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了解定窯研究,抓住這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主要以窯址考察為重點。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日本學者據文獻資料在河北定州境內搜尋窯址未果。後葉麟趾指明“定州窯在今河北省曲陽縣”,小山富士夫根據葉氏提供的線索,在曲陽澗磁村和燕川村找到窯址,並採集了大量標本。之後故宮的陳萬里、馮先銘也先後前往調查、採集標本。

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2009年)。是對窯址的發掘及其研究的深入階段。1960―1962年、1985―1987年兩次對窯址的調查與發掘,揭露了不少窯址材料,惜報告未發表。1969年河北定縣宋代靜志寺和淨眾院兩座塔基被發現之後,研究主要以這兩座塔基所出定窯白瓷為重點,並開始對宋金時期定瓷進行區分。隨著陶瓷考古工作和研究的深入,以及定窯瓷器的不斷出土,人們對於定窯的認識不斷深化,也引起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版了一系列專著和圖錄,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是馮先銘《中國陶瓷・定窯》的出版。此後日本根津美術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日本出光美術館等相繼出版了圖錄,並收錄了較多高水平的研究論文。

1997年,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在石家莊召開年會,會議主要以河北四大窯(邢窯、定窯、磁州窯、井陘窯)為研究重點,會議論文集中刊發在《文物春秋》1997年增刊上,其中有不少研究定窯的文章,對後人的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2002年,為慶祝上海博物館建館50週年,“中國古代白瓷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會後出版的論文集收錄了多篇關於定窯白瓷的高水平研究文章,時代涵蓋唐、五代、宋、金,並發表了一批國內外館藏的珍貴定窯瓷器,推動了定窯研究的深入。

第三階段(2009年至今)。2009年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曲陽縣定窯遺址文物保管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定窯遺址進行了第三次主動性考古發掘。此後,國內外對定窯瓷器的研究形成新熱潮,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藝術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先後舉辦院藏定窯瓷器及窯址發掘成果展,並出版圖錄,北京故宮博物院還配套舉辦了高水平的學術會議,一時定窯研究成果蔚為大觀,將定窯研究又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