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在太平天國的怒濤席捲之下,大清王朝搖搖欲墜,幸虧出現了一個“救命恩人”:曾國藩。正是他一手興辦團練,終於打垮了太平天國,為大清江山續命六十年。

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圖:曾國藩朝服像

而曾國藩也有個“救命恩人”,沒有那個人的援手,他早已死在湘江冰冷的水底。

咸豐四年(1854年),曾國藩親帥湘軍水師在湘江銅官渚與太平軍作戰,當時湘勇初練成軍,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擔任臨戰指揮,而對面的敵手則是太平天國名將翼王石達開。

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圖:曾國藩在舟中

曾國藩中了埋伏,士兵潰敗逃散,“鄉團勇先潰,陸軍隨之,所結浮樑斷,溺斃二百有奇。水師中賊伏,亦潰。賊艘直犯帥舟,矢可及也”。曾國藩手持寶劍站在船頭,眼看自己苦心經營的湘勇一敗塗地,萬念俱灰之下,突然雙眼一閉跳入了湘江,打算一死了之。

戰場上炮火連天兵荒馬亂,沒幾人注意到這一幕,但是,曾國藩的一個幕客章壽麟卻正好目睹,立刻跳下水將曾國藩拼死救上船。曾國藩還想再次跳水自殺,被章壽麟死死抱住,不斷勸說後才打消了尋死的念頭。

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圖:章壽麟救了曾國藩一命

第二天,蓬頭跣足的曾國藩到達長沙,不肯吃東西,不肯見任何人,搬到城南的一座寺廟獨住,寫好了遺囑和遺折,買好了一口棺材。

但命運之輪開始反轉:就在曾國藩決定自我了斷的前夜,傳來捷報:塔齊布、彭玉麟率湘軍十營攻下了湘潭城,銅官的太平軍聞風逃逸,湘軍大勝。曾國藩仰天感嘆:“天意。”這才重整旗鼓,大辦軍務,十年之後攻破天京,覆滅了太平天國。

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圖:時人所繪曾國藩像

​沒有曾國藩,就沒有大清王朝此後的幾十年壽命。章壽麟的跳水救人,救起了曾國藩,也拯救了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但是,立下大功的章壽麟卻一直被曾國藩“忽視”,仕途不利。到了1872年曾國藩病死,章壽麟心灰意冷,告老還鄉。

章壽麟在乘船回鄉途經銅官時,畫了一幅名為《銅官感舊圖》的畫卷,重溫了當年的戰場。在《自記》裡,他沒有炫耀自己援救曾國藩的功勞,反而謙虛的表示“曾國藩是授命於天干一番大事業的,不是偶然生,也不會突然死,就算我不救他,也自有別人救他。”

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圖:《銅官感舊圖》局部

這副畫在當時收到了無數官宦、名士的追捧,左宗棠、李元度、俞樾、梁肇煌、王問運等人紛紛題寫詩文,稱讚章壽麟“援一人以援天下”、“功在大局”、“獨腕起通侯宰相於萬死之中,時局誠岌岌懸此一舉”。

這麼多名人為這幅畫題寫詩文,還有一個為其抱不平的意思。

曾國藩的幕僚、部下中,很多碌碌無為之輩,都被他推薦當了大官,唯獨章壽麟最高只當了滁州知州(相當於知縣)。當初,另一個幕客李元度(後任按察使、布政使)多次向曾暗示別忘了章,曾國藩只是回答:“此吾患難友,豈忘之哉!”但是,直到曾國藩去世,也沒給章安排要職。

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圖:曾國藩與幕僚們

為何曾國藩對救命恩人如此薄情?無他,文人的矯情。

曾國藩是理學大家,城府深得不見底。在他心目中,章壽麟救自己是私恩,他如果用國家公器去回報,會授人口舌。但問題是,章壽麟的確有才,曾國藩之父曾評價其為“國士”,卻因為救了曾國藩一命,反而一輩子受“選擇性忽視”,默默無聞。

一個小人物,跳水救了個自殺的人,挽救了大清六十年

圖:曾國藩的內心世界堅不可破

曾國藩素有知人之鑑,卻因為愛惜自己羽毛,涼了一個救命恩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