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咱当兵的人

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

身披着雨雪风霜

——《当兵的人》

军人父亲,我的榜样

父亲说:“当兵就要当好兵,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兵就应有兵样。”这句话我始终铭记于心。

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我的父亲,是一个有着20年军龄的老兵。

凭借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营职干部,用军人所具有的品质书写着“好兵”传奇。

高三毕业后,我选择携笔从戎。接到入伍通知书那一刻,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儿时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同时,我又要为离开父亲而伤心难过。1986年父亲转业回到地方,我们一家从武汉辗转来到襄阳安家。此刻,看着正忙着为我打背包、收拾行李的父亲,发现他的眼角增添了几道深深的皱纹,我感到一阵揪心:“爸,我不想离开你!”

离别之时,父亲提着行李送我来到新兵集结地。车来了,我让父亲回去,父亲帮我把行李送上车,什么也没说。我上车之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打开车窗。“去吧,孩子!”父亲帮我扶正了被挤歪的军帽。我看了父亲一眼,顿时眼前一片模糊,顷刻之间父亲那种威武、高大的军人形象又一次出现在我脑海中。“爸,儿子要像您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军人”。临行前,我向父亲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在父亲的熏陶和感染下,我和弟弟相继步入军营,这让父亲无比高兴和欣慰。

当兵是一种淬炼。1998年8月,湖北嘉鱼县簰洲湾遭遇了特大洪水,弟弟所在部队奔赴那里抗洪抢险,他们连队承担着分洪的突击任务。在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弟弟与战友们因表现出色,所在的营被当时的济南军区荣记“集体二等功”。

而我下连后不久,就担任了中队文书兼军械员。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军事训练,我都以父亲讲的“好兵”为标准,不断努力。当兵第2年,我被连队推荐评为优秀士兵。家人收到喜报,很是高兴,特别是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特意打来电话,并再三叮嘱我:“好好干,为连队争光。”

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当兵就要当好兵,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用超出常人的努力和付出战胜它,兵就应有兵样。”父亲的这段话陪伴着我和弟弟的人生路,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2003年,我退伍了,成为一名路段管理员。面对这份争议多和不受“待见”的新工作,我一下子从最可爱的人,变成了“最可恨”的人,一时间心理很难做出调整和适应,信心几乎降到冰点。

就在我无助困惑之时,父亲跟我谈心并告诉我:“任何时候不要忘记自己曾是个兵,兵就应有兵样。”我走出了人生低谷,用军人特有的坚韧和顽强,从“门外汉”转变成为“行家里手”。

一个榜样,一段军旅,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军旅生涯淬炼了我的人生,磨炼了意志,我感谢父亲,更感谢部队大熔炉锻造了我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军人品质。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军旅既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历练,更是人生一笔宝贵财富。

晚安!

往期回顾

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熄灯号”栏目向亲们长期征稿啦 ——

只要你有可以打动人的正能量文章,不论是强军故事、军旅感悟、军人情感、老兵心声……都可以给我们来稿。我们既欢迎原创投稿,也欢迎好文推荐。

将你的稿件发送到邮箱:

[email protected]

注意,请说明《熄灯号》栏目来稿哟!

还在等什么呢?快快行动吧。

军报记者《熄灯号》,我们与您相约!

熄灯号|我不会忘记:“我曾是个兵”

主播:樊伟;

文案:王云苗;

编审:曲延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