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推恩令,西漢初期實行的是郡縣制和封國制,劉邦初期分封了大量的異姓諸侯王,後來以各種理由滅了異姓諸侯,然後對同姓大肆分封,封國內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主君死後嫡長子繼承,雖然庶子眾多,但是獲得不到實際封地好的能獲得個封地虛名,封國內的嫡長子制度使得各個封國土地面積保持不變因為人口增長等原因,封國實力不斷增長,嚴重威脅了中央政權的統治。

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漢時地圖

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漢武帝

漢景帝時,重臣晁錯建議削藩引起“七王之亂”,雖後以武力平定,但是漢景帝仍然感受到了來自各諸侯國的深深惡意,到得漢武帝時,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觀,原因就是“推恩令”,“推恩令”簡單說來就是利益均沾,把封國嫡長子繼承製,改變為無論嫡庶,凡封國主君之子都有權利分得封地,因為封地總面積沒變,各個兒子無論嫡庶都有封地保障,封國主君非常樂意,庶子們從一無所有平白的到了封賞,更是欣喜若狂。政令得以快速推行,以前各個“地方千里”諸侯國,隨著“推恩令”的施行,大的不過十來座城市,小的不過幾公里範疇,以前的大諸侯國變成了數百個小諸侯國,沒有了土地,沒有了人口的諸侯國對於中央政權已經沒有了威脅,政令變得通暢,曾經敢跟皇上叫板的諸侯王也變得生殺予奪。實乃絕世陽謀。

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戰國年間,燕軍名將樂毅連下齊國七十多城,打的齊國幾乎滅國,最後只餘得兩座城苟延殘喘,雖只剩下最後兩城但是城高牆後,軍民死守久攻不下,為了延續國運,齊國使間於燕王,說,前面打的那麼順暢,現在就剩這兩座城市怎麼打也打不下來,而且這樂毅又不是燕國人我感覺他這是挾賊自重,想要獨吞齊國這片土地自己當齊王啊。燕王琢磨許久感覺是這麼個道理,就派親信替換樂毅回來領功並修養,樂毅收到消息深感無力又恐懼回去奸人作祟死於無辜,就跑回了老家躲避起來,這時齊國的田單走上了歷史大舞臺。

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樂毅

田單是普通士族,但是為人聰明、才思敏捷,深受身邊人喜愛,當時負責守即墨城的大夫因燕軍攻城戰死沙場,田單因為能力卓越被推舉為即墨城臨時最高長官,田單這個人深知在這種天時地利都不屬於齊國的情況下只有從人和上想辦法,他深知那他們那個年代,是個人都迷信,不是信祖先就是信巫蠱、神明什麼的,於是要求城內所有軍民飲食前要先用食物在城前祭祀祖先,戰國飲食以小米等穀物為主,撒在空地上的事物很快引來了大群的麻雀和烏鴉,看到吃的飛來的鳥類簡直遮天蔽日,燕軍看到這種場景內心迷信的想法瞬間湧入腦海,對即墨城開始產生了畏懼心理。

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田單

這時,田單又派人往外放風,說當初樂毅這個人啊,太過仁慈,你對敵人不下死手,不殘忍敵人不怕你,慈不掌兵啊,要不啥時候能攻下來這兩座城。燕王這個親信一聽有道理啊,於是就把齊國俘虜推到陣前各種殘忍虐待,然後在城外刨齊國人祖墳,齊國人是又驚又怒。田單一看民心可用了,然後絕世火牛陣也走上了歷史的舞臺,齊國就那麼兩座城了,能打仗的肯定照人家燕軍差老遠了,他就利用城內耕田的那些水牛,把牛身上畫的花花綠綠嚇人到怪的然後在牛尾上栓了浸了油的麻織品,然後士兵也打扮的花了呼哨怎麼像跳大神的怎麼來,然後夜晚大開城門點燃牛尾就呼呼哈哈的衝了出來,燕軍本來就因為之前的事對齊國產生恐懼,這大半夜的一看到這場景立馬炸營了,不但主將身亡,軍隊也死傷無數,田單自此乘勝追擊盡復齊國。

那些絕世妙計現在讀來仍拍案叫絕!

火牛陣

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舉古代人的智慧是卓絕的,晏嬰的“二桃殺三士”、孫臏的“圍魏救趙”、呂不韋的“奇貨可居”、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某高人的“城市包圍農村”等等都是智計的典範,如果大家也有類似絕世妙計的典故,歡迎在評論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