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有漢初三傑輔佐,能一統天下嗎?

事了拂衣去5330653


劉邦,率領部隊將秦朝通知推翻,打敗項羽,創建了漢朝。其實,在此之前,劉邦沒有什麼名氣,只是一個小混混,中年才做了一個小芝麻官。做所以能有巨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獲得了三個人的幫助。

韓信,會帶兵打仗。在楚漢戰爭中,懂得暗地運作,一路披荊斬棘獲得成功。即使劉備失敗,他也可以力挽狂瀾,將項羽打敗。他之所以能夠輔佐劉邦,與蕭何有很大關係。

蕭何主要負責幫劉邦推薦人才,有著特別大的貢獻。而張良懂計謀,離間計用的好,輕鬆收買敵軍,加快劉邦功進咸陽的進程。懂得利用項羽的性格,將其激怒火燒咸陽,最後失了民心。

正因為有了三位大將在不同崗位上的幫助, 劉邦才能統一天下。可以說,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就是這幾位漢初三傑,最後卻沒有什麼好下場。

三人中蕭何處事圓滑,沒有直接與呂后作對,而是表面奉承著。再加上兩人是老鄉,也不至於死的那麼悲慘。可是韓信就不同了,在軍中的威望很高,是統治者防備的主要目標。可是韓信的功勞很大,劉邦也不好意思直接罷官。但是劉邦的老婆呂后坐不住了,偷偷將韓信騙到宮中,直接害死。

張良的下場更可悲,在幫助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身體不好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再加上在戰爭中過度疲勞,有時候沒有時間吃飯,導致並且更加嚴重。當天下終於統一了,想好好養病。可是呂后很陰毒,不想將張良留下來。本來有胃病的人應該三餐吃的素一些,可是呂后天天送一些大魚大肉,說張良是功臣,就應該吃的好一些。

作為臣子,張良也沒辦法,只能吃著呂后送來的各種油膩食物。就這樣,張良的胃病未來越嚴重,沒多久就被折磨死了。估計張良也很羨慕韓信,最起碼韓信死的很乾脆,可是他卻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折磨,最後沒有逃脫被謀害的下場。

這三位漢朝的開國功臣,付出了太多的血汗,得到的卻是死亡。或許大家會說呂后很陰毒狠辣,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劉邦的暗示,甚至許可,一介女流敢參政敢謀劃功臣嗎?不知道歷史重新來到,三位還會不會輔佐劉邦?


小魔女侃歷史


肯定可以啊。

諸葛亮韓信還有張飛坐鎮荊州,玩爆孫權好嗎。。。

蕭何和張良還有關羽入蜀地

簡直無敵好嘛。。。

諸葛亮精通內政,鎮守荊州,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在三國中,還記得劉備娶孫尚香的時候,在吳國那段時間嗎?

諸葛亮一個把荊州打造成鐵板一塊,還精練來八萬兵。

這樣的大後方,讓韓信可以心無旁騖的打天下,根本就不用顧及渣權的釜底抽薪。

韓信,一代兵仙韓信,真正用兵如神多多益善的怪物。這輩子還定三秦出關東向破魏滅趙徇燕定齊縱橫列國,天下無敵,千古僅見。

這樣的人,比二爺的軍事能力不知道要強了多少倍。

坐鎮四戰之地,韓信不知道能出多少精彩絕倫的戰術把曹魏打爆。

關羽之勇,配合張良的運籌帷幄,在加上蕭何的精通內政,怎麼都能比的上一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兩路出兵,蕭何留蜀地,配合劉備關羽張良這一路出兵曹魏,諸葛亮守荊州,配合韓信這一路出兵曹魏,兩路夾擊。

天下誰能匹敵?

以一國戰兩國,綽綽有餘。

畢竟把韓信這樣的千古名將放在三國,那簡直就是一個bug。

外帶了一個籌謀和韓信的軍事能力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張良,和一個精通內政的蕭何。

簡直無敵的配置。

必勝。


木劍溫不勝


劉邦曾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帥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到了劉備這裡,諸葛亮想一個人就完成這三個人的活兒。

但功虧一簣,虧在哪兒,得先說說劉邦。

與其說是劉邦和項羽楚漢相爭,不如說是差一點就楚漢齊三足鼎立了。

在劉邦被項羽打得抱頭鼠竄時,正是韓信在北方一路東進,百戰百勝,消滅了其餘勢力,完成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的組建。這時韓信居功自傲,向劉邦請求允許自己當假齊王。

劉邦大怒,畢竟自己才是個漢王,你韓信竟然要和我平起平坐。但經人提醒,劉邦幡然醒悟,改口道:大丈夫要當就當真的。於是一口允諾。

其實韓信當時的實力,已經完全不需要劉邦的同意了。謀士對他說:你現在幫漢王,則漢奪天下,幫楚王,則楚得天下。他有足夠的實力割據一方,和劉邦項羽形成鼎足之勢。就和後來的曹操劉備孫權一樣。並且無論從割據位置、軍隊實力、個人帶兵的能力來看,韓信都是更接近曹操的那個。

韓信不同於曹操的地方是關鍵時候有婦人之仁。所以劉邦和項羽最後都來爭取拉攏他時,明知更好的辦法是割據,他還是選擇了幫助有恩於自己的劉邦。最後夾擊項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都是韓信的功勞。可以說,他才是漢朝統一天下的最關鍵因素。

劉備有能和韓信相比的帥才嗎?沒有。沒人可依賴,諸葛亮只能靠自己了。

其實他一心北伐,想的正是和韓信一樣的事,先拿下北面戰場,再對東吳形成包圍之勢。諸葛亮自比管樂,對歷史一定非常熟悉。這麼相似的形式和策略,幾乎可以肯定他就是在模仿劉邦奪取天下的路線。

可惜韓信做到了,諸葛亮沒有。

他努努力勉強可以完成張良和蕭何兩個人的事,畢竟運籌帷幄和穩定後方的事,他幹得雖然不完美,至少也差強人意。但韓信完成的業績,他實在是能力和精力都不太能跟得上。

不用三傑,給諸葛亮一個韓信,也許結果就不一樣。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9紫氣東來


幫助劉邦打天下的漢初三傑,第一是蕭何,第二是張良,第三是韓信。

蕭何負責後勤供應,張良負責謀略,韓信負責打仗。

對比之下,諸葛亮相當於蕭何的角色,龐統相當於張良的角色--但相對於張良來說,龐統謀略差很多。

不過,更關鍵的是,缺少一個會打仗的韓信。

劉備的軍事水平一般般,從戰績來說基本上是勝少敗多。關羽呢?勇武不假,但是有什麼驕人戰功嗎?而且從最後他失荊州來看的話,他的水平也只能說是相當一般。

如果他得到了漢初三傑輔佐,其實還是有一點希望的,畢竟漢初三傑才幹就擺在了眼前,當然這個希望並不大,俗話說時勢造英雄,三國所處的亂世,漢初三傑不一定能夠勝任。

當然了,歷史就是歷史沒有什麼如果,假如非要說個如果,那麼就是,希望不大,但是還有希望可以拼一拼。


深夜守望者的港灣


如果是在群雄逐鹿階段,雖然袁紹與袁術兄弟實力最強,但處於東漢大分裂時期,各路軍閥較多,劉備如果用好合縱連橫與遠交近攻的總策略,內有蕭何總理內政後勤,外有張良帷幄捭闔,加之韓信時刻可以開闢第二戰場,打到敵對者後方,強如袁紹,曹操者,也難以招架,統一戰爭比較容易成功。

如果是曹操統一中原階段,劉備此時並無固定立足之地,可以依靠的有江東孫權,荊州劉表,益州劉章,最容易奪取的是荊州,最好能奪取的是益州,這樣退可守進可攻,不容易重蹈覆轍,一敗塗地,立足益州,收服漢中,以之為據點,劉備可北向窺伺關中隴西,同時讓韓信東進荊州,控扼江漢,挾制許洛,待拿下關隴,劉備可以親自坐鎮,內政交由蕭何,外政交由張良,拉攏孫權,共滅曹操,待中原分定,孫權也只能稱臣內服,若其不然,令韓信東出荊州,帥軍直下江東,北路自中原入江淮,直逼建康,同時聯絡其境內士族共擊之,何愁天下不定也?

若是赤壁戰後,三分之勢已成,曹魏霸主地位已定,且曹操能力突出,能重用各類人才,其勢必然很難撼動,不出意外,天下也只能維持三分局面,而東吳雖說在夷陵之戰前勢力最弱,但經營日久,又有周瑜,魯肅,張昭,等人才英雄輔佐,也不是一時能滅得了的,強如韓信也未必能夠戰而必勝,最終只能是天下三分,而能統一天下的只能是曹魏為代表的中原,劉備偏處益州,久難做為,一旦英雄盡去,就如諸葛一般,只能是坐看滅亡!


yuone1238



目以為廣



諸葛孔明

劉備不僅有三傑,法正象蕭何,諸葛亮象張良,魏延象韓信。而且劉備還有當今曠世奇才臥龍和鳳雛,劉備當時的人才不比劉邦差的。



臥龍與鳳雛

劉備不得天下的原因太多,都是因為自己放棄的緣故。第一次,魏延襄陽開城門讓劉備進城,而劉備猶豫不決卻沒有進襄陽城。第二次,劉表有意讓出荊州,而劉備又以仁義道德而拒絕了。第三,劉備對關羽打襄陽樊城的消息不夠靈通,錯過了保護荊州的最佳戰機。第四,劉備義氣用事,盲目派大軍攻打東吳,而且戰略戰術都有很大的缺陷。更主要是違背了隆中對策,違背了孫劉聯盟,樹敵太多的緣故。第五,法正和龐統死的太早,真正善於打仗的軍師龐統不在了。第六,後來的將相不和,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第七,蜀國後續沒有人才培養,將才沒有了,文才更沒有了。


鐵路之旅


這腦洞開得有點意思,不過題主為什麼要選擇劉備呢

個人認為,三國能對峙40多年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隊友,而在於對手和環境。“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其實並不多見,而三國剛好就是。

劉邦起兵時48歲,赤壁之戰時劉備47歲。劉邦起兵時漢初三傑僅有蕭何在身邊,赤壁之戰時劉備身邊有關張趙和諸葛亮。劉邦起兵時有義軍三千,赤壁之戰算上劉琦的部隊劉備手下有兩萬人。純軍事實力來講,赤壁之戰時劉備是強於剛起兵時的劉邦的。起兵後劉邦統一天下僅用時7年就基本統一了天下,而劉備。。。這最終的結果是否代表劉備就不如劉邦呢?我不覺得。


先來看劉邦,劉邦起兵時的主要對手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當時的統治者——秦,後來最強大的對手項羽是作為隊友存在的,還是無私的提供了很多幫助。秦不得民心,劉項得以迅速瓦解其統治,擴充實力。楚漢戰爭中韓信等將領的軍事能力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得不說項羽犯的很多錯誤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劉邦。

反觀劉備,在同樣的年紀雖然絕對實力上強於劉邦,但是在相對的競爭環境上比劉邦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其中差距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社會環境,赤壁之戰到之後三國相持的很多年裡,曹魏和孫吳統治區域內的社會環境是非常穩定的,並不存在難以緩和的主要矛盾,蜀漢自己也是一樣。這種狀態下想通過戰爭進行統一非常困難,不管是全國範圍還是自己統治區域內部都很難得到有力的支持,唯一的機會就只能是等著對手出昏招和犯錯誤。

綜上所述,即便劉邦帶著漢初三傑來了,我想也不會比劉備好多少,但是隻要比劉備長壽,同時注意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從司馬炎手裡在孫皓治下搶半個東吳,然後和西晉對峙著等機會,統一天下還是有那麼一點可能性的,不過劉邦自己應該是肯定看不到了。


丶舍予舒丶


這要看在什麼時候得到漢初三傑了,我覺得除非在黃巾軍剛起義的時候,劉備剛起事在得到關,張之後就能得到漢初三傑,那時候天下混沌,劉備有了漢初三傑,制定正確的方針,在曹操做大之前先於曹操統一北方,或許有一統天下的機會,不過那也只是也許,誰知道那時候劉備南下伐吳的時候會不會歷史變成東吳火燒劉備於赤壁,劉備不同於劉邦時代的地方是,劉邦在滅秦的時候已經是一方諸侯 ,楚漢戰爭時,項羽雖為戰神卻有勇無謀,一開始項羽都沒注意劉邦,在其他諸侯身上浪費了精力,讓劉邦趁機做大,當項羽把劉邦做為主要敵人的時候,項羽已經無力擊敗劉邦了。而劉備在天下剛大亂的時候沒有力量,四處依附別人,最悲催的是,剛有點政治資本的時候就被天下第一人的曹操給注意上了,青梅煮酒論英雄,那時候的劉備才剛弄上個皇叔的頭銜,手上沒兵。自劉備成功逃離曹操之後,曹操無論什麼時候都盯著要除了劉備,這就讓劉備少了很多發展騰挪的空間,不是曹操赤壁大敗,劉備可能連這最後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說如果劉備在曹操已統一北方才得到漢初三傑,我看也不可能統一天下,因為這樣劉備既沒有統一天下資源,又要面對人傑的,曹操和孫權,所以說出現三國這是歷史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