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伯格攻陷球場的兩種高效球路


丹尼爾·伯格攻陷球場的兩種高效球路



有些選手開球只仰賴單一球路。我則不然,我有兩種球路:子彈球路和炮彈球路。有些時候必須用盡全力開球,而且風險不高,我就會端出炮彈球路。不過大多數時候,命中球道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此時就會用到子彈球路。我將示範打出這兩種球路應有的調整,幫助你適時攻陷球場。


丹尼爾·伯格攻陷球場的兩種高效球路



1.子彈球路


我13歲的時候,PGA巡迴賽職業選手威爾·麥肯錫(Will Mackenzie)教會我打出這種穿透力強的低飛球路。這些年來,我又自行揣摩,加入一些變化。這種球路抗壓性超高,幫助我在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贏得St. Jude菁英賽勝利。

子彈球路是一種低彈道線性開球,我的版本則略帶右曲,飛行距離約260碼,落地後向前滾動約40碼。這種球路或許距離不是很遠,但是彈道較低,還可賺到滾動距離。要領:降低架球高度,設定球位略偏左腳跟後方,縮短握杆兩到三英寸。這三項調整都是為了壓低彈道。擊球準備時,我的左臂和杆身連成一直線(上圖)。如果杆身向後傾斜,就很可能打出過高的彈道。


丹尼爾·伯格攻陷球場的兩種高效球路



揮杆過程中,我會保持胸部在球的正上方(下圖)。重量並未完全移到身體右側。下杆不可過度高直,感覺像是在一棵樹下開球。

一開始慢速揮杆較容易精通這種打法。逐漸加快速度直到逼近正常開球距離。


丹尼爾·伯格攻陷球場的兩種高效球路



2.炮彈球路


儘管我70%的開球都是使用子彈球路,不過還是會有需要全力轟球的時候。炮彈球路是一種高彈道小左曲球路,主要用於進攻長par-5洞。

要想打出這種球路,身體就必須轉到球的後方,重心移至身體右側(上圖),肩膀完全轉動,在由內而外的路徑上打出小左曲球。不過要小心切莫過度偏目標線內側上杆,否則下杆時就必須重新調整揮杆路徑,很容易打出右曲球。

與子彈球路的下揮擊球(通常3、4度)相反,炮彈球路必須上揮擊球(2、3度)。正確的擊球準備設定有助於上揮觸球。設定球位對齊左腳尖,右肩低於左肩,杆身向後傾斜(下圖)。將球架高兩、三英寸。出球角度要在11到13度才能打出炮彈球路,所以球必須架的夠高。這項簡單的調整有助於拉高出球角度、降低旋轉率、增加飛行距離。

現在你已具備進攻par-4洞和par-5洞的兩項利器。


丹尼爾·伯格攻陷球場的兩種高效球路


小編有話說:兩種球路幫助你適時攻陷球場。


如有需要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