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道》北京衛視熱播 張少華再飾傳奇母親圓夢「老佛爺」

1993年,張少華以近六十歲高齡正式進軍電視熒屏。25年來,從邊邊角角的小人物,到《我的醜娘》挑梁擔綱女主角,再到高捧“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盃……“國民母親”、“老太太專業戶”、“敬業老藝術家”,人們提起她時,總是會將這些關鍵詞掛在嘴邊。從《大宅門》中時常唸叨著“好好讀書”的馬立秋,到《武林外傳》中歸隱江湖的千賭之王斷指軒轅,再到《我的醜娘》中蒙受諸多苦難感動國人的醜娘……無論是現代生活裡含辛茹苦的平凡母親,還是年代大戲中滿賦家國情懷的老者,張少華都能夠憑藉細膩紮實的演技和情感充沛的真摯表達,成就一個個經典的熒幕形象。

《娘道》北京卫视热播 张少华再饰传奇母亲圆梦“老佛爷”

在北京衛視正在熱播的年代傳奇大戲《娘道》中,張少華再塑母親形象,出演民國時期黃河岸邊大家族隆家的最高掌權人——隆老夫人。劇中,隆老夫人憑藉智慧與胸懷,多次在隆家陷入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是整個家族也是整部戲的“中流砥柱”。同時,隆老夫人與主人公瑛娘(嶽麗娜飾)之間的恩怨情仇與複雜糾葛,也是該劇貫穿始終的重要線索,帶來起伏跌宕的精彩故事。

近日,張少華接受了北京電視臺的獨家專訪,與記者聊起了《娘道》臺前幕後的創作故事。

《娘道》北京卫视热播 张少华再饰传奇母亲圆梦“老佛爷”

量身打造隆家“老佛爺”

《娘道》圓了“慈禧”夢

作為執掌隆氏家族、說一不二的實權派,隆老夫人的家族地位以及殺伐決斷的魄力,都令其堪稱一位“慈禧式人物”。接演這樣一位“老佛爺式”的角色,張少華坦言得到邀約時很開心,直言“彌補了自己多年的遺憾”。“隆老夫人可以說是郭靖宇為我量身打造的,他跟我說過,這個娘是劇中所有娘裡的中流砥柱,就相當於老佛爺式的一個角色,一言九鼎。”談起自己與角色的淵源,張少華介紹到:“很久以前,我腦子裡就經常蹦出一個人物——慈禧皇后,這也是我的一個夢。之前最接近的一次,是張國立的一部戲來找我,但那時因為正在南京和孫紅雷拍《半路夫妻》,就陰差陽錯錯過了。這次有了隆老夫人這個角色,我的慈禧夢也就圓了一部分了,怎麼著也是個大家族的老佛爺啊。”

戲裡身份尊崇,戲外劇組的年輕演員也都樂得哄著這位老奶奶。在劇中飾演隆老夫人兒媳婦的演員史可就曾爆料,“少華老師雖然在劇中演了位威嚴的老佛爺,但戲外對人很和善,喜歡跟年輕人玩鬧、開玩笑,我們就都尊稱她‘葉赫那拉氏·少華老師’。”

無論詮釋怎樣的角色,張少華都力求展現出角色的多面層次,這次的隆老夫人也不例外。劇中,她既是在誤會解除後,對瑛娘無微不至的暖心“當家人”;也是被土匪強虜上山、蟄伏數十載的苦命“老太婆”;更是在隆家危難之際力挽狂瀾的“定海神針”。多面,是隆老夫人最大的特點。張少華表示,“有嚴、有憎、有愛、有情,這回郭靖宇寫的這個人物很豐滿,我很喜歡。”跌宕起伏的人生,家族與親情的糾葛,封建與大愛的抉擇,都讓隆老夫人這個角色,成為支撐起《娘道》這部母愛史詩的重要基石。

《娘道》北京卫视热播 张少华再饰传奇母亲圆梦“老佛爷”

精益求精:

“上郭靖宇的戲永遠都是考試”

連逢重病:

“得活著把107場戲演完

張少華和郭靖宇的合作要一直追溯到電視劇《鐵梨花》,在那部抗戰傳奇中,不僅讓觀眾記住了剛毅勇敢的傳奇女性鐵梨花(陳數飾),張少華飾演的官家老太太也讓人印象極其深刻。自那之後,《大秧歌》、《勇敢的心》、《將·軍》,張少華用“神交”來形容與郭靖宇的默契合作,“彼此要說什麼,好像不用說出來,對方也都能懂。”也正因為這種難得的理解與默契,才有了一部又一部的精品良心劇,一個又一個的經典角色。至今讓張少華記憶最深的,是《將·軍》中一場13分半的獨角戲。談及此次在《娘道》中的戲份,張少華坦言其吃重程度絕不遜於之前任何一部劇。

“臺詞量啊,郭導的要求啊,每次都讓我覺得上他的戲就是場考試。”張少華向我們介紹道,“首先說臺詞,近200句的一場戲,我和史可老師對著演,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必須一氣呵成,我得對得起郭靖宇費大工夫寫的好本子!”此外,張少華透露,因為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包括集中在她身上的個性矛盾和人生歷程的一波三折,都讓隆老夫人變得格外立體、豐富。多層次的人物設定,隨之而來的就是高標準的演繹要求。“郭靖宇導演跟我說,這個角色咱得有突破,不能演成過往概念化的那種形式,不能單說是慈祥或者揹負委屈、忍辱負重的某一面,得不一樣。”始終有壓力,一直求突破,成為張少華拍攝整部戲的心路歷程。於是在演得好、演得像之前,每場戲的功課她都會先琢磨如何“求變”,刻苦積極的創作態度也收穫了滿意的效果。在片場,張少華每次都能收穫導演郭靖宇、對手戲演員和服化道各部門的掌聲與肯定。

而《娘道》這場考試,還迎來了一道“超綱題”。在開拍之初,張少華便因重症肺炎高燒入院,整整燒了37天,從106斤瘦到僅有70斤;治癒出院後,摔了個大跟頭,兩隻腳的骨頭關節全部變黑,醫生要求添置助扶器行走;有一次連夜通告,下戲之後開始嘔吐,緊急住院查出急性腸梗阻,第二天就來了場“開膛破肚”的大手術。講到動情處時,張少華不禁潸然淚下,卻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身體,更是因為《娘道》劇組對她的情義。“從最開始肺炎住院,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求換人,畢竟這一病就耽誤劇組好多事兒呢。但郭靖宇當時就回了我三句話:堅決不換;好好治療;我們等。再然後要做開膛破肚12針的大手術,我又請求,你們還是換人吧。郭導還是就回了一句話說:不著急,等老太太康復。我的命不值錢,但我在手術檯上的時候,我就想,我得活啊,我要活著拍完這107場戲,去報答他們的信任與恩情啊。”一邊是擔憂影響拍攝進度預算的演員,一邊是在戲外也親身踐行“忠孝節義”的導演,敬業、體諒、尊重孕育出了這部愛意滿滿的傳奇大戲。

《娘道》北京卫视热播 张少华再饰传奇母亲圆梦“老佛爷”

“輪椅是我的寶馬”

一生摯愛 還要演上二十年

病痛、年邁,但都擋不住張少華對演藝事業的赤忱。十三年前,張少華摘得“白玉蘭”視後桂冠,那也是她的第一次獲獎,發表感言時,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老老實實演戲,認認真真做人”。那時的她對待每部作品都有手抄臺詞的習慣,不僅是自己的部分還有和別人對戲的臺詞,每次下來都會抄上上百頁。多年之後,她的習慣絲毫未變。在《娘道》中飾演隆老夫人孫輩的演員於毅就曾發微博,貼出老人家寫滿字的“手抄劇本”照片,力贊其敬業精神。《娘道》女主人公瑛孃的扮演者嶽麗娜也高度評價道,“張少華老師在劇組中就是精神領袖的作用,身體力行地做到了一個優秀的老藝術家該有的風範。”

然而,張少華自己卻沒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從藝幾十年,早已把敬業當作一種習慣。用她自己的話說,已經到了耄耋老人的年歲,專業的根不能丟,而且做這些事對自己而言,是一種幸福和享受。“我覺得現在所有一切對我來說都不是壓力,就是一種享受。包括手抄劇本,包括去死磕一大段一大段的獨白臺詞。就算我現在人老了記憶力減退,眼睛不好了手也會抖,但我依然特別享受這個過程。每次能按照人家的意思給全演下來,我真的就特別開心。”

當問及身體情況時,老太太每次都會對自己幽之一默。在《娘道》開播發佈會上,全體主創簇擁在張少華身邊,輪椅上發表感言的她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她談起腳上的傷時卻是一副玩笑的口吻。“為什麼要坐輪椅來呢,有一回在屋裡,平地兒,我楞摔了一大跟頭,兩個腳腕子都給摔腫了。但其實這不是輪椅,這是我的寶馬(笑),當時治完,一個星期後我坐著它進組拍戲,把之前落下的和後頭寫完的一口氣全給補上了!”老人家對演戲源於心底的摯愛,也無時不刻地感染著劇組每一個人,同時,沒有架子的親切隨和,也讓所有人將這位“老佛爺”寵在了手心裡。“服化部門不嫌棄我身上沒力氣頂不住造型,不厭其煩地反覆修妝,食堂師傅給我準備特餐中的特餐,每天比別人多一碗湯,裡面給擱上根海參。每個小細節我都記著呢,他們都是特別貼心特別好的人。”而張少華開工前也都買上幾箱飲料犒勞工作人員,她說每次聽見小孩喊她張奶奶,都會滿心歡喜。

與此同時,張少華還是喜歡跟年輕人親近的“潮人老太”,不僅玩轉微博親力親為回覆網友,還申請了自媒體的電臺賬號,時不時與聽眾分享互動。越活越年輕,從生活中積蓄能量也是為了更好地投入進鍾愛的演藝事業。“你不知道我有多麼、多麼熱愛我的工作。郭導說我還能演二十年,我也堅信,自己要繼續演下去。對我來說,不演戲就是浪費生命啊。”

戲比天大的堅定執著,希望能在更多地方發揮餘熱的老藝術家,祝願她身體康健,萬事順意。

《娘道》北京卫视热播 张少华再饰传奇母亲圆梦“老佛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