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A股迎來了多事之秋。券業裁員降薪、私募清盤、基金虧損、回購創紀錄,這些消息已頻繁到令人麻木。

就在這幾天,資本市場又有了新料,流傳最廣的段子是,某上市公司董秘因為股價大跌,被來調研的研究員和私募打了…

除了董秘被打,券商圈還發生了一件非常吸引眼球的事情。網傳東吳證券前銷售去星輝娛樂(國內一家車模企業)再就業,並且還拋出了相關照片。

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對此,東吳證券深受困擾,官方微博昨晚近八點時進行了闢謠,稱下海再就業的女銷售在去年7月份之前在東吳證券短暫任職,現已任職於其他券商機構。翻譯一下就是,“這個鍋,不背!”

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董秘被打”成見底信號?

有網友調侃,券商女銷售下海再就業、上市公司董秘被調研員和私募暴打,這難道是一輪熊市的底部特徵?

最新“董秘被打”傳聞是這樣的:杭鍋股份董秘濮衛鋒被前來調研的研究員和私募給揍了,原因是因為董秘說自家股票10元隨便買,結果股票跌到了6元。

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消息一出,金融圈炸鍋了!要是股市再跌下去,上市公司董秘豈不是都成了高危職業?出門要配保鏢了。

而這個杭鍋股份,股價確實也不爭氣。自2017年8月創出階段性高點13.06元后,股價就開始滑落。今年以來股價累計跌幅超42%。

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隨後,杭鍋股份董秘濮衛鋒站出來表示,近期並沒有機構到公司調研。截屏只是自己的一句玩笑話,被人斷章取義了。

看來市場真的是跌得太久了,一則無聊的烏龍傳聞都能引發如此多的關注。而段子背後映襯出的荒謬,卻也是市場低迷的一個縮影。

近日,A股也是連創三個新低:

滬指盤中下探至2652.7點;滬市成交額僅968.8億元,為32個月來最低;滬深兩市成交額僅2211億元,刷新2016年1月“熔斷”以來新低。


不少上市公司的從業人士透露,捱打沒有,捱罵還是免不了的。某創業板公司證代表示,由於股價持續下跌,部分投資者在打電話問詢公司時,講話就不那麼客氣,罵老闆也是常有的事。

而券商更是在市場這波築底中“瑟瑟發抖”,員工對裁員、降薪已感到麻木。

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裁員在券商的2018年半年報中也有所顯現,公佈員工人數的21家券商中,對比2017年年報所披露的數據,有9家券商的員工人數出現減少,合計共減少4186人。

招商證券半年減少725人。減員超過500人的還有浙商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和中信建投。


據第一財經瞭解,目前華融證券已實施降薪,中泰證券投行部也有降薪的準備;中信證券投行部去年已降薪,曾引發公司多名投行人員離職。與投行部降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某大型券商營業部的底薪有所增加,漲幅不超過10%。

回購潮湧,市場情緒已見底?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11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283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低於每股淨資產,處於破淨狀態,佔全部A股比例為8%。

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這樣的股價,上市公司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紛紛掏錢回購自家股票,創下A股史上最大回購潮。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計70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公告,截至11日,今年以來已有482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總規模239.75億元。


特別是9月6日,證監會發布“公司法修正案草案”,鼓勵上市公司回購以來,已有70餘家上市公司宣佈回購,將近半數已經實施。

其中,陝西煤業更是拋出50億回購計劃,堪稱A股回購王,該公司股價次日隨即漲停,但目前已有回落之勢。

股票市場股價跌的連上市公司都看不過去,是熊市底部的徵兆嗎?


但從今年上市公司的回購價來看,絕大部分公司的回購資金還是浮虧狀態,沒能起到提振股價的作用。

比如美的集團,自7月下旬啟動了40億元的回購計劃,目前已經成交了18億左右,粗略計算回購均價在每股45元左右。但美的停牌前一日,股價已跌到40元下方。

港股這邊,這兩天手筆最大的就屬騰訊了,在股價接連下跌的背景下,騰訊連續兩天斥資4000多萬回購自己的股票。目前來看,股價提振效應並不明顯。

鑑於此,那些已經公告回購的上市公司,還遲遲不肯動手。

今年發佈回購公告的公司中,有312家尚未有實質回購進展,有的涉及公眾股份回購,多數則是對限制性激勵股份的回購。


對於市場未來的情況,國泰君安首席市場分析師林隆鵬認為,未來兩個月將是今年唯一的、最具操作性的投資階段,機會就在軍工、計算機、電子、通信行業。這些板塊未來具備較大彈性,可能會有較高收益率。

方正證券則強調,站在目前時點,並不具備全面做多的機會,市場的短期反彈或者“吃飯行情”只能依靠風險偏好發生改善。


來源:第一財經、券商中國、上海證券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