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袁闊成,你最喜歡誰,誰的評書最精彩?

柒月雜壇


這幾位大師級別的評書人,各有千秋也各有特色。我覺得最吸引人的當屬單田芳老師的《白眉大俠》、《童林傳》、《三俠劍》等俠義評書作品,惟妙惟肖,引人入勝。劉蘭芳老師的《岳飛傳》可能是最早在電臺廣播的,在當時娛樂休閒匱乏的年代,聽劉老師評書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也影響了一代人。袁闊成老師的《暴風驟雨》、《三國演義》成為評書藝術的標杆,因為袁老師在作品裡體現的文化底蘊,文學修養堪稱經典。田連元老師的《水滸傳》功力深厚,人物把握得當,應為精品。評書作品最多高產大師當屬單老。先生作古,英雄啼血,閒暇少了食糧,悲哉,哀哉!願天堂因先生不再寂寞,願俠骨柔情塵世間蕩氣迴腸。


拾捌子楹聯


從古至今,評書人代代都有,評書、說書的形式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古代,可以說是民間文化傳承和普通人增長見識的重要形式。

而單、劉、田、袁四人可以說是當世評書四大家。我平時也好聽評書,每個人的作品也都聽過,個人最喜歡單田芳老師和袁闊成老師的評書。

單田芳《亂世梟雄》

這是我聽過的最長的一部作品,485回,前後聽了3個多月,講述的是東北王張作霖父子的跌宕人生。縱橫幾十年,東北亦江湖。單田芳老師的評書有個風格,就是他的聲音比較特殊,這為他對作品的演繹增添了不少色彩。

評書人在評書的過程中本身就要求將書以生動形象的形式講述出來。同樣是在描述一個打架的場景,其實就是書中的一堆文字,有的人在評書時感覺是在乾巴巴地念。

但單田芳老師評書時好像他就在現場,那些人就在他眼前打架,他正把所看到的場景告訴我們,我們也根本就聽不出來是在唸書、念稿子,這就是一種境界和能力的體現。

再加上單田芳老師獨特的嗓音,一些江湖氣息比較濃厚的作品經過他的一番解讀、演繹,真是別有一番趣味。而且,還能通過評書學習到很多知識,至少我對張作霖父子的瞭解基本都是從單田芳老師的評書中學到的。

袁闊成《三國演義》

從古至今很多人都說過三國,但有的人講述地確實是好,有的人卻評的一般,袁老的三國在我看來就是比較經典地演繹。他評書的三國共有365回,估計當時是從新年第一天開始講的,正好整整講了一年。

袁老講三國有個特點,你能從中聽出原著裡所沒有講到的話外之音。比如同樣是三顧茅廬的場景,即使你不聽三國肯定也能知道。

但我在聽袁老講述的時候,彷彿看到了一條時間線上突出了一個重大的原點,好像感受到一個能影響到以後劇情發展的關鍵人物出山了(不排除對三國已有了解,所以才有這種感覺)。

而對於一些經典戰役、情節的評書,袁老也能像描述一部電視劇一樣,非常具有畫面感地講述出來,我都懷疑是不是袁老看著94版的電視劇講的(此處開個玩笑)。

作為一致認可的四位評書大師,真心感謝他們創作了如此多精彩的作品,不論在多年前還是現在,他們的評書都點綴和豐富了我的業餘生活。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千城Slash


1、袁闊成袁老,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說書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說古論今,談笑風生,堪稱評書第一人。最喜歡他的三國演義。

2、田連元,灑脫自然,詼諧幽默,說書渾然天成,不見斧鑿,在評書外的其他曲藝領域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他曾經寫過一首詩: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致富何須多節儉,成名不由功夫深。幾見才子成窶子,多有給夫累萬金,在數難逃自家路,適應自然便為神。評書作品不是很多,最喜歡他的隋唐演義。

3、單田芳,說書唱戲勸人方,三天大道有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單老評書雅俗共賞,深入淺出,有好多常用語大家耳熟能詳:橫跳江河豎跳海,萬丈高樓平地踩,江洋大盜,海洋飛賊,茅房拉屎臉朝外,高來高去,陸地飛騰,紅臉的漢子,蹤跡不見,受過名人傳授,高人指點,摘耳側聽。最喜歡他的評書白眉大俠。

4、劉蘭芳,當時上小學就是聽了劉蘭芳的岳飛傳,才知道了評書,至今印象深刻,一部嶽傳動華夏,鐵馬金戈論忠奸!最喜歡她的岳飛傳,其他評書好像都沒有那樣火過。


奇思奇談


從小都是聽單田芳大師說評書長大的,真懷念他說評書的時候。願單老在天堂安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ff029b3fce5579948e0d392d7b96501\

市泯


單老的學歷最高,說的書最多,灌錄的書最多,聽眾面最廣,說得種類最全面。

0 時風時風 路路暢通;許多老年人………請用萬通筋骨片

1 倆老錢買碗兔子血,貴賤不是玩應。

2 眉分八彩目若朗星

3 走形門邁闊步,插招換式兩人打在一處

4 虛晃一招跳出圈外

5 水打船幫船亞水浪

6 仨鼻子眼多出zhei口氣

7 也不怕風大扇了舌頭

8 壽星老尿炕,老沒出息

9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五霸七雄鬧春秋,頃刻興亡過首,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撒種後人收,無非是 龍爭~(啪)虎鬥~~

10 願望紅輪西墜,不就月打東發,行路君子奔店家,野鳥林中宿下,…………

11 春天萌芽出土,夏天荷花飄飄,秋天樹葉被風搖,冬天百草穿孝…………

12 斗大黃金印,天高白玉堂,不讀書萬卷,難得伴賢良



唐屍三擺手s


四位老師,每個人都有經典之處,各有千秋~。



手機善緣


這四位評書大家,我聽得最少的是劉蘭芳,儘管她的《岳飛傳》名揚天下,聽得地方治安都變好了,但我總是不太喜歡她說書的腔調。從一開始就沒有聽上,後來也就完全放棄了。

其餘的三位,各有千秋。田連元說書說得細緻,講究。很多人都說過《水滸傳》,去聽他的《水滸傳》,光王婆賣弄風情就能講好幾天,不緊不慢,有過日子的心。不太好的地方是過於細緻,情節推動有些過緩。

關於袁闊成,誰要說他說的《三國演義》不好,那純屬睜眼說瞎話。《三國》是才子書,而袁闊成最適合說這種書。我喜歡袁闊成在書中關於評說的部分,關羽去世的時候,袁闊成利用整整一個回目的時間回顧了關羽忠義的一生,情感充沛,感染力十足。

我聽單田芳的評書聽得最多。單田芳最擅長說《三俠五義》這種俠義書,基本不用照顧什麼史實,怎麼過癮怎麼來,每次聽都覺得痛快。他嗓子沙啞,說話和用語自帶東北味兒,好像更符合書中人物的狀態。單田芳的短處是才子書,《三國演義》他也說過,但味道遠不及袁闊成。不過話說回來,同樣是《封神演義》,袁闊成不如單田芳說得好。

多年前看到過一種說法,大意是說單田芳的評書作品不尊重史實不說,而且敘述方法和用語都過於粗俗,從而降低了中國人的國民素質。這種說法真是讓人可發一笑。

在大眾需要娛樂而苦於找不到太多渠道的時候,情節跌宕起伏的評書無疑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大部分評書內容都勸人向善,當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高臺教化的作用,因此說書人也常被尊稱為先生。而今人們找樂的途徑越來越多,接受正規教育的水平也越來越高,評書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但如果因為此時此刻而指責彼時彼刻,就難免顯得有些不厚道了。


鄭捕頭


單田芳老師地聲情並茂,記憶太深,聽他評書長大地,特別東北農村,每天不能少,我姥爺那最忠實!


老虎貓6


單田芳,是中國最頂級的大師,沒有之一...



我是三無明粉


1.單田芳。2.袁闊成。3.劉蘭芳。4.田連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