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有这么一个人,他长得帅,家世好,博览群书,文采飞扬,八岁便能写出锦绣文章;雅俗共赏,高雅玩得了琴瑟,接地气喊得了麦;分分钟秒杀当下的富二代,被视为“命世大贤”“芳馨百代”引领诸贤。

他就是名列建安七子的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的老大——阮籍!

嗜酒如命 酒不离手

阮籍最大特点就是嗜酒如命,杯不离手。

出门时酒不离手,就像今天的你我,手机绝不会忘带。他经常瞎溜达,溜达着溜达着就打进卖酒铺子了。

工作,只要有酒喝就去。在阮籍当司马昭的秘书时,听人说有个军队的厨子会酿酒,收藏了很多好酒,阮籍立马去找司马昭说自己要调职去当那里的步兵校尉。步兵校尉这个职位可比秘书地位低多了,但阮籍喜欢,司马昭只好纵容了他的胡闹,阮籍还因此有了一个“阮步兵”的绰号。

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因为爱酒,阮籍还差点闹出“隔壁老王”的笑话。阮籍家隔壁是个卖酒铺子,老板娘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阮籍和王戎经常去她家买酒,买完也不走就在店里找老板娘喝,喝完还不走,老板娘喝醉躺床上睡觉,阮籍也躺下睡觉。然后,就被老板怀疑了。后来老板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俩人并没有做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估计阮籍只想说:我眼里没有色,只有酒

政治面前 酒能开道

酒还是阮籍远离政治斗争的保命之道。阮籍这个人长得帅,有才,人品好,这么优秀的基因,器重阮籍的司马昭怎么可能放过?于是,时任国家一把手的司马昭就打起了让儿子娶阮籍女儿,和阮家结亲家的主意。

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一般人碰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肯定高兴地要飞上天了。但阮籍不稀罕,也不愿意,他认为这是告诉全天下人他阮籍不要脸了,要和谋朝篡位之人同流合污了啊。阮籍心里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硬碰硬,是鸡蛋碰石头,自寻死路。

阮籍想了一个好办法,喝酒。酒是保命伞。这一醉,醉了六十天!喝醉后还说些不着四六的话。司马昭一看,这不行啊,我堂堂天子之家怎么能和有满嘴酒气的混账亲家,我不要面子的呀?此事就不了了之。一次关乎全家性命、女儿幸福生活的危机被阮籍喝喝酒就公关了。

长痛当歌 酒是良药

老妈死了喝酒,喝到吐血也不停歇。阮籍三岁丧父,是母亲养他长大、供他读书,伤心欲绝的阮籍喝两斗酒,大哭一声,吐血数升。

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但阮籍并不是胡搅蛮缠的不孝之子、只会喝酒的酒徒。他表现悲苦的方式是阮籍式的,无法尽孝母亲,只好喝酒止痛,长歌当哭,这点和他偶像庄子“鼓腹而歌”很像。

身不由己 郁郁而终

阮籍这一生爱酒也爱自由,他曾驾车,没有目的地,颠颠簸簸一路折腾,走到无路可走就大哭然后返回。登上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却被卷入政治阴谋家相互博弈的漩涡,十分无伤痛又无奈。

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公元263年,也就是阮籍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司马昭官封晋公,众官要辅助他登帝位,请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看不惯这种伎俩,便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以为可以逃过这一关。这次,酒也没用了。他只好挥笔草就。由于太有才华了,违心之话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此文一出,便为司马昭谋取帝位扫清了舆论障碍,司马昭的阴谋很快就得逞了。

而阮籍却再也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了,于是抑郁而死,享年五十四岁。这个看似糊涂,却比谁都清醒的人,终于解脱了。

人生烦恼万千,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困顿迷惘之刻,何如一杯酒。

他一生狂放不羁爱自由,却误入朝堂之争,最后郁郁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