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移民?別傻了,先問問自己是否具備這樣一個特質?

要想移民?別傻了,先問問自己是否具備這樣一個特質?

移民風向標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跟朋友聊起關於移民的問題。這些朋友中既有身價不菲的商人,也有普通的員工,公務員或者律師等專業人士。最常見的問題是怎麼樣才能移民?

固然每個國家的移民政策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移民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利益交換。一個國家願意接受某個外來移民家庭,無非是看種該申請人身上所具備的某種價值。這種價值不是“才”就是“財”。

很容易理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沒有一個國家會歡迎一個對他們國家沒有價值的人。特別是移民法律法規完善,納稅人及選民擁有絕對話語權的發達國家更是如此。這種價值,最直接體現為“才”或“財”。從而也直接引申出當代世界移民的兩大類別,投資/商業移民或者技術移民。

要想移民?別傻了,先問問自己是否具備這樣一個特質?

我是個有才華的人——技術移民

引進有“才”的人,被統稱為技術移民。當然每個地方的具體叫法大同小異,最典型的就是咱們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叫“優才計劃”。西方國家一般稱作“Skilled immigration”。

這種”才”,既可以是科學家、藝術家、某個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等大才,也可以是電焊工、油漆工等掌握了專業技能的專才。屢屢有新聞爆出,某位掌握了超高電焊技術的農民工,不光收入豐厚,還被輕而易舉授予綠卡,吸收為移民。每個移民國家都會列出本國所緊缺的崗位,以吸引人才。留學生畢業之後順利就業,最後拿到綠卡,也屬於技術移民範疇。

要想移民?別傻了,先問問自己是否具備這樣一個特質?

我是土豪我怕誰 —— 投資移民

另一類,引進有“財”的人,就是投資移民或者商業移民。每個國家或地區的叫法不一樣,如香港叫“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新加坡叫“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英語國家一般稱為“investment immigration”。總之,需要你具備足夠的財力,能為這個國家或地方做出貢獻。

這類移民類別,或需要你直接投資資金,如加拿大、新加坡、英國等以及這兩年極其火爆的歐洲買房移民。或者需要你去該國經商辦企業,並幫助解決就業問題,間接也促進消費,最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亞。其實美國也是,因為就算各類EB5項目如何包裝,雲遮霧繞,能否移民成功的最終衡量標準仍是能否為美國創造10個就業崗位。當然,EB5項目醜聞重重,危機爆發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朋友們,如果你想移民。先自己照照鏡子,問問自己是不是天賦異稟,在某方面有一手絕活。如果不是,那就只能努力賺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