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給大學生五個建議

現在不是“一考定終身”的年代了,不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命運就能逆轉,也不是讀的大學不好,就完蛋了。所以,大學生,不要信宿命論,現在的大學,只是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期和跳板,而不是命運的終點。未來的路,還得靠自己不斷的努力。

叫獸(教學平臺楊教授)回憶起當年剛進大學的時候,真的是哀莫大於心死,我依舊記得那偏遠的地理位置(在縣城下了車到處問問了幾個小時才到學校,其實距離沒有多遠,就是太偏僻了不好找),破破爛爛的宿舍樓,難吃的想吐的食堂。

說實話,一進入學校,我真的是大失所望,高中辛辛苦苦讀了三年書,好不容易考了一個二本,學校環境卻連職高都不如,我的一個舍友開玩笑說是來學校進山修煉,因為出去一趟非常麻煩。

學校環境不好也就罷了,課程設置,師資力量這些硬件也不敢恭維。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有一門課程叫管理學,本來是很有用的課程,可惜老師的教學水平低的要死,上課就照著書念,完全沒有自己的講解,一學期下來,什麼也學不到。其他類似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上課索然無味,如同嚼蠟。甚至有老師自己都承認:我才四十多歲,感覺就像在養老。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同學都過的渾渾噩噩的,一方面老師的教學水平確實不行,很多課程都學不到知識,讓人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另外一方面,由於大學管理輕鬆,很多人都抱著不耍白不耍的心態,瘋狂的放縱自己。

有人一學期都上不了幾節課,考試掛科一大片,被迫留級。有人整天玩遊戲,晝伏夜出,醉生夢死,自己選擇退學。有人迷上賭博,欠下鉅額債務跑路。

如果說上面的情況還比較極端,那麼下面的情況就非常常見了:

頭一天晚上打遊戲/看電視/打麻將到半夜,第二天起不來,曠一上午的課;一本書到期末考試前一週都還是白的,臨到考試才臨時抱佛腳,到處找人要複習資料,向學長學姐打聽考試重點是什麼;某節課老師心血來潮點名,在課堂上的人打電話通風報信,一大群人慌慌張張的從寢室/網吧/其他各種娛樂場所狂奔到教室......

這樣輕鬆愉快的日子並不長久,到了大四,沒有學到知識,吃喝玩樂了四年,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開始慌了,因為工作難找,生存不易。一旦身上沒有“學生”這個身份,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畢業季,給大學生五個建議

以上,說的是當年叫獸(教學平臺楊教授)大學同學的生活,也是大部分大學生的大學生活。

進入大學時意氣風發,出了校門以後垂頭喪氣,抱怨學校垃圾,悔恨自己懶惰。

那麼,應該怎麼過好大學這四年呢?即將畢業或者已經畢業的人又應該如何在職場生存呢?我給大家幾個建議。

1專業課要認真學,其他課程不要掛科

大學課程繁雜,一學期甚至要學十幾門課程,說老實話,這麼多課程,都要學好很難,也沒必要。但是自己的專業課一定要學好,因為這是你未來找工作的保障,也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基礎。

其他課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課程的實用性,老師的教學水平選擇性的學習,但是記住千萬不要掛科!千萬不要掛科!千萬不要掛科!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要信什麼“沒掛過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大學”,即便有些課程沒什麼用,至少也要保證及格,因為掛科會浪費你更多的時間,打亂你的計劃,還會影響你的心情,也會影響到獎學金的評定。

(另:在大學要想快速讓一門課及格非常容易,只需懂得一些技巧,馬上又到了大學生期末考試的時候了,希望學一點快速及格方法的同學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如果評論區留言的人多,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

2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衝動

這個建議終身適用,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人生的其他階段。

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年輕人難免血氣方剛,容易衝動惹事。叫獸(教學平臺楊教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因為幾句話丟掉好工作的悲劇。

當年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隔壁班一個女生在答辯的時候被老師罵了幾句,那個女生受不了了,和老師對罵起來。她運氣也不好,那個老師外號“x公主”(意思是公主脾氣),直接讓她論文不通過,延期畢業。女生本來找到了一個好工作,但是因為沒有能正常畢業,單位拒絕接收,工作搞丟了,非常遺憾。

俗話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有時候有的人因為受不得一點委屈,誤了大事。工作的時候更是這樣,要能屈能伸,要學會暫時的妥協和退讓,才能避免被人排擠,失去發展的好機會。

畢業季,給大學生五個建議

3 多去圖書館,多看書

也許你讀的學校不好,老師水平很差勁,或者你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想學點其他東西。那麼,去圖書館看書絕對沒有錯。

現在社會變化快,學習是終身的事情,看書不僅僅是大學裡的必修課,進入社會工作,看書也是必修課。

我們不僅僅能從書本上獲取知識,還能從書上學到人生態度和為人處世的經驗,可以說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建議大家在大學期間多看看專業課相關的擴展書籍,還有投資理財,經濟學,名人傳記,心理學,職場等方面的書籍,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很有幫助。另外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利用大學相對比較空閒的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籍,比如小說什麼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從書上得到的經驗與知識可也許不能馬上起作用,但是書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年輕人容易迷茫,在自己迷茫的時候,書中的文字可能能解答你的問題,給你帶來精神上的支持。

經常看書,能讓你更快的學習前人的經驗教訓,讓你對未來的人生規劃,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更加清楚。

另外,看書也要與時俱進,現在互聯網發達,除了書以外,在網上學習知識也不可或缺,可以作為看書的補充。

4 不要盲目合群

大學是幾個人住在同一宿舍,這種集體生活,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容易盲目合群,別人怎樣做自己就怎麼做,一個宿舍的幾個人,有的時候為了合群,為了讓寢室關係更好,很容易因為盲目合群讓自己墮落下去。

“今天去上課不?”“不想去,課有什麼好上的,睡個懶覺再說。”“嗯嗯,那就再睡一會兒”

“來打遊戲,不要看書了,假用功”“來了來了,馬上就去網吧”

畢業季,給大學生五個建議

這樣的對話,在大學生活中非常常見,這種所謂的合群,其實弊大於利,對個人發展沒有任何好處,這些渾渾噩噩的同學,以後也不會成為你的“人脈資源”,對你的未來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5學會總結規律,找共性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汽車行業興起,傳統的馬車行業受到巨大沖擊,大量馬車伕失業。這種情況像極了現在各種因為科技革新失業的事件。而且,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科技革新更快,搞不好哪天你的工作就被人工智能取代了,那到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的工種雖然千差萬別,但工作是有共性的,是有規律可言的,這種規律就是工作遷移能力,即你從A工作所積累的能力,在不搭邊的B工作上,也能如魚得水。

簡單來說,思考能力(通過讀書培養),為人處事的能力,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這就是工作遷移能力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在大學學習的時候,不能死讀書,讀死書,這樣就沒有變通能力。要學會思考,學會和人打交道,會看人識人,掌握工作遷移能力,避免自己所從事行業不景氣以後,淪落到找工作無人問津的悲慘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