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網友求助: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老師你好,我老公對我總是很冷淡,我懷疑他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但是又不好判斷。我跟我老公結婚將近五年了,我是很務實的一個人,家裡裡裡外外都做的很好,過日子精打細算,我覺得自己問心無愧,我的公婆對我也十分滿意。我老公這個人沒有什麼別的愛好,就是有點作,怎麼說呢,他的生日啊,孩子的生日啊,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啊,他必須要過。

我覺得都老夫老妻了,幹嘛還玩那些虛的呢?我剛開始的時候覺得他記得那些日子,是很愛我們這個家的,我也就接受了,隨著他的心意來,想怎麼過就怎麼過。日子長了他越來越過分了。每個週末必須要一起在外面吃飯,每個月還要看一次電影。

我覺得這就是在浪費錢,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花在吃吃喝喝上了,我跟他說過,但是他不聽,反倒覺得是我太摳門了。我摳門嗎?他爸媽的錢我定期給,孩子上學儘量找好的,孩子用的也不比別人差,怎麼就我摳門了呢。

我們的工資都是死工資,沒有什麼額外收入,而且還要負擔老人和孩子,他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想要什麼張口就來,錢那裡就那麼禁得住花呢。他不理解我,我就大吵一架,回了孃家。我家人也覺得他就是個白眼狼。我已經回來有一個多月了,他也不叫我回家,還是我公婆過來請我。我該怎麼辦?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葉千金回覆: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您好,感謝您的信任!

不可否認您過日子是把好手,在對待公婆照顧家庭上也做到了兒媳和媽媽應盡的義務,但這樣的完美怎麼看怎麼像個管家。您做到了所有的角色,唯獨忘記了您自己。

您跟您丈夫的矛盾無非就是您丈夫太重視婚姻的儀式感,而您完全不在意。不得不說在婚姻中務實是過日子的基礎,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沒有柴米油鹽的算計就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但不僅在婚姻中在生活裡我們也需要一些調味劑來豐富我們的日子。這裡豐富的方式就涉及到了儀式感。

理查德·懷斯曼的《Rip It Up》,中文譯本名為《正能量》就提到了生活中為什麼需要儀式感,從心理學角度告訴我們儀式感能給生活添姿添彩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儀式性的節日,大眾的比如春節、中秋、端午,而且國家也大力倡導,過節日為的是紀念和憧憬。對於我們自身,也有生日、結婚紀念日等等這些儀式感很強的日子。這些儀式感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在節日裡感恩我們的幸福,對未來以期許,在這樣的儀式感下我們的心情往往是愉悅的,我們的心態往往是陽光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儀式感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正能量。

說到儀式感就不得不涉及一個心理學名詞“表現原理”。這個詞是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來的,他早在19世紀就通過長期觀察人們的情緒和行為分析出,我們會微笑是因為我們心情愉悅,我們皺眉頭是因為心情糟糕。這就說明我們的心情並不能產生什麼行為,而我們的行為能產生好的或壞的心情。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在威廉·詹姆提出“表現原理”之後,有很多心理學家也進行了實驗去驗證。心理學家詹姆斯·萊爾德就邀請了很多志願者,讓他們在微笑皺眉後再說出自己情緒的變化。實驗最後證明,在志願者們微笑後心情明顯快樂了許多,而皺眉後心情卻糟糕了。

薩拉·斯諾德格拉斯則是讓志願者們用走路來驗證哪種形式更快樂。實驗證明,大步走的人比拖拖沓沓走路的人更能體會到快樂。

賽比娜·科赫的實驗則是證明自然親切的握手能帶給人親近的感覺,讓人如沐春風,而生硬的握手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告訴您,快樂是可以人為製造的。這種製造的過程需要我們積極的參與,正能量的投入。對於婚姻來說,保持快樂的源泉就是不斷製造快樂,這種製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一些紀念日來曾加婚姻的儀式感。

曾經有數據研究表示,在幸福的婚姻中,夫妻間經常會誇讚彼此,會不吝嗇愛的表達,“我愛你”是他們的口頭語;同時他們常常在日常中用紀念日做感情的點綴,重視彼此走過的日子,他們往往都記得彼此的生日,記得彼此經歷過的種種第一次,也以此為紀念。

在《小王子》這本書中,小狐狸就曾說:“(儀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因為有了儀式感,很普通的一天也會變得不一樣,很平淡的日子也會變得有色彩,這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儀式感就是遵循“表現原理”的體現。為什麼這麼說?表現原理告訴我們,我們想要獲得快樂就要付出行動。婚姻中想要永葆新鮮感,那麼就需要時常養護,那麼您丈夫的一系列您認為不需要的表現,都是在努力的增強婚姻的新鮮感。當然,愛的形式多樣,您的愛表現得內斂實在,而您丈夫的愛表現得外在活潑,沒有對錯,婚姻需要相互欣賞。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我們再來具體分析您的婚姻

1,您與您丈夫結婚五年,還有了孩子,而且一直感情也不錯。那麼就證明您跟您丈夫有很好的感情基礎,雖然有些生活理念存在差異,但卻並不是矛盾不可調和。

2,您開始覺得您丈夫的表現是愛家人的,但是長期的對您的“苛求”,讓您覺得忍無可忍。老夫老妻還需要什麼浪漫呢?在家裡吃飯多省錢環保。如果您稍微讓步一點,準備好便當在節假日來一次野炊不是很好的緩和方式嗎?

3,您愛您的家人這沒錯,但您在無私付出的同時也要愛您自己。適當的“奢侈”一下並不會影響您的生活質量,還會增進您的夫妻感情。不要總是敵對您丈夫的小情調,男人需要哄而不是罵。

4,大吵一架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能爭吵出來,還是希望對方能在意自己的表現。但是以回孃家為要挾就傷了您丈夫的情面。您在您婆家,您公婆對您評價再高也不及您丈夫對您的認可,過日子是您兩人的事情,把長輩扯進來只能讓事情更糟糕。

5,您在家裡掌握著財政大權,可以看得出您丈夫對您的信任,這份信任是尊重是愛意,不要把這份愛意當成可以任意傷害您丈夫的工具。雖然您努力經營小家不容易,但您丈夫也在為家庭付出,只不是他有自己的愛好,就像有些人喜歡釣魚,有些人喜歡玩遊戲,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如果實在不能遷就還能折中,但一棒子打死的方式是最不明智的。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讓丈夫不再愛我

為此,也給您幾點建議

1,適當的滿足您丈夫的要求。一週一次的聚餐可以改成半月或者一個月,每月的電影可以延期到一季度,這都是能夠商量的。您完全不理會您丈夫的熱情,一盆盆冷水潑上去,他對您態度有轉變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2,夫妻間的問題不要到孃家解決。這種做法無異於昭告天下,您跟您丈夫感情出現了危機,那些勸解您的親朋,只能是開解您的心情,並不能解決什麼實際矛盾,最終的和解還是需要您跟您丈夫一起努力。況且您不給他面子的後果只能是把他越推越遠。

3,女人不要活的這麼累。女人只要做了妻子就沒有了自我,圍著丈夫圍著孩子圍著公婆,唯獨忘記中間的自己。您想要家庭幸福的前提是自己的幸福,您的快樂和豁達影響著身邊的人。偶爾的放鬆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奢侈,您丈夫如此體貼,為何還要據他於千里之外。

4,如果您覺得您丈夫不夠理解您的精打細算,可以學著放手。讓您丈夫也當一回家,一個月也好,兩個月也好,讓您丈夫也在柴米油鹽中算計一下。讓給您丈夫理解您的方式有很多,不止吵架、冷戰、回孃家這些老套路。

最後希望您能放鬆下來,在過日子的同時也能好好享受生活。

祝好!

END

作者|葉千金 挽情聯合創始人、資深情感專家,中科院在讀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處理婚姻中,戀愛中的危機問題,關係的經營、情感的挽回、自我提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