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最美」老師:與特殊學生在一起,用心對待每一個人……

她叫唐臘梅,是威遠縣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教師,擔任聾啞班的班主任兼語文教師。

工作兩年來,她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真誠對待班級裡的每一個學生,漸漸讓聾啞孩子敞開了心扉,擁抱陽光——

內江“最美”老師:與特殊學生在一起,用心對待每一個人……

上課鈴聲響起,唐臘梅拿著一本書走進教室,親切地與班上學生問好,“暑假做了什麼?”邊說邊比劃著手語,學生們或比劃著手勢,或“喔、喔”地努力“訴說”自己的暑假生活。

看著學生們積極回應,唐臘梅臉上露出了笑容。

內江“最美”老師:與特殊學生在一起,用心對待每一個人……

▲愛的手語

愛是付出

從小勵志從事特殊教育

9月3日,開學第一天,校園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唐臘梅正在辦公室電腦前,專心致志地整理著資料。乖巧可愛的短髮配上一件藍色T恤,看上去幹練而不失甜美。

從事特殊教育,對於唐臘梅來說,並不是一時興起,“因為我哥哥是聾啞人,所以我很理解這些孩子。”唐臘梅的哥哥從小就聽不到聲音,也無法說話,只能發出“喔、喔”的聲音。

然而,對於哥哥內心的真正情緒,一家人很難理解到。

令唐臘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哥哥內心壓抑了很多情緒,一下全部爆發了,想要表達卻只能“喔、喔”的一直吼著,臉色泛紅,露出奇怪的表情。唐臘梅及家人對這種情況手足無措,只能暗自傷神。

“有聾啞孩子的家庭,需要承受更多的酸楚。”說著,唐臘梅有些感傷。

周圍人異樣的眼光和刺耳的詞彙,唐臘梅一家沒少經歷過,這些話語刺激著唐臘梅更想了解哥哥的內心世界,為他排解內心的痛苦。

幸運的是,唐臘梅瞭解到特殊教育這個專業,她盼望學成後可以與特殊人群交流並從事特殊教育工作。

內江“最美”老師:與特殊學生在一起,用心對待每一個人……

特殊教育是對特殊人群,如聽力、語言、肢體、智力、精神和綜合殘疾等人群開展教育,運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對特殊少年進行教育、訓練和行為矯正,使他們掌握知識、彌補缺陷、培養能力、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高考結束後,唐臘梅填報志願時,毅然選擇了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專業,後被順利錄取。大學期間,唐臘梅學習十分努力,也逐漸學會了特殊人群的表達方式。在這裡,部分同學也是聾啞人,唐臘梅因此更加了解了這個群體。

學習特殊教育後,唐臘梅與哥哥交流更方便了。此外,她還在父母和哥哥之間充當起交流的紐帶,哥哥也更加依賴她了。

愛是關懷

她是老師也是“媽媽”

暑(shu)假(jia)

寫(xie)作(zuo)業(ye)

做(zuo)遊(you)戲(xi)

……

在教學上,唐臘梅注重拼音,首先從一個字的讀音開始教,然後再是一個詞語,最後連成一句短句。

講課時,唐臘梅手語與口語並用,時而叫幾個學生起來“讀”詞語,學生或用手語,或手口並重“說”出所學詞語。“讀”得好的學生,唐臘梅會微笑著給予表揚。沒有學到位的,她依然會微笑著糾正其發音。

秩序良好的課堂上,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如此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其實是唐臘梅經過兩年的努力摸索出來的。

大學畢業後,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唐臘梅就被安排當班主任。那時的她,不管是在教學上,還是班級業務上,都並不熟悉。但她沒有膽怯,還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她積極向有經驗的班主任老師請教,學習管理經驗,熟悉班級事務。在教學上,她認真做好每一節課的PPT,教好每一個字的發音和手語。

唐臘梅所教的學生年齡在5至11歲不等。5歲的孩子,需要做好啟蒙教育,所以,唐臘梅除了完成課堂上的統一教學外,還利用個人休息時間對較小的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

每個學生的情況不一樣,一些是聽力障礙,一些是聽力障礙加智力障礙。所以,唐臘梅在課堂上比劃手語、誇大嘴型說話、輕敲桌子等方式並用,儘量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教學需求。

“我的娃娃8歲,唐老師已經教我娃娃兩年了,很細心,現在娃娃的說話能力相比以前進步了。”學生家長李女士說。

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認真負責,唐臘梅還不定期進行家訪,瞭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唐臘梅班上一些學生是留守兒童或者來自單親家庭,這種情況下,唐臘梅像“媽媽”一樣陪聾啞孩子玩遊戲,用手語配合豐富的表情給聾啞學生講故事。

“唐老師對學生很嚴格,也很有愛心,同事、學生和家長都很喜歡她。”說起唐臘梅,同事唐曉君十分讚賞。

“看到他們一點點進步,我也會為他們高興。”學生們能夠自己繫鞋帶、能夠自己梳頭、能夠說出一句完整問候的話,這些簡單的小事都會讓唐臘梅激動不已。

愛是陽光

用心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早晨誰來得最早、每節課有誰發了言、預備鈴響後學生們是否坐在了位置上、今天是某同學的生日……這些瑣碎的事,唐臘梅都記掛著。

一次,上課期間,一名5歲女孩時不時地在唐臘梅面前跺著腳,嘴裡不停地“咿咿呀呀”。過了一會,唐臘梅才意識到,女孩是想上廁所。唐臘梅立即帶著孩子去上廁所,給她洗手,之後又教會女孩上廁所的手語。

唐臘梅班上有一名聾啞學生叫科科(化名),生活在單親家庭,媽媽早逝,爸爸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外出打工,科科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唐臘梅總會定期與科科交心談心,並對他進行心理疏導。

“唐老師確實很好,來家裡看望過科科,也經常給我打電話瞭解科科的情況,現在科科活潑了很多。”科科的爺爺說。

“老師,好!”科科不會太多的表達,但每次見到唐臘梅,總會向她道一聲“好”,然後跑過來給她一個擁抱。

對於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唐臘梅總會給予更多的關注,並且向認識的人傳遞與特殊人群相處的正確方式。如,牽盲人過馬路,不應該直接牽著他們的手過去,因為會嚇到他們,正確的做法是問候以後,讓盲人將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再過馬路。

有人說,

愛,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唐臘梅始終堅守著這樣的信念,用心守候,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