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除了學術保研,還有這四種保研渠道,大一就要努力爭取

大學中的專業,比如說法學類,醫科類等專業光靠一個本科學歷很難就業。就有很多人選擇考研,而相比考研,還有一條免考的渠道,那就是保研。大學中大部分保研都是學術保研,也就是大學劃定保研GPA要求,由各學院綜合學生的學術水平、社團活動和科研能力等,確定名單。這條路一點都不比考研簡單,你從大一開始,4年的學術水平都要在年級的15%到20%裡。而且決不能掛科,可以說非常嚴格。如果你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就可以,來看看另外的四種保研的渠道。

渠道一:行政保研

行政保研首先你要是學生會幹部,而且學習成績要求也不高,一般是畢業後在院辦或者是系辦工作兩年之後被學校保研繼續學習,沒有什麼自主選擇的權利,基本上都是在本校就讀研究生。

大一新生:除了學術保研,還有這四種保研渠道,大一就要努力爭取

渠道二:特長生保研

有些學校為了招攬或留住特長人才,比如說參加某些運動會取得成績,會跳舞,會唱歌什麼的。往往給予特別優惠,直接保送就讀研究生。但名額少,要求很嚴,尤其文藝生可以參加學校的藝術團,去演出,這種藝術團大二就很難加入了,所以大一就要努力去爭取加入學校的藝術團。

大一新生:除了學術保研,還有這四種保研渠道,大一就要努力爭取

渠道三:支教保研

教育部門選派人員去邊遠地區支教。此類保送需要佔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對學習成績要求也不高,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請,一般只有表現突出的活動積極分子才有入選資格。

大一新生:除了學術保研,還有這四種保研渠道,大一就要努力爭取

渠道四:科研保研

大學期間獲得一定學術、科技成果的學生可以獲得保研資格。比如說在學術雜誌上發表過自己多篇的學術論文,或者有重大發明或者優秀專利,再或者參加科技競賽獲獎。這些都可以幫助你獲得科研保研的名額。

大一新生:除了學術保研,還有這四種保研渠道,大一就要努力爭取

每種考研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家從大一開始就要努力去爭取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