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炎炎夏日,蟬鳴之聲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回望這一個月,各種不靠譜的謠言從未停止。今天。小編整理出來7月份朋友圈裡熱傳的謠言,一起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上當。

空姐順風車遇害案的兇手被抓?

事件熱度 ★★★★★★

【傳聞】5月11日,有網傳視頻稱已抓獲空姐順風車遇害案嫌疑人,視頻中一個貌似劉振華的男子留著鼻血,背景聲中有警笛聲,並有旁白稱:“大家看一下,劉振華已經被抓了!100萬到手,兄弟們。”

【真相】5月11日,河南網警通過官方微博闢謠,經與當地公安機關核實,此人還沒有到案,視頻中的男子與本案毫無關係。5月12日,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佈,警方在鄭州市西三環附近一河渠內打撈出一具屍體,經過DNA比對確認系殺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劉某華。該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原因都已經被警方調查清楚,與網傳謠言不符。

【提醒】這類謠言因依託人民關心的熱點事件而容易得到大規模傳播,通過選取相似元素如“警方逮捕畫面”“空姐乘車”,再編造符合案情的信息,添油加醋形成謠言。碰到這類謠言,大家只需稍作辨別即可破解。

事件熱度 ★★★★★★

【傳聞】近日,有部分網友在微信上收到一條“微信二次實名認證”的提醒。消息稱:“根據網絡刑法明文規定,嚴厲打擊網絡詐騙,由於您的微信賬戶尚未二次實名認證,即將凍結賬號,請點擊下面鏈接重新認證……”據網上流傳的截圖顯示,發送這條消息的賬戶名稱叫做“安全支付管理”,頭像也和“微信支付”的官方頭像一模一樣。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微信賬戶必須二次實名認證?否則將被凍結賬號?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這又是一個冒充微信官方發送非法鏈接的詐騙套路。如果網友真的點擊鏈接進行所謂的“實名認證”,手機就極有可能感染病毒,洩露個人信息,危害自己的財產安全。目前多地警方已就此騙局發佈提醒。

11月24日,廣州市反詐中心專門發文對這一騙局進行了剖析,並提出了三大漏洞:一是這個所謂的“安全支付管理”賬號發送的消息,顯示其可以添加此賬號為好友,而微信服務的各類公眾號只能關注,而不是添加好友。二是消息內容中的文字表述極不規範,語序不通,還有錯別字,且“網絡刑法”這種蹩腳的說法一看就是業餘水平。三是此微信中推送的網址鏈接肯定是木馬鏈接,經過測試,該鏈接目前已無法登陸。

此外,微信客服也表示,目前並沒有所謂的個人或企業微信賬號進行二次實名認證事項。如果之前有網友在之前沒有進行過實名認證,正確的認證步驟為進入微信錢包頁面,點擊右上角選項菜單,點擊“支付管理”一欄,選擇“實名認證”這一項就可以了。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提醒】警方提醒,凡接到含有此類非法鏈接短信,一定不要點擊鏈接,最好立即刪除;如果還是心存懷疑,可以及時向官方客服諮詢辨別真偽;收到含有釣魚網站的短信,可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

萬一不小心點開了鏈接,網友們要注意及時將手機中病毒的情況告知自己的親朋好友,防止木馬病毒擴散;及時凍結手機內的第三方賬戶及網銀等,千萬不要在鏈接中填寫自己相關賬號及密碼等信息。

六年來最大降雨覆蓋京津冀?

事件熱度 ★★★★★

【傳聞】近日,有關北京暴雨警情的一段文字流傳微信朋友圈,帶有“六年來最大”,“無法測量”等渲染用語......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北京市氣象局稱,7月23日起,朋友圈裡大量轉發“特大警報:明天中午到夜間,有特大暴雨、極大的狂風和強烈雷電覆蓋京津冀,已經大到雷達回波無法測量的上限,是六年來最大的冷渦暴雨”等信息,均為不實信息。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提醒】北京市氣象局官方微博隨之也進行闢謠稱,網上有關北京降雨的“特大警報”信息,均為不實信息。請大家根據正確途徑,來獲取北京市氣象局權威預報預警服務。

湖南臭豆腐配料表裡有屎

事件熱度 ★★★★

【傳聞】網傳湖南臨湘一公司生產的臭豆腐背面包裝袋圖片上,配料欄中,在“優質黃豆、飲用水、食用植物油、食用鹽”後,赫然出現了“屎”。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6月22日,湖南省臨湘市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在臨湘市政府官網上回應,經執法人員現場查看,“味知爽”牌臭豆腐配料不含“屎”,產品包裝袋標註內容沒有網傳含“屎”的配料成份。當事企業已向公安機關報警。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提醒】人們對“臭豆腐是怎麼做成的”疑問由來已久,這則謠言屬於惡搞,用技術手段在包裝上加一個“屎”字,符合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使人信以為真,帶來不良影響。面對這類不符合客觀事實的謠言,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相信,不要繼續傳播。

 “耐撕”紫菜是塑料袋做的

事件熱度 ★★★★

【傳聞】一條“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絡瘋狂傳播,視頻中的一位女士從買來的“紫菜”中取出幾塊泡在水裡,說聞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開,吃的時候嚼不碎,判斷紫菜是用廢舊的黑塑料袋做的。一時間,“‘耐撕’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說法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嚴重失實。紫菜自身富含膠類等多糖物質、浸泡水溫不夠或者時間較短、偏後收割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紫菜“撕不斷、嚼不碎”作為海產品,紫菜內含有的一些物質,是構成紫菜鮮腥氣味的來源。憑此特點說紫菜是塑料做的非常武斷。

四川南部近期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

事件熱度 ★★★

【傳聞】7月9日,有網民在《新浪微博》上發佈文章《四川南部大地震預測》稱“四川南部西昌越西及其附近地區。地震震級:大於7級,小於8級。地震時間:7月13日到8月3日期間。”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國家對地震預報意見實行統一發布制度。地震預報意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的程序發佈。截止目前,我州未接到相關地震預報。

【提醒】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佈地震預測意見。向社會散佈地震預測意見、地震預報意見,擾亂社會秩序,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同時,請廣大網民文明上網,理性對待網絡信息,對於未經核實的虛假信息,堅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健康、良好的網絡環境。

世界盃賭球輸錢跳樓?

事件熱度 ★★★

【傳聞】6月17日到19日,海南瓊海、四川成都、江蘇南京等地微博、微信群、朋友圈流傳著不同版本“世界盃賭球輸錢跳樓”的視頻和文字消息,視頻內容是不同的“跳樓自殺現場”,配發的文字是“某地一男子賭球跳樓”“一男子連續賭球賠了300多萬一了百了”等內容。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經查實,這些跳樓事件都與“世界盃賭球”無關,且很多視頻真實發生的時間地點都與謠言不符,各地警方已闢謠。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提醒】關於世界盃的謠言“求真”之前就進行破解。就像中國足協新聞辦在微博中說的一樣:“世界盃期間,足球是熱點話題”,易引發關注。面對這類謠言時,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視頻內容和文字匹配嗎?這條消息時間地點人物等關鍵信息清晰準確嗎?官方有通告嗎?相信問完這三個問題,大家定能識破謠言。

大蒜可以檢測地溝油

事件熱度 ★★★

【傳聞】網上有傳言稱:“檢測是否地溝油的最簡單方法:在炒菜時放一顆剝皮的蒜子,蒜子對於黃麴黴素最敏感。如果蒜子變紅色,就是用地溝油,含有大量黃麴黴素。食油良好的話,蒜子是白色的。把你家裡的油放到冰箱裡2個小時,如果出現白色的泡沫一樣,那就是地溝油。”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在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表示,地溝油和不合格食用油確實可能存在黃麴黴毒素,國家抽檢就曾發現黃麴黴毒素超標的不合格產品。但是,大蒜遇黃麴黴毒素變色沒有明確科學依據。單以黃麴黴毒素含量作為指標也有失偏頗。煎炸老油的黃麴黴毒素就可能合格,儘管其含有大量多環芳烴和反式脂肪酸。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提醒】對於地溝油的疑問由來已久,網絡上也流傳著各種檢測方法,但目前還沒有方便易行適合普及的檢測方法。有關部門強調,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應以源頭管理和現場監督檢查為主,檢驗手段為輔,並注意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群眾投訴舉報的作用。

12306用戶信息洩露

事件熱度 ★★★

【傳聞】6月13日,“12306密碼”登上微博熱搜榜,有傳聞稱“12306數據疑似洩漏”,眾多網民紛紛表示要“改密碼”。

7月謠言聳人聽聞,你的朋友圈淪陷了嗎?快來自查!

【真相】6月13日晚,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官方微博“中國鐵路”上闢謠,表示鐵路12306網站未發生用戶信息洩漏,網傳信息與鐵路12306網站無關【提醒】信息洩露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保護自己的賬號安全,定期修改密碼是良好習慣,但是擴散謠言易導致恐慌,不利於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中國鐵路官方微博及時出面闢謠有利於快速澄清謠言,減少人民的恐慌。但從另一方面,也應當更加註意管控信息洩露,保護民眾信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