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約929
科舉考試和現在的高考相比,過程複雜時間長,總體來說比現在難的多。但是古代的科舉考試一旦金榜題名那就是公務員了,但是現在的高考才是人生的起點。
以明朝為例先古代的科舉流程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一、童試:
童試是獲取科舉資格的考試,所有的讀書人必須考取了童生之後才能參加後續的考試資格即入學考試。
童試分三個階段①縣試、②俯試、③院試,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資格我們俗稱秀才。很多人窮其一生也只是個秀才,鬢髮花白的秀才大有人在。
二、鄉試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由南北方直隸和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一般在秋季。鄉試合格者稱為舉人,其中第一名稱解元。
三、會試
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由禮部主持的全國性考試,一般在春季。會試合格者稱貢士,其中第一名稱會元。
四、殿試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由皇帝主持,一般在陰曆三月份,殿試合格者稱為進士。
殿試也分為三等:一等的前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 二等賜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等的第一名統稱為傳臚。
至此科舉考試結束是不是比我們的高考難的多呢?科舉考試一旦中榜那就可以改變人的社會地位出人頭地,但是也能讓人終其一生徒勞無功。
鍾世傑
科考自宋至清代廢除為止,歷代都有不同發展。就難度來看,明清的科考對考子而言,應該是最痛苦的,精神肉體上都是。
大致說說科場的一些制度。在清代,像《履園叢話》曾記錄了一件很詭異的事情。
清代之前無照片,考生入場皆以“面貌冊”記載為準。當時江蘇就有一位提督學政,身份類如今日省級教育部長,叫胡希呂,他因拘泥朱熹的“以微訓無”,於是面上有須而填微須者,都不許入場。
常熟有生員沈廷輝,聽聞此事後認為自己不能倖免,但卻想要與這位學政辯駁一番。於是便舉例孔子微服過宋,說以微訓無,豈非當時孔子是赤身過宋國?胡希呂無言以對,之後便再無微須被逐者。
這個故事可能有些人知道,但沒這麼詳細。而且笑完後很易忽略一名提督學政的濫權,更無人會想到“再無”之前那些考生的命運。私心濫用在科考制度中是相當恐怖的,按今日看頗有些類如歐美法律體系,不是很完善。可是當時就是這樣,上至天官下到胥吏,刁難二字,是考生們最常見到的。
再就是“屎戳子”這樣的事情。古言人有三疾狂矜愚,今日則有三急屎尿屁。在科舉時,考生作卷無分內容多少,途中申請解手的,都會被蓋上“屎戳子”印。而後這張考卷就徹底作廢,本屆自然無望。於是解決方式上,小解有尿壺,全場幾千個,不過氣味沖天而已。大解卻多以襪子解決。用完後系口放在腳下,考完後還需帶出去。
另外就是一些地方會有“冒籍”的事情。今日江浙都還是考試大省,放到古時也是如此。一方面是考生多,畢竟當時能考好幾次。另一方面就是環境差,像上述這種,有時還可能發生時疫。因此有些考生,就會去別省考試。當時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於是便有“審音御史”,專聽考生口音。這個事情北地多見,因為多是南人北考,尤以邊境等地多見。
至於飲食……在這種地方吃什麼基本就不太重要了。況且考生帶什麼,在有些地方也都會被胥吏掰開。往往是這個考生自上而下由外而內地摸完一遍後,再掰開下個考生的饅頭燒餅(後來改掰為切,倒也還能受得住了)。
又如孝道,這個事情也一樣會被著重看待。今天咱們可以看到,高考時有家裡人重病或去世的,大多會照常考試,並且不時被拿來宣傳,但是在清代不行。道光二年曾有一案,就是母喪期內應試,江浙地區的,觸犯的是“喪制未終冒哀從仕律”,杖八十,逐出考場,此後科考無望。另一例就比較有意思了:
嘉慶二十四年,捐生胡臨莊遊學廣東時,父親回籍後亡故,期間還曾冒籍給胡臨莊捐了個雜官職務。但是胡臨莊雖然事後回家丁憂守父喪,卻沒有在赴職前補報丁憂期,事後被查檢出來,因冒籍、沒有補報等事,被革除了捐職。事後還以“匿喪不舉哀”減一等,被杖一百。
父親冒籍捐生後亡故,兒子知情不報……所以記載文中還提到了一句“此子愚魯”。
又如“黥面、刺字”,這個侮辱成份是很嚴重的,常見就是盜賊。但放到科考時,也一樣還有。還是江浙的案子(那邊考生自古就多,沒辦法)。嘉慶十六年時,有掮客戴經元起意,為席如橋、席如恆僱傭槍手參加考試,而後找到貢生崔鼎元,又由崔覓到韓仁裕,由崔韓二人為槍手代考。事發後,依原例判罰應是如此:
戴經元、崔鼎元、席如橋三人都要被刺面並充軍發配;
韓仁裕因為是寡母獨子,所以從輕,就地枷責。
席如恆未成年,只罰錢。
此三人要被髮配的地方是烏魯木齊……但是崔鼎元因為有貢生身份,所以上級批示可以從寬對待,罰錢、不刺面,但仍舊需要被髮配(見《刑案匯覽三編》)。
從上述這些舉例來看,家境、天賦、氣運等等,都只是很偶然的一部分,無法成為考場中最重要的組成。因此舊時人們最常說到的,便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且是字面意思。熬得住上述這些事情,而後便可以一飛沖天,從平民變為官身。
毅而三思吳六奇
家境要好
古代的高考就是科舉考試,不像我們電視劇裡面那樣看到,許多窮秀才考上狀元,榜眼……而在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寒門難出貴子,基本上可以參加高考的都是家境很好的子弟,他們要花錢買書,進京趕考的路費,伴讀的書童,請的教書先生,額外的應酬花銷,這些基本上都是父在花錢操勞,而且在當時如果是女兒身,就連參加考試的機會都沒有,也不用提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了,所以古代的高考是有多難!
身體要好
古代的高考跟現在可不一樣,那個時候的考點只有在北京,所以想想假如你是新疆考生的話,到北京這段距離長途跋涉,一般的身體根本是經受不住,因而也不必用現在高考前的體檢來作為篩選條件了,能夠堅持到京城的,身體都是好樣的,而且在這個路途上指不定會發生哪些天災人禍,可以說遠地方的考生赴京趕考真相當於一部西天取經了。
運氣要好
現在人經常用"萬人爭過獨木橋"來形容高考的競爭,而在古代的話,真的可以用"萬人爭過鋼絲繩"來形容。從中國教育史統計當中可以看到,晚清時期,全國參加鄉試的考生在18萬左右,要從中選拔出5000人作為舉人,錄取率在3%左右,而現在的高考錄取率在75%,是當時的25倍,而且就算你有幸考中了,也不一定能夠出仕當官。
所以你還在抱怨自己命運多舛嗎?還在抱怨高考難嗎?
通用9FB
古代高考,就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始於隋,結束於清朝,有一千多年。科舉考什麼?得具體分析,隋唐五代,並不象明清時的考八股文,策論什麼的,隋之時,科舉始開,並沒有形成一套較為嚴格的考試製度就滅亡了。唐代既考詩,又考文,宋元之時在朱程禮學的影響下,有了較為嚴格的規定,初步形成了八股文為主的考試製度,但考生髮揮的空間只能是十三經範圍,武考則考十八般武藝和兵法。明清之際的八股文取士制度,要求也不能超出十三經範圍,武考亦大都照搬宋元的做法。(元朝前期無科考,恢復科考則是晚元以後的事了)。清朝光緒未被廢除興盛了千多年的科考,在廢除前夜,還創新的舉辦了一屆“經濟特科”的特別考試,在進士中選拔,似乎高於傳統科考內容,實則廣開風氣,學習西方的結果。八股文,筆者見過,有很多要求,開頭,中間,結尾的寫法,被稱之為豹頭,豬肝,鳳尾。無非是開頭要立得住,須有一個好的開頭,但不是簡單的歌功頌德,廢話連篇,文言文寫成的八股文一般篇幅均不長,兩千字以內,要做到言簡意駭,言之有物還是要有功底的。另外毛筆字要求是標準的館閣體,整齊,美觀,大方,給人一種美的感覺,字的好醜,對被錄用是有較大影響的。再就是避諱問題,所用字詞,典故等,不得犯皇上的名諱,老佛爺慈禧則有個人癖好,不好好摸準心思,是會吃大虧的,坐牢殺頭都可能。現代高考當然也不能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毫無遮攔,懂政策法律法規那是每個考生的必修課。古代科考,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光宗耀祖,青史留名。但往往需要不遠千里萬里騎著毛驢牛車或步行到京城趕考,長時間走在趕考的路上,危險死亡是時有發生的。如從雲南走到北京,得一年多時間,活著走到,長征一回,算萬幸!死了,自個倒黴!傷殘了,聯繫家人,抬回。盜匪毒蛇,猛獸咬死傷那是家常便飯。考到七老八十的,長長白髮花白鬍須,祖孫同考,考到進棺材都有。路費不夠,就地打工或賣字解決。
黑虎97
秀才相當於博士。其他就更不用說了。中國古人走的是精英教育。能考上的絕對是精英。不過窮人家的孩子一半。富人家的孩子一半。明清江寧就佔了一半。還是有錢人家的孩子請老師考的好。考上了能給鄉里出去的商人幫助。行成良性的支持教育。不過這真的不公平。還是現在好。窮人家的孩子高考狀元大於富人家的。基本的教育他們一樣。富人額外的對智商看來意義不大。普及教育是對的。
阿森聊世界
古代考試就是科舉嘛
1、縣州級考試,這級考試叫"童試",——中者稱為秀才;
2、省級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試",——中者稱舉人;
3、國家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中者稱貢士;
4、經皇上親監考,這級考試叫"殿試",——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鼎賈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稱"狀元",第二名稱"探花",第三名稱"榜眼",其他進士稱"進士出身"或"同進士出身"。
古代的高考就是鄉試了,基本上一個省的錄取率在百分之幾,就是一百個人只錄取幾個人,現在高考錄取率基本在百分之四五十了,高的百分之六七十,你說是古代高考難還是現在難
什麼什麼211616593
古代的高考比現在難,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給學子們的機會。現在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肯學習,就可以參加高考。而在古代,不是人人都可以參加高考的,比如說女子沒有機會,貧民也沒有機會。
二是考場環境,古時考試時間長,環境差,對體力比較有挑戰。
三是考試內容。古時考的內容面窄,主要考詩文等,不象現在,考的內容多,這方面不善長,可以用那方面來彌補,可以有文又可以有理。
綜上,古代高考比現在難。尤其是現在,高考越來越多元化,有更多的途徑有更多的機會,慶幸生活在這個時代吧!
清風細雨梧桐
時過境遷,今非昔比,時代不同,沒有可比性。就如現在學人永遠體會不到古代人求學“頭懸樑、錐刺股”之意志,“囊螢映雪”求學之艱難,古代人也斷然沒有想到互聯網時代如此迅速地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