入管網的汙水因為處理能力不足,又溢流到小清河。

【天辛大師談小清河放生魚成片死亡】

現今是科學化、商業化、社會化、信息化的時代,社會共業問題的影響效應遠大於個人問題的簡單疊加。在這個時代,不能只考慮個人是善心善行就好,還要考慮行為本身在社會共業環境中的牽連作用、擴散影響,關顧到更廣大的緣起,讓我們的善心、善行更加廣大圓滿。

山東濟南放生協會 微信號 jnfsxh繼續每週助印推廣佛教常識答問@山東居士林,全力支持對正信正法弘傳的實際工作。各地善信免費結緣佛教常識答問聯繫書院工作處

#放生#越來越流行,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行善積德的方式,而這種放生究竟是好事還是作秀,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眼下春暖花開,又有不少人選擇來小清河放生。小清河濟南段的垃圾還沒有來得及清理,河水水質牛奶依舊,不遠處還能看見死魚的蹤跡,對於放生後魚的歸宿,該女士很樂觀,她覺得魚應該會活。天辛大師說,其實都一層層死在岸邊,並且小清河的水質和生態,並不適合放生。學佛為主,放生為輔,迎春好日子每週都會與高校志願者聯合開展非常有意義的生態環保活動,有效避免了亂放生導致所放生生物成活率低及期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目前,許多放生團體在生物生態領域的專業知識較為欠缺,科學放生培訓將使放生更加智慧圓滿。現場放生的志願者也進一步熟悉掌握了不可拋魚、親水放生、放生本地物種、選擇水位放生等知識,志願者表示科學放生放的更加安心。今年,天辛大師將繼續與科研院所聯合專項籌備“山東省第二屆規範放生活動培訓班”,推動科學放生,保護生態安全,助力山東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