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間真的好嗎?

碎片化時間真的好嗎?

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一個新的名詞叫:碎片化時間。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對於時間的利用真可謂是無孔不入,上廁所,坐地鐵,吃飯,聚會。

無時無刻都在享受著網絡電子帶來的便捷性,網絡帶來的便捷性無可厚非。

給忙碌的生活節奏無疑帶來了便捷,高效率,可以通過網絡辦很多很多的事,購物,訂餐,買票,辦公、

信息越來越多,隨處可見的信息,時間越來越少,總感覺有辦不完的事。

所以,提出一個概念叫碎片化時間,碎片化是不是就是七零八湊的各種湊,閱讀不完的信息,刷微博,刷朋友圈。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了一天又一天。

碎片化感覺整個人的靈魂都碎了,看不完的信息,瀏覽不完的消息,快節奏的生活,邊吃飯邊玩手機。

有多久沒有好好吃飯了,又有多久沒有好好看一本書了,總是被新來的消息打斷。

2

有時候在想,碎片化的時間利用是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以此能夠體驗到更多層次的東西。

可發現,碎片化時間同時把時間都打碎了,碎的不再認真專注的做一件事。

如果有一天,不帶手機感覺像是在這個世界裸奔著,手機像是一個人的神通。

人可以通過手機有千里眼,順風耳,還有心靈感應,過著神仙的生活,離開手機,瞬間法力盡失。

沒有了手機,感覺很不自在,倒不是應該排斥手機,排斥互聯網。

而是,感覺手機除了效率高之外,還填了一絲的惶恐,感覺注意力經常被分散,集中專注變得越來越少。

這個或許就是便捷性帶來的副作用吧。

3

曾經有一段時間斷網21天,在那段時間沒有瀏覽任何的網頁,沒有淘寶任何的東西,也沒有跟任何人信息聊天。

有急事只是電話解決一下,好像也沒有太多的損失。

倒是省了網購的錢,我不再關心又有誰發來了什麼信息,我不再關心哪裡又發生了什麼事。

反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好好的看一本書,好好的散散步,有時候還會躺下來靜靜的曬會太陽。

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好好的感受生活,好好的吃飯,也不會著急忙亂的吃完飯拿起手機處理信息。

我好像也沒有損失什麼,反而體會到了一種悠閒自在的生活。

不是排斥網絡,不排斥手機,只是希望自己能有多一點專注的時間,哪怕只是小事。

吃飯時好好吃飯,等吃完飯再處理事情,看書時只是看書,不再一邊看書一邊回覆消息。

4

碎片化時間,除了利用一些碎片化時間,別忘了把所有的時間都碎片化,一天的所有時間都碎的掉渣。

那不是利用碎片化,而是被碎片化利用。

以後可以認真的吃飯,認真的看書,認真的寫字。

記錄這段文字用時半個小時,期間沒有做其他事,只是記錄文字,記錄此時此刻心中的想法,將此文寫給自己。

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