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三劍客」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空軍戰機的戰術運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軍事科技的飛速發展,美國、前蘇聯空軍陸續裝備了F15、F16,SU-27、米格29等第三代戰鬥機,採用功能全面、性能先進、價格昂貴的重型機與功能單一、性能良好、價格較低的輕(中)型機搭配使用,也就是高低搭配,來解決軍隊對高性能戰機數量的巨大需求與有限的國防經費之間的矛盾。

中國空軍“三劍客”

F15戰鬥機

中國空軍“三劍客”

蘇-27戰機

高低搭配的裝備思路,是在巨大的軍隊需求與有限軍費之間尋求平衡的結果。綜合性能強大的高端機由於價格過高,財力難以大量裝備。為保證一定規模的戰機數量,設計一種在某些方面能力較強,而在另一些方面能力較弱的成本較低的飛機就顯得非常必要了,這一點到現在都還沒改變。當然,高低搭配並不是每次戰鬥都一起使用,而是根據不同對手、不同任務、不同作戰環境選用不同的機型。

中國空軍“三劍客”

F16戰機編隊

中國空軍“三劍客”

米格29戰鬥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空軍號稱是世界第三大空軍,雖然數量眾多、規模龐大,但主力戰機是3000多架殲6和幾百架殲7殲8等二代機,技術落後、性能單一,大部分戰機不具備夜戰能力,遠落後於周邊國家裝備的F15J、米格29等三代機。因性能落後、航程太短,那時的中國空軍被外界稱為"機場保衛者"、"家門口的空軍"。

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快速增長,加上週邊安全形勢的日趨嚴峻,臺海問題、釣魚島爭端、南海主權爭議、維護海洋權益和安全,迫切需要全面提升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和遠距離投送能力,作為戰略型軍種的空軍、海軍和火箭軍,成為國家重點建設和投入的部隊。空軍也從吃不飽變成土豪,先後裝備了殲10、殲11、殲16、殲20等戰機,其中最新的3.5代戰機殲10C、殲16與四代機殲20成為新時代中國空軍的三劍客。

中國空軍“三劍客”

中國空軍“三劍客”

中國空軍殲20與殲16大象漫步

中國空軍“三劍客”

殲10C戰機

中國空軍“三劍客”

殲16多功能戰機

殲20作為我軍現役最先進的隱身高端戰機,技術複雜、價格高昂,據傳單價在7個億以上,訓練維修保障的費用更是高的驚人,因此大批量裝備殲20是不現實也是不經濟的,需要有殲10C、殲16這樣功能全面、綜合性能較好、價格適中的戰機搭配,來執行一些中低強度和日常戰備巡航任務。發生高強度對抗甚至爆發局部戰爭時,殲20利用其高效的隱身性能和強大的戰場感知能力,神不知鬼不覺地深入敵人腹地,對敵人的軍事指揮中心、空防司令部、預警防空雷達中心等核心中樞實施"斬首"式精確打擊,讓敵人變成"聾子"、"瞎子"、"植物人",隨後由殲16、殲10等戰機組成的空中編隊集中摧毀對方主要的雷達站、機場、導彈陣地、通信指揮中心、重要交通樞紐和儲備油庫等高價值目標,使敵人的空防體系陷入癱瘓,讓我軍獲得戰場制空權和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