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留學還是國內藝考,藝術生該如何選擇

相比於藝術生這個名詞,很多家長可能想到的是藝術特長生。實際上這也正是從側面反映了我國藝術教育的現狀,古板!雖然這麼說可能太絕對了,但它一定符合一大部分家長老師甚至是學生的思維現狀。小編認為作為藝術生還是要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不要被外界甚至是自己的老一輩兒所影響。

藝術留學還是國內藝考,藝術生該如何選擇

出國留學還是國內攻讀,小編認為,還是要先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畢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經過文化的孕育都會有不同優勢展現出來。如果你想攻讀的是攝影、插畫、純藝、設計類的科目,那建議還是出國留學較好。畢竟在這些專業上,無論是師資、理論支撐、思維方式甚至是硬件設施,國外優秀院校都要比國內院校強上一些。當然,我們的八大美院也不是說說而已,山水畫、國畫、水彩、書法這些都是強勢專業,也是各位藝術生可以考慮的方向。

藝術留學還是國內藝考,藝術生該如何選擇

說完專業的選擇,我們再來聊聊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那就是差異。無論是文化還是思維,甚至是做事方式,我們和西方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經歷過留學洗禮的學生都知道,在國外唸書時會經常被教授反覆問道: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這麼做是為了什麼?你這麼做是為了表達什麼?這幾個問題下來,即使你做了充分的準備,也同樣會被拷問出一身冷汗,為什麼?因為老師的問題全部打在我們學生的認知空白上。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都不適合回答這些問題,我指的是大部分普通人,總結一下便是小學六年為了考中學;中學三年為了考高中;高中三年為了考大學。但等到大學畢業後我不禁問自己,我學到了什麼?我記得什麼?我收穫了什麼?我無法回答,因為我太在意結果,卻忽略了最充實的過程。如果你可以克服小編之前這些想法,那你依然可以在國內藝術院校裡繪製自己的藍圖。

藝術留學還是國內藝考,藝術生該如何選擇

思維上的差異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以創作為例。西方認為人的左腦負責邏輯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因此西方注重“完全腦”的培養。藝術專業,需要創作,除了用左腦到極致的思辨能力培訓之外,就是用右腦進行完全下意識的創作。西方藝術教育普遍遵循這個理論基礎,設計專業課程、設計理論課程在西方的藝術學院中地位勢均力敵,也會通過繪畫、造型技法刺激右腦的發展。而國內大部分的人不認可這種教育方法,缺乏“完全腦”的培養概念,一般來說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是6歲以前,如果錯過這個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傳統“填鴨式”教育的影響,孩子將會變成只會使用左腦思維的“左腦人”,成為不善於創造、不善於創新的“機械人”。而現在的情況是大部分進入藝術學院的學生,多半是沒有訓練過右腦的“左腦人”。

藝術留學還是國內藝考,藝術生該如何選擇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和大家說說心裡話。我們總是覺得出國鍍金是一個方便快捷的方式,實際對於藝術生來說並不是這樣。出國不是救命稻草,自己不瞭解自己這個問題不解決,去哪所名校都是白搭。考慮好自己的專業方向,想一想自己的自我把控能力以及思維接受方式,看一看我們是否適應接受西方教育模式,如果適合那就選擇出國留學,至少在學術氛圍上會比國內院校略強一些。

藝術留學還是國內藝考,藝術生該如何選擇

該如何抉擇,還是希望各位學子自己把握,畢竟只有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