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孩子的作业让你头疼吗?博士后育儿专家给你支招!

开学啦,孩子的作业让你头疼吗?博士后育儿专家给你支招!

开学啦,孩子的作业让你头疼吗?博士后育儿专家给你支招!

Hi,你好,我是张香玲,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今天我们来聊聊孩子的作业。

开学啦,孩子的作业让你头疼吗?博士后育儿专家给你支招!

朋友圈里曾流传过一个段子:“不谈做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涉及到做作业,鸡飞狗跳,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胶似漆,后一秒分道扬镳。”

这个段子非常的鲜活、形象。我也曾经看到有家长因为陪孩子写作业而到了搭支架的地步,也经常听到家长抱怨“下班我没有一点时间,就是陪孩子写作业”等。在谈到“作业”这两个字时,感觉家长们是有万语千言,对于孩子的不满、对于教育体制的抱怨、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等等。而对于孩子而言,他感受不到自己对作业的100%责任感,孩子的感觉是:作业不是我自己的事情,而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因为他们比我还要着急、还要关注。

作业成为阻挡家长同孩子建立联结的一堵墙。那这个墙能不能变成家长同孩子联结的桥梁呢?

对于作业问题,国内外也是有大量研究的。在此,首先与你分享两项研究,帮助你对作业产生更加全面、正确、理性的认识。

美国顶级学府斯坦福大学对作业做过相关研究,研究表明,花太多时间做作业会导致孩子焦虑,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或者是出现不合群的现象。

知名的发表过一篇论文,明确宣布孩子的作业量太大,会造成成绩的下降。这项大规模研究是针对7725名西班牙学生进行的调查,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4岁,男孩女孩都有。研究显示,如果老师每天规律的布置家庭作业,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可以提升50分,所以家庭作业的正向意义是无用争议的。不过,研究进一步显示,每天1小时的作业量是最高效的【划重点哦,每天一小时哦】。当每天作业量在70-90分钟之间时,学生的标准考试成绩只会有很小部分的提升。研究者指出,这点提升完全不值得学生每周多付出2-3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如果每天作业到了90分钟,成绩反而会下降。

可以看出,这两项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太多时间做作业没有益处。在了解了和作业相关的顶级研究成果之后,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如何和孩子去沟通作业的事情呢?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同理孩子,与孩子达成统一战线。写作业对于孩子来说就如同我们家长下班后老板要求加班,如果老板也和你说“我让你加班是为了你好,为了你能够更好的成长,为了你做出更好的业务”等等诸如此类的道理,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感谢老板的辛苦栽培吗?也许你说会啊,老板这么器重我,问题是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老板天天要求加班,天天和你讲大道理你能忍受吗?所以,孩子经过一天的辛苦学习回到家后还要写作业,产生负面情绪、想墨迹是正常的。我们首先要同理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就是爸爸妈妈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接纳他们的感受、同时给与他们认可。

那么,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明确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家长需要花时间和孩子专门讨论“作业”,明确作业的目的和意义。心理学上的意义疗法表明,人们往往在明确了要做的某件事情的意义之后,会更加的有动力。在和孩子一起聊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是头脑风暴的聊,无关对错,都可以自由表达。即使孩子说“老师的作业没有任何意义”,也需要家长把这点记下来,不做任何评判。

也许你疑惑了,孩子都这样说了,还不让我发表看法?这能行吗?其实,换个角度想,还有什么比孩子对我们畅所欲言更重要的呢?所以,我们要多听、会听。当然,我知道做到这点很难,不过先开始,忍住我们想要表达自己不同意见的嘴,可以使用“筷子方法”,就是谁发言,谁就先拿着一根筷子,其他没有拿筷子的人不可以发言。和孩子一起发散的思考并明确作业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到最后能够达成一致,然后用这个一致的意见去实施。比如,如果是“只需要掌握知识,作业是其次的”那就可以不用写,前提是掌握了知识,家长也可以帮着孩子去和老师沟通,保证学习听明白了,经过考核证明,也是可以不做作业的;如果没有掌握,那就需要加强练习,就需要写作业,把规则都事先制定好。

明确作业的责任主体

上面我们聊了和孩子明确作业的意义,下面家长需要和孩子明确作业的责任主体是谁。和孩子一起明确写作业是谁的事情?理性上是孩子的事情,家长们也都知道,不过仔细想想,在孩子的心里他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因为在孩子心里他感到家长要比他们自己还着急,谁着急就是谁的事。

孩子本身是想把作业、把功课做好的,不过如果家长不信任,就会一遍遍的催促孩子。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对作业的责任感,对作业结果负责,而这个结果可能是没有做作业受到老师的惩罚,比如罚站等等。总之,需要让孩子明确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并且要对这个结果负责。

用孩子听懂的话“讲道理”

家长在和孩子表达期待或者“讲道理”的时候需要看到孩子的年龄,孩子在哪个年龄你需要和他说这个年龄他可以明白的话。

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妈妈对我说的是“学习不是为了我们学的,多是为了你自己”,但是我并不理解,反而我相信的就是为他们学的,因为我学好了他们那么开心,没学好他们那么不高兴、那么着急,着急着找老师辅导等等,让我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家长学的,而他们却在表达不是为了他们,孩子就很容易陷入混乱。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爱上学习,那我们完全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学习可以带来的便利、展现学习的好处。比如为了说明学习英语的好处,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出去旅游的时候积极与当地人沟通,孩子就了解到原来语言是可以让彼此更好的了解、认识的。或者带孩子逛逛超市里面有进口产品区,孩子有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拿来问你:“这是什么呀?”,我们就可以借由这个机会让孩子了解到外语的好处。这样的体验和孩子经由感悟得到的理解比我们和他一遍遍的说“英语很重要”要来的深刻得多。

最后总结,家长首先需要和孩子统一战线,同理孩子对于作业的看法。然后一起明确作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作业的责任主体是谁,家长还要看到孩子的年龄,不要只是讲一些孩子听不懂的大道理。

好啦,说了这么多,去实践吧!

开学啦,孩子的作业让你头疼吗?博士后育儿专家给你支招!

最后留个作业:和孩子聊聊作业的意义以及作业的责任主体。

只有你做了,才能看到改变。只有你做到了,孩子才能做到。期待能够听到你做作业之后的感悟和心得,下方留言给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