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鈦爐料護爐技術簡介五

一 含鈦爐料入爐量的控制

由上文所述可知,對於含鈦爐料入爐量的控制有以下四種方法,

1) 按單位生鐵帶入的Ti來控制,既所謂的鈦負荷

2) 按單位生鐵帶入的TiO2來控制,

3) 按爐渣中含TiO2來控制

4) 按生鐵含鈦量[Ti]J來控制

第一種方法,因生產中我們所得的化驗數據一般是爐料中所含TiO2的值,所以要依據鈦負荷來控制需要重新計算,反而沒有第二種方法來得直接,所以在文中沒有給出相應的控制數據,讀者可自行計算,第三種以爐渣中二氧化鈦含量來控制,因起護爐作用的鈦積物主要是從鐵相中析出,高爐中鈦的還原量依操作制度及操作因素不同,鈦的還原量會有波動,所以渣中二氧化鈦的含量代表不了鈦積物形成的多少,只能做為參考,第四種以鐵中鈦含量來控制加入鈦爐料的多少,因鐵中鈦含量直接代表著Ti(C,N)生成量的多少,所以比較直觀,生產中多以鐵中鈦來控制入爐含鈦爐料的量,而以其它三種方法作為參考.

本來接下來想敘述一下鈦護爐時對高爐操作制度的選擇,然而既然我們選擇了以鐵中鈦[Ti]J的含量作為控制含鈦爐料的入爐量依據,那麼操作制度對護爐效果的影響就不是太重要,所以這裡不再詳述,

二護爐料對高爐冶煉操作的影響

1對高爐渣性能的影響

含鈦爐渣發生粘稠的現象主要是TuO2還原生成鈦的低價氧化物及Ti(C,N)所致,護爐時,渣中TiO2不超過4%,一般在2-3%左右,渣中SiO2/TiO2值很高,所以TiO2活度很小,還原生成的低價氧化物及Ti(C,N)的量也很少,不會影響爐渣的流動性能,生產和研究試驗也證明,低鈦渣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熔化溫度低(1303-1319度),流動性和穩定性良好,渣鐵物理熱充足,爐況順行,但是,含鈦渣冷凝後硬度高,比重大,難以清理,特別是粘缺缶後難以清理,生產中應協調後配缶,

2鐵水粘缶粘溝的影響

護爐冶煉時,會出現鐵水粘缶粘溝的現象,其原因是出鐵過程中和進入缶中的鐵水,溫度隨停留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導致鐵水中鈦的熔解度也隨之降低,過飽和的鈦與鐵水中的碳氮生成碳化鈦和氮化鈦固熔體而使鐵水變粘,另外,鐵水中析出的炭鐵溝中帶入的雜物和鐵水中析出的鈦的碳氮化物結合,易在缶口上形成一種極堅硬的渣殼,很難清理,也不易熔化,使鐵水缶容積越來越小,生產中應加強鐵水缶週轉管理,也可酌情加入化渣劑,以保證正常的鐵水運輸.

3對爐渣排鹼的影響

研究表明,含二氧化鈦的爐渣,對爐渣排鹼有利,因為爐渣的二氧化鈦可與氧化鉀氧化鈉結合生成鉀鈉的鈦化物,這種物質較鉀鈉的硅酸鹽穩定,易於隨爐渣排出,提高爐渣的排鹼量.

4對鐵水質量的影響

以鈦爐料護爐時,因鐵水中析出的鈦和鐵水中的氮反應生成鈦的氮化物,這種反應隨鐵水溫度降低,鈦的熔解度降低,析出的鈦結合鐵水中的氮形成的鈦的氮化物也越多,從而使鐵水中含氮量降低,而鐵水中含氮量的降低有利於提高銅的質量和熔鍊某些特種鋼材,所以對鍊鋼是有益的,

5對爐腰爐腹的影響

從上文知道,鈦的碳氮化合物Ti(C,N)不僅存在於爐缸爐底,也存在於爐腹爐腰處,而且鈦的氧化物在進入風口前鈦的還原得到最大值,所以以鈦護爐,不僅可以有效保護爐缸爐底不受侵蝕,其對爐腰爐腹也有增厚作用,生產中應引起重視,同時,對於爐腰爐腹有侵蝕的高爐,也可以用鈦爐料來保護爐腰爐腹不受侵蝕.

含鈦爐料護爐技術簡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