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機構抱團出逃

这一周,机构抱团出逃

昨天機構剛剛砸了週期股,今天就變成了消費股的灰暗時刻,不少消費白馬暴跌,抱團出逃,不計成本的殺跌。

回顧一下,上週五,國產軟件、5G等科技股大跌,龍頭北方華創、中科曙光等在同一時間被砸至跌停,出貨痕跡明顯。

週一,受關稅利空影響,立訊精密、歐菲光等蘋果產業鏈的白馬股紛紛以跌停報收,這些都是機構重倉股。

週二,輪到了鋼鐵、煤炭等週期股被機構拋棄,消息面上有一個環保限產的傳聞,但是盤後就被澄清,只能理解為機構繼續出貨週期股。

今天輪到了消費白馬,恩華藥業跌停,順鑫農業、涪陵榨菜等高位股遭遇重挫。

明天會輪到誰呢?我覺得眼下風險最大的是高位股,每次下跌末端都是強勢股補跌,沒有跌過就是最大的利空,機構減倉會首選位置高、流動性好的板塊。

... ...

當然機構出貨都是需要理由的,醫保改革了他們就砸醫藥,環保限產了他們就砸週期,關稅矛盾了他們就砍科技,當然我們要明白,本質上是因為市場弱,他們要應對贖回和控制回撤才不得不砍倉,這些行業的基本面還是需要持續跟蹤,不能因為短期利空而過度悲觀。

今天的量真低,滬指全天成交量也就934億,好像又破了一個記錄,同時滬指這兩年的K線也算走了一個大過山車,從2638漲到3587又跌回了2656,兩年一夢,很多戰友已經不在了,但我相信高位的時候他們還會回來的。

... ...

【雷恩覆盤手記】 倉位:5成

個人倉位:1. 中線:醫藥、白酒、銀行、航空。

2. 短線空倉。

持倉股基本上都是一些估值低股息高的低位股,這個行業組合在近幾個月穩穩跑贏指數,今天有個客戶問我現在怎麼不太做短線操作了,實際上這個答案我在週末的兩篇文章裡都寫過了,投資市場是一個重結果而不是過程的地方,成熟之後,便學會剋制。

祝大家好運,祝A股長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