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性格好,不是行走紅塵、獲得成功的法寶,看看寶釵就知道

情商高、性格好,不是行走紅塵、獲得成功的法寶,看看寶釵就知道

《紅樓夢》的時代,“情商”這個詞兒還沒有出現,但無論如何,寶釵都是小說中情商最高的女子。

她初入賈府時,不過15歲,可卻是“行為豁達,隨分從時”,很快就贏得了眾人的喜歡,就連那些小丫頭們,也都願意找寶釵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越來越發現,寶釵的情商真是高。

對上,她知道怎樣才能讓領導高興,時時處處都表現完美。賈母給她過生日,問她喜歡什麼吃食、戲文,她都挑賈母喜歡說的,讓賈母十分歡悅。王夫人間接害死了金釧兒,她特別善解人意地安慰姨媽,並且主動將自己的衣服送給金釧兒。真是既會說話,更會做人。

對身邊的朋友,她也滿懷誠懇之心,儘自己所能關注每個人的情緒,幫助每個遇到困難的人。湘雲一時興起要做東道辦詩社,可想起花費不菲又很為難,於是寶釵主動幫助她辦了一場螃蟹宴;看到出身貧寒的邢岫煙生活艱難,她便悄悄給她送衣送物,不圖回報;黛玉雖然一直對她不友好,她卻私下提醒黛玉,不該說的不能說。為了幫黛玉治病,主動給她送燕窩,終於讓黛玉放下隔閡,視寶釵為姐姐。

情商高、性格好,不是行走紅塵、獲得成功的法寶,看看寶釵就知道

就是對待賈府中身份不高的主子,地位卑微的僕人,寶釵也是無比周到體恤。賈府中很少有主子願意和賈環玩,但那年正月裡,賈環曾經和寶釵、鶯兒、香菱一起“趕圍棋做耍”。哥哥出門帶給她很多禮物,她分送給大觀園的親友,也沒落下賈環的一份。探春“興利除弊”,只在意到節省開支,寶釵的目光卻看到了更多的人。她建議承租人的收入無需入賬,不僅讓她們剩餘,也要分一些給其他沒有參與承包的人。寶釵懂得底層人的艱辛,竭盡所能給予他們公平公正。

寶釵不僅情商高,她性格也好。除了“寶釵借扇機帶雙敲”那一回諷刺過寶黛之外,她從未給誰難堪過,也很少計較誰的冒犯。行走在大觀園中的寶釵,不僅美貌端莊,更是時時處處都在幫別人解決問題,給出建議,安慰時有抑鬱的心情。不僅如此,身為貴族小姐,寶姑娘不喜奢華,生活十分樸素,所居的地方什麼玩物器具都沒有,唯有一瓶菊花、兩部書和一套茶具而已

可就是這樣一個情商高、性格好、習慣好的美好女孩,在書中卻不得最高領導賈母的喜歡,在書外更是讓很多讀者討厭。

賈母不喜歡薛寶釵,從對她房間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來。她認為寶釵的佈置太素淨了,既怕有親戚來給賈府丟面子,又覺得忌諱,直言提出批評。更讓人難堪的是,當寶釵的堂妹寶琴進入賈府,賈母給予了無比隆重的待遇。不僅逼著王夫人認了乾女兒,還把寶琴帶在身邊,將珍貴的鳧靨裘給了寶琴,更開口問薛姨媽寶琴的生辰八字,打算給寶玉提親。賈母如此寵愛寶琴,實在是打寶釵的臉啊!話說寶釵已經來了這麼久,還有“金玉良緣”的傳說,賈母都不理,這是明擺著對寶釵的不喜與拒絕啊。以至於寶釵自己都覺得不是滋味,半真半假地跟寶琴說:“你也不知是哪裡來的福氣!你倒去吧,仔細我們委屈著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兒不如你。”

很多讀者也不喜歡寶釵。他們認為寶釵太有心計太有府城,所有的助人之舉都是為了收買人心,所有的體諒之心都是為了不得罪人,為了實現自己成為“寶二奶奶”的目的。

情商高、性格好,不是行走紅塵、獲得成功的法寶,看看寶釵就知道

其實,不僅賈母不喜,讀者不接受,寶釵自己也不快樂吧?她曾經跟黛玉吐露心曲,說自己從小也是淘氣任性的,那些不應該讀的戲曲詩詞也都讀了很多,後來生活出現了變故,父親去世母親軟弱,哥哥又不成器,她只能“不以書字為事”,開始留心“針黹家計”,幫助母親分憂解勞。做客賈府,她不得不處處留心在意,以求不斷走向衰落的薛家得到賈府的庇護。她不敢輕易表現自己的愛憎,總想討好所有人,連個丫鬟小紅都要擔心提防,活得無比辛苦疲憊。

誰說情商高、性格好就是萬能的法寶呢?看看寶釵就知道,她這麼努力,都無法讓所有人喜歡,也讓自己的天性壓抑。聰明的寶釵後來大概也意識到了,她不想再這樣“情商高”地生活下去。所以在抄檢大觀園後,無論王夫人怎麼挽留,寶釵都堅決搬出了大觀園。不久到了中秋,大觀園詩社的姐妹們原本說好,要在一起賞月結社聯詩的,寶釵卻離開了賈府,惹得湘雲生氣、黛玉不滿。要是在從前,寶釵絕不可能這麼做吧?她是一個多麼周到體諒的女孩啊!

壓抑了許久的寶姑娘終於活開了!尊重自己的內心,她不再介意別人的評價感受了,賈母嫌過節人少也好,湘雲埋怨自己也好,她懶得再面面俱到了。行走紅塵,真是犯不上情商那麼高,自己的感覺也重要。這幾年在賈府做客,事事都要留心,處處都要在意,寶釵不知道有多麼辛苦。

當湘雲和黛玉在凹晶館寂寞聯詩的時候,寶釵一定也在與自家人一起賞月飲酒吧?明月清輝下,她的笑容一定明媚溫暖,她的心情一定輕鬆自在,她終於找回了自己,這樣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