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治理體系初步建立

襄陽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治理體系初步建立

我市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治理體系初步建立。9月7日,記者從全市“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推進會上獲知這一消息。

截至目前,全市78個鄉鎮已全部完成垃圾中轉站建設任務,大部分已有效運營。

2016年,我市出臺了《襄陽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 (2016—2018年)行動方案》,明確各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費按農村人口人均40元標準落實,市財政每年安排1260萬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獎勵經費。2018年出臺的《襄陽市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三年(2018-2020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各地按農村人口人均不低於40元標準安排運營經費,並將1260萬元獎勵經費延續至2020年。

除保康縣、棗陽市、谷城縣採取衛生填埋方式外,襄城區、樊城區、襄州區、經開區、高新區採用焚燒發電方式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理,老河口市、宜城市、南漳縣採用水泥窖對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我市多樣化處理體系基本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