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日本爲遏制中國大購電子戰機謀電戰攻擊力

原標題:日本謀劃電子戰攻擊能力 美媒稱,其目的是“遏制中國海空軍對日本的干預”

電子戰飛機被譽為空中戰力“倍增器”,日本在大力引進美國隱形戰鬥機之餘,也加快了電子戰飛機的列裝速度。與此同時,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批准向日本出售多達9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讓日本擁有亞洲最龐大的預警機機隊。而這一切的目標非常明確——遏制中國海空軍。

日本謀劃電子進攻能力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0日題為“日本為電子戰做好準備”的報道透露,日本正計劃發展針對別國的電子戰手段,促進自衛隊內部的電子信息共享和分析。這些情報將被收集並保存在“日本空天防禦地面站”網絡,這是一個自動化的報警和防空指揮控制系統,可幫助自衛隊更有效地應對敵人的電子攻擊。

報道稱,日本擁有約200架F-15戰鬥機,但它們沒有隱形能力,日本計劃在2019財政年度改進這些F-15,以減少它們的雷達信號特徵,使它們能對敵方雷達進行干擾並防禦電子攻擊。此外,日本正在考慮採購先進電子攻擊機,後者可以擾亂和摧毀數百公里範圍內的敵方防空和指揮系統。主力候選型號是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它能發射高功率無線電脈衝以阻塞雷達和通信系統,還可攜帶反輻射導彈摧毀雷達設施。另外,將航空自衛隊的C-2運輸機或民用大型噴氣式飛機改裝成電子攻擊機也是日本正在考慮的一種選擇。

美媒認為,先進的電子戰能力將提升日本版“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旨在“遏制中國海空軍對日本的干預”。最重要的是,增強的電子戰能力使對手的“成本效益計算”複雜化,這有助於阻止對手的先發制人行為,並通過拒止能力加強威懾力。

報道稱,日本發展電子戰系統的主要目標是中國。“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是由遠程導彈、飛機、艦艇和潛艇組成的分層防禦系統,旨在防止美軍干預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特定區域。為找到目標並協調攻擊,所有解放軍系統都依賴於在電磁頻譜中運行的傳感器和通信系統”。報道同時提到,解放軍也對電子戰飛機非常重視,“中國正在開發殲-10D等電子戰飛機,並於2018年6月在南海測試了電子戰裝備。”

自衛隊電子戰能力有限?

《外交學者》文章認為,目前的日本電子戰能力“側重於情報和訓練”。海上自衛隊裝備有5架EP-3電子數據採集飛機、5架OP-3C圖像數據採集飛機、1架UP-3C設備測試飛機和3架UP-3D電子戰訓練支援飛機。航空自衛隊則裝備2架YS-11EA(電子戰訓練支援飛機)和4架YS-11EB電子情報收集飛機。按照日本防衛省的規劃,已經過時的YS-11EB即將被4架RC-2電子數據採集飛機取代,其中第1架在2月進行了試飛。

報道稱,日本的整體電子戰能力有限,“無法保護友軍免受敵方電子戰行動的影響”,也難以通過使用電磁頻譜有效地攻擊敵方部隊和設施。為“趕上鄰國對電子戰能力的投入”,日本目前正在考慮各種選擇,旨在獲得先進的電子攻擊和電子保護能力。航空自衛隊於2018年1月部署了第一架配備最先進電子戰系統的F-35A隱形戰機,按照計劃,日本將採購42架F-35A。但俄羅斯最近向中國交付的S-400防空系統抵消了F-35A的威懾。報道稱,S-400成為“對F-35具有挑戰性的鄰居”,它可同時攻擊36個目標,每個單元都配備8部發射裝置。“這種射程400公里的系統使解放軍能夠打擊臺灣、新德里、河內、首爾和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上空的空中目標。”

中國應保持高度警惕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對於日本在電子戰領域的投入,中國決不能掉以輕心。《外交學者》的報道有意忽略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部分電子戰平臺。美國《防務新聞》10日就提到,航空自衛隊目前裝備13架E-2C和4架E-767預警機,並且簽訂了4架E-2D預警機的合同。報道提到,美國已批准向日本出口多達9架E-2D。這些預警機以及日本國產的P-1反潛巡邏機都攜帶有先進的電子偵察系統,可監測別國的雷達信號。另外,自衛隊開始裝備的F-35A整合有很強的電子進攻能力。事實上,美國空軍已經不裝備專用的進攻性電子戰飛機,除了戰時可得到美海軍EA-18G電子戰機的支援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F-35和F-22自身具備強大的隱形性能和電子戰能力。

專家表示,就目前來說,日本專用電子戰平臺確實傾向於電子偵察,這和當初美國不想讓日本航空自衛隊擁有對地進攻能力有關。但近年來,美國正逐步放鬆對日本主動攻擊戰力的限制。特別是日本自研大型平臺的成熟,為日本發展大型進攻性電子戰飛機鋪平道路。在日本國產C-2運輸機、P-1反潛巡邏機等平臺基礎上,都能研製出先進的進攻性電子戰飛機。

此外,在軍用電子裝備領域,日本的水平也很高。日本的F-2戰鬥機裝備了世界第一種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其升級版本還裝備有使用氮化鎵器件的J/APG-2有源相控陣雷達,後者被普遍認為與美軍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相當,這些足以反映出日本在高頻電子系統領域的水平。(張亦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