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大全:善謀篇,建議收藏,有所廣義

處世大全:善謀篇,建議收藏,有所廣義

1、樵夫與赫耳墨斯 謹慎判斷,避開輕信

聰明人之所以聰明,就是他們能夠很謹慎地處理很多事情。他們能夠做出正確判斷,很少輕信。愚蠢的人喜歡匆忙做出判斷,因此他們往往陷入窘迫,並且因此一蹶不振。聰明人不會公然質疑他人的誠實。因為如果某人被你看成是一個說謊的人,那麼這個人就會在痛苦之上又添了被你侮辱。這樣做的後患很大:不信任他人會令人懷疑你的誠實。說謊者受著雙重煎熬:他既不敢相信他人,也不為他人相信。因此聰明的人不會匆忙做出判斷。

《智慧書·154》 樵夫與赫耳墨斯

有個樵夫在河邊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裡不見了。

他坐在河岸上失聲痛哭。赫耳墨斯知道了,很可憐他,走來問明原因後,便下到河裡,撈起一把金斧子來,問是否是他的,他說不是;接著赫耳墨斯又撈起一把銀斧子來問是不是他的,他說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撈起樵夫自己的斧子來時,樵夫說這才是自己的。赫耳墨斯很讚賞樵夫為人誠實,便把金斧、銀斧都作為禮物送給了樵夫。 樵夫帶著三把斧子回到家裡,把事情經過詳細地告訴了朋友們。其中有一個人十分眼紅,決定也去碰碰運氣。他跑到河邊,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丟到急流中,然後坐在那兒痛哭起來。赫耳墨斯來到他面前,問明瞭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撈起一把金斧子來,問是不是他丟失的。 那人高興地說:“呀,正是!正是!” 。然而他那貪婪和不誠實的樣子卻遭到了赫耳墨斯的痛恨,不但沒賞給他那把金斧子,就連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沒給他。

處世潛規則:對於一個聰明人來說,要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也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此,聰明人是不會匆匆忙忙地做出判斷的。

2、掛鈴的狗 抓住本質,識破騙局

德智兼有的人是不會沉迷於幻覺和欺詐的,因為他們具有哲學家的頭腦。因此,看事情不能只重表面,也不能炫耀自己的德智。現在,哲學已經不像古代那樣受人尊重了,儘管哲學是一種追求智慧的方式,但因為哲學是謹慎的科學,很多人對此不再感興趣。可是不虛偽、不欺詐是謹慎的主要表現,也是一個正人君子喜歡的事情。

《智慧書·100》 掛鈴的狗

有一條狗愛咬人,所以主人給這條狗掛上了一個鈴,以引起人們的警惕。可是,這條狗並不知道這個原因,所以在市場上搖著鈴跑來跑去,洋洋得意。 一條老母狗對這條狗說:“你得意什麼呢?你掛鈴並不是因為你有什麼美德,而是讓人們提防你呀。”

處世潛規則:那些狂妄自大的人往往心存某種虛幻,並非他們有什麼過人的本領。真正有本領的人常常有自知之明,不會輕易驕傲自滿。

3、 獅子、狗熊和狐狸 明察秋毫,看透隱秘

一個具有明察秋毫眼光的人,對很多事物都看得透、斷得準,他們常常能駕馭事物而不為事物所駕馭。這種人能夠洞察對方最深處的東西,判斷他人的才華和底細。無論遇到什麼人,這種人一看就能瞭解並能把握其特點。他們具有罕見的觀察力,很多別人看起來隱秘的東西,在他們那裡都能一一破解。這種人觀察嚴謹,思考微妙,推理明晰,能夠發現、留心、把握和理解很多一般人不注意的人和事。

《智慧書·49》 獅子、狗熊和狐狸

獅子和狗熊同時抓到一隻小羊羔。為了爭奪小羊,他倆兇狠地打了起來。經過一場苦鬥,雙方都受了重傷,有氣無力地躺在地上。 一隻狡猾的狐狸早就躲在遠處坐山觀虎鬥,一見他們兩敗俱傷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便跑過去,把躺在他倆之間的羊羔搶了去。傷勢嚴重的獅子和狗熊眼睜睜地看著狐狸搶走了羊,卻毫無辦法。 他們唉聲嘆氣地說:“我們都錯了,我倆鬥得你死我活,讓狐狸得到了好處。”

處世潛規則:中國有個成語“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爭鬥的雙方由於只顧自己爭鬥而忘記了虎視眈眈的第三者,最後落得兩敗俱傷。其基本的原因就是缺乏明察秋毫的眼光。

4、 農夫與他的兒子們 自我調整,順時應勢

處理事務、判斷事物等等都應該順應時勢。無論做什麼事情,能做的時候就應該動手,時機不等人。在生活中,不要被常規約束而畏首畏尾,除非這種做法明顯地違反了道德;也不應該要求自己拘泥於苛細的規則,因為有些不屑一顧的東西,不久就可能令人當成無價珍寶。有些人很可笑,辦事不切實際,總希望環境遷就他們的奇思異想,並促進他們成功,而不是改變自己去適應已經發展了的形勢。一個聰明人應該明白,調整自己順應時勢。

《智慧書·288》 農夫與他的兒子們

有個農夫有幾個兒子,可是這幾個兒子都沒有很好地學到他的耕作經驗。 快要辭別人世時,他想要把自己耕作的經驗傳給兒子,便叫他們來說:“孩子們,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了,你們都去尋找我埋藏在葡萄園裡的東西,把它們統統都找出來吧!” 兒子們都以為父親在葡萄園裡埋藏了很多金銀財寶。 父親去世之後,兒子們把那葡萄園的地全都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什麼寶物都沒找到,卻使葡萄園的地變的很鬆軟。到了秋天,這年比以往結了更多的葡萄。兒子們這才明白了父親的心意。

處世潛規則:做什麼事情都應該順應形勢的發展,按照規律辦事,否則你就會碰壁。不要以為過去的經驗沒有用,而是我們不會很好地理解這些經驗並靈活運用。

5、 站在屋頂的小山羊與狼 在低處能沉住氣,到高處就有希望

一個聰明的人是不會讓對手湊巧捷足先登而固執地堅持“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如果這樣,你就會因此而不戰先敗。從理論上說,錯誤的醜惡的東西永遠都不是正確的美好的東西的對手。對手搶先拿到最好的東西,這可能是他的智謀和能力所致,而你因此就去幹最壞的事情,這不是太愚蠢了嗎?須知:行動的執拗比言語的強硬更危險,因為幹事情比說話所冒的風險更大。固執之人一般都是出於庸俗、無知,這種人喜歡反駁他人而捨棄真理,偏愛預熱爭辯而忽略所得功效。謹慎的人或者預見到了理智的好處,或者事後能夠修正自己的立場,所以總是能夠用理智克服激情。如果你的對手比較愚蠢,你就固守自己的陣地等著他改變方向,轉換立場,而最終自壞其事。你就會因此搶佔上風,把他拉下馬來。不管愚蠢的人獲得了何等的先機,他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自棄優勢,最終落敗。

《智慧書·142》 站在屋頂的小山羊與狼

一頭小山羊站在屋頂上,遠遠地看見狼從屋底下走過,便謾罵:“你這千刀萬剮的東西,你怎麼還沒有被獅子吃掉!哈哈,你上來啊!” 狼說道:“啊,夥計,我還沒有學會爬房子。可是我要提醒你,你能罵我不是因為你自己,而是因為你站在房頂上。”

處世潛規則:佔先的人常常給人勇氣,可是如何把握先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愚蠢的人即使佔有先機,也是沐猴而冠;而智者就可能因此黃袍加身。

6、夜鶯與鷂子 往好處努力,尋好運法則

即使事態的發展與你的願望相違背,你也絕不要逆流而動。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如果你去抓刀刃,最好的事情也可能傷著你;而如果你去抓刀柄,最有害的事情也可能保護你。只想像事情有利的一面,痛苦的事情也可能給你帶來幸福。任何事物都總是有正反兩個方面,你應把握好事物對你有利的一面,而避開對你不利的一面。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同樣的事情卻是不同的,所以,你就從好的一面去想像。為什麼有些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能找到滿足,而有些人得到的卻是人生的悲哀。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樣的追求中,都一定能夠找到可以帶來好運的方法,這是成功者生存的一條偉大法則。

《智慧書·224》 夜鶯與鷂子

夜鶯站在一棵大樹上,像往常一樣歌唱著。一隻飢餓的鷂子看見後,便猛飛過去抓住了夜鶯。 夜鶯請求鷂子饒了她,說:“我不可能填飽你的肚子,如果你希望徹底解決你的飢餓,最好再去抓捕更大的食物。”

鷂子卻回答說:“我如果放棄手中現成的食物,再去抓那本來不存在的東西,那我不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傻瓜嗎?”

處世潛規則: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往好的方面去想,比如不要貪大求洋、貪心不足等。貪圖更大的利益而放棄到手的東西,這就是蠢人的行為。

7、兔與青蛙 多往好處想,遠離煩惱和憂愁

一個人要盡力遠離煩惱和憂愁,這不僅是很明智的,也是很有好處的。不用說,辦事小心謹慎能夠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煩惱,給人帶來幸運和寬心。如果他人出現了什麼不好的消息,你最好不告訴他,自己更不要去探聽有關自己的任何壞消息。有的人因為甜言蜜語聽多了,就沒有辨別忠奸的能力;有的人因為經常聽到流言蜚語,就已經分不清善惡了。為了討取他們(哪怕是你的密友或至親)的歡心而讓自己終生愁苦不堪,這絕對不是好辦法。在你為難的時候,有的人可能曾經給你出過謀劃過策,可是他很可能也不曾因此為你擔過什麼風險,所以,你就不一定要回報他而不拿自己的快樂當一回事。如果你給別人的快樂就意味著你一定不快樂,那麼與其讓你自己事後忍受無可救助的痛苦,不如讓別人現在就受一點痛苦。

《智慧書·64》 兔與青蛙

有一次,很多兔子聚集在一起為自己的膽小無能而難過,悲嘆自己的生活中充滿著的危險和恐懼———常常被人、狗、鷹等動物屠殺。 兔子們覺得,與其這樣一生膽顫心驚,還不如一死了之。於是兔子們決定一齊奔向池塘,投水自盡。當時,許多青蛙正圍在池塘邊蹲著,聽到了那急促的跑步聲後,紛紛跳下池塘。 有一隻較聰明的兔子,見到青蛙都跳到水中,似乎明白了什麼,忙說:“朋友們,快停下,我們沒有必要嚇得去尋死了!你們看,這裡還有些比我們更膽小的動物呢!”

處世潛規則:煩惱和憂愁是經常發生的,可是如果你希望幸福和快樂,方法總是有的。無論什麼困難,只要你在戰術上藐視它,在戰略上重視它,最終一定會取得勝利。

8、兄與妹 瞭解對方性格,發現難言之隱

與人交往,最好了解對方的性格,這樣就很容易瞭解對方的意圖。善於觀察的人,知道了事情的起因,也就很容易知道事物的結果。知道事物的結果,就很容易知道對方做這種事情的動機所在。心情憂鬱的人往往只看到不幸;喜歡否定對方的人,常常看到的只是對方的過失。這種人往往只想壞的一面,而經常忽略好的一面,因此把對方可能存在的邪念都看成必然出現惡行。情緒化的人一般都不能如實地看待事物,因為他們是情緒而不是理性佔據著心靈。人都會按照自己的情感或脾氣發表意見,因此常常距離實際情況很遠。應該通過辨別他人的表情,從而發現其靈魂深處的東西。記住:經常大笑不止的人一般是傻瓜;不苟言笑的人可能是偽君子。警惕不斷向你提問的人,因為這種人如果不是問得太多,就是存心找茬兒而又有所顧慮。面相不善的人一般不會獲得什麼好處,因為上帝沒有給他們足夠的面子,所以他們常常會因此而報復他人。

《智慧書·273》 兄與妹

有一家人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以美貌而聞名,女兒卻以奇醜出名。一天,偶然間,兄妹倆在鏡子裡都發現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於是哥哥就誇耀自己的美貌,妹妹因此十分生氣,因為她難以忍受哥哥的自我讚揚,她覺得哥哥的自誇是在嘲笑自己。 為了報復哥哥,她便跪倒在父親跟前抱怨說:“哥哥是男人,卻要了本應屬於女孩子的美貌。” 父親連忙擁抱住兄妹倆,給他們親吻和撫愛,並說:“我希望你倆每天都去照照鏡子。我的兒子,你不能讓惡行來汙損你的美貌;我的女兒,你完全能夠以你的品德來彌補你相貌上的不足。”

處世潛規則:一個人的相貌與品質是不能劃等號的。面貌醜陋的人,如果修煉出一個美好的心靈,仍然能夠成為天使;如花似玉的人,如果生就一副蛇蠍心腸,他就是一個魔鬼。外表的美貌和內心的美德合而為一,才是真正的美麗。

9、馬與鹿 少激動,多冷靜

智者對偶發的事件都具有高度的警惕性。激情爆發會使一個平時謹慎的人失去平衡,而這正是一個人最容易栽筋斗的時候。在狂怒或獲得滿足的一瞬間,謹慎的人也會衝動,可是很可能這一衝動讓一個人悔恨終生。為了對付平時謹慎的人,工於心計的人就會設下讓你激動的陷井,瞭解你的底細、試探你的思想。為了偵察到你的秘密,這種人能夠深入到你的靈魂深處。怎樣才能應付激動呢?學會控制自己,特別是控制自己突發的衝動。控制衝動同駕馭烈馬很相似。你如果能夠在狂奔的馬上表現出鎮靜,那麼你就能夠做到事事聰明。能夠預見危險,就會摸索著找到自己的路。激動中的言語對一個脫口而出的人也許微不足道,可是對一個善於聽話的人卻是很有分量的。

《智慧書·207》 馬與鹿

從前,有一匹馬獨佔一片草原。有一天,一隻鹿闖入這匹馬的領地,想與馬分享豐美的水草。馬對入侵者十分仇視,一心想報復,便請求人幫助懲罰鹿。 人對馬說:“如果你願意把籠頭套在嘴上,讓我騎在你的背上,我就可以拿出最有效的武器為你驅逐鹿。” 馬同意了人的要求,戴上人給馬準備的籠頭,讓人騎在背上。人很快就趕走了鹿,可是從此以後,馬就成了人的奴隸。

處世潛規則:如果在激動之中隨便答應別人提出的條件,往往不但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反而會失去更多。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都吃過這方面的大虧。

10、運神像的驢子 冷靜思索,走出常人誤區

能夠從普遍的愚蠢中走出來需要一種特殊的冷靜。普遍的愚蠢是被習慣化正統化的東西,具有很強的群眾基礎。有些人能夠抗拒個人的無知,可是一旦要抗拒群體的力量,他們就感到無能為力了。蠢人對自己的福氣是向來不會感到知足的,哪怕這種福氣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是他們對自己的才能向來都是自滿自得的,哪怕他們的才智是最低劣不過的。這種人對自己已經到手的快樂一直耿耿於懷,而一旦發現他人的小小快樂,他們就會饞涎欲滴。他們生活在現在,可是卻一心一意地渴望著昨日的美好;他們在此地快樂,可是卻一心希望到更快樂的地方去。在這種人心目中,過去的比現在的好,遠處的比近處的好。要知道,那些經常嘲笑一切的人跟那些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很悲慘的人一樣,都是蠢人。

《智慧書·209》 運神像的驢子

有頭驢子駝著神像進城去。凡是遇見的人都對著神像頂禮膜拜。驢子以為人們是向它致敬,便洋洋得意,大喊大叫,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驢夫見到這種情形,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立刻狠狠地給驢子一棍,罵道:“喂,你這蠢東西,人們給你驢子鞠躬的時候還早著呢!”

處世潛規則:很多人狐假虎威,自以為是,其實,這是不自量力。愚蠢的人總是洋洋自得,總認為自己才智過人;而聰明的人向來都是謙虛謹慎,虛心學習。

處世大全:善謀篇,建議收藏,有所廣義

11、人與山震 庸人常自擾,自己嚇自已

有的人,無論什麼事情都不關心,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可是有的人卻什麼事情都很關心,他們談論的似乎都是所謂的重大事件。這種人事事都認真,常常有爭論,好像很多事都是莫測高深的。其實,煩心的事情並沒有多少真正值得煩心,只有愚蠢的人才會對區區小事耿耿於懷。一個人如果能夠超然物外,順其自然,很多看起來很嚴重的事情也會化為青萍之末。對這種事情如果過分較真,那麼很多本來無所謂的事也會使你如牛負重,膽顫心驚。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當機立斷,以快刀斬亂麻的勇氣處之,否則必將夜長夢多,後患無窮。很多時候,本來是治療疾病的良方後來反而變成了引發疾病的罪魁。因此,超脫豁達才是人生健康的一大法寶。

《智慧書·121》 人與山震

有一次,有個小地方的一座山發生了震動,震動發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許多人到山下來觀看,很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人們很焦急,有的睡不著覺,有的吃不下飯,還有的人幾乎犯了精神病,口中喃喃細語,就像祈求神靈那樣…… 一個聰明人看到這種情況,就對大家說:“不要這樣膽顫心驚的。天有天的呻吟,這就是雷鳴閃電;地有地的喧鬧,這就是風聲雨聲。何必這樣驚慌,如果有什麼不測,上帝還會這樣慢吞吞的嗎?” 正在人們都擔心有什麼不祥之兆時,發現從山裡跑出一隻老鼠。

處世潛規則: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要太過於緊張,這是無濟於事的。庸人多自擾,杞人憂天傾,你對這些事情有多大的恐懼感,這些事情就會產生多大的危害性。

12、 說謊的放羊娃 丟掉虛幻,約束想像

想像力是一個很寶貴的東西,可是有時必須加以約束,有時應該加以激勵。一切幸福與快樂都依賴想像力,所以應該十分明智地加以管束。可是有時想像力就像一個暴君,不滿足於沉思默想而突發為行動,主宰了你的生活,使你的生活變得不愉快,使你變得憂心忡忡或洋洋自得。對有的人,想像力只能帶來憂愁,因為它總是纏住蠢人不放。對另一些人,想像力卻能帶來幸福、快樂。要用謹慎與常識羈束想像力,否則你就會吃盡它所帶來的苦頭。

《智慧書·24》 說謊的放羊娃

有個放羊娃趕著羊群到村外的山上放牧。 他喜歡開玩笑,時常大聲向村裡人呼救:“狼來了!” 開始兩三回,村裡人都驚慌得立刻跑來,可是後來就認為他是喊著玩的,就不再理睬他了。 有一天,狼真的來了,放羊娃大聲呼喊:“狼來了!” 可是人們認為他在瞎喊,也就沒當一回事。結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處世潛規則:一個人缺乏想像力不行,可是不能有效地約束想像力也不行。很大程度上,說謊是因為想像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約束。常常說謊話的人,即使說真話也無人相信。

13、小孩與畫裡的獅子 忍疼割愛,放棄惡習

即使最完美的人也是有缺陷的。缺陷為什麼與人形影不離呢?這是因為才智有缺陷所致。其實,那些智力非凡的人,缺陷也是最多的———或引人注目或目中無人……這種人不是沒有察覺這些缺陷的能力,而是他們喜歡這些缺陷。這是因為很多人對缺陷懷有非理智的情感。這是完美者臉上的黑斑,雖然令人厭惡,可是不少人卻把這些東西看成是“美人痣”。善於割捨“美人痣”,是戰勝自我的一種勇敢的方式。很多人都喜歡發現別人的缺點,而不是別人的才華。如果人們只注意你的缺陷,並利用這些缺陷使你其他的資質黯然失色,你就可能“一無是處”了。

《智慧書·161》 小孩與畫裡的獅子

有個人,膽子很小,到了晚年,他才生了一個兒子,因此他對這獨子很鍾愛,很少讓孩子參加危險的活動。可是這個孩子很勇敢,天生喜歡打獵。 有一天晚上,老人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兒子被獅子咬死了。他很害怕這夢變為現實,於是就建造了一座懸空的漂亮房子———空中樓閣,把兒子鎖在裡面保護起來。為了讓兒子高興,老人在牆上畫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也有獅子。可是,圖畫畢竟是圖畫,孩子越看越煩。 有一次,孩子站在獅子畫的旁邊說:“喂,你這可惡的獅子,就是因為你和我父親做的如此荒唐的夢,我才被關在這牢房一樣的房裡。” 說著說著,孩子便揮動拳頭用力向牆打去,企圖把獅子打死。不料一根刺鑽到了他的指甲裡,他疼痛難忍,最後發炎引起高燒,沒多久孩子便死了。

處世潛規則:有缺陷是難免的,關鍵是怎樣克服這些缺陷,修煉戰勝這些缺陷的本領。逃避或害怕自己的缺陷都不是好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明白自己的缺陷,並不斷改正。

14、月亮與她媽媽 追求創造,學會選擇

發明創造能夠顯示出一個人的絕頂聰明,可是如果沒有一絲瘋狂,誰能到達這一點呢?善於創造的人,頭腦靈活;明於選擇的人,言行謹慎。少數人善於創造,因為這是一種很高的天賦;多數人精於選擇,可是卻很少有人善於明智地創造。正是這少數人適時脫穎而出,走在了時間的前面。新奇的東西招人喜歡,如果這種東西獲得成功,就會使人倍添光彩。在需要進行選擇時,追求新奇是帶有危險性的,因為很多新奇的東西往往是似是而非的東西,可是就處世的智慧而言,追求新奇是值得讚許的。一個人既有判斷力,又有這種創造的智慧,這是值得高興的。

《智慧書·283》 月亮與她媽媽

有一次,月亮要媽媽給她做一件斗篷。 媽媽說:“為什麼?” 月亮說:“有了斗篷,我也好遮風擋雨。” 媽媽說:“你現在是新月,不久就是滿月,接下來是殘月。我怎麼能給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呢?”

處世潛規則:善於創新,必須隨著事物變化而發展,所以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怎樣進行有效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如果你不善於創新,就必須學會明智地選擇。

15、賣神像的人 不求虛名,但求實質

我們發現,那些最不值得自豪的人往往最自豪。這種人無論談到什麼都神乎其神,可是他們卻說得相當拙劣。他們只是一心希望對方喝彩的變色龍,最終只能令人捧腹大笑。很多人都知道虛榮心是令人討厭的,可是這種人的表演比虛榮心更加可笑。這種人就像乞丐那樣討取功名,就像螞蟻那樣積累榮譽。一個人即使有天大的才華,也應該儘量避免這種自豪。智者總是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事,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去。你可以拋棄自己的功勞,可是你千萬不要待價而沽,不要夸誕虛浮,違反常情,惹人恥笑。與其表面上裝出英雄的氣概,不如實實在在修煉英雄的品行。

《智慧書·295》 賣神像的人

有人雕刻了一個財神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場去賣。 因為好長時間沒有買主,這個人便大聲叫喊,招攬生意:“快來購買賜福招財的神像嘍!” 在他叫賣的時候,旁邊有一個人就對他說道:“喂,這個神像既然能夠招財進寶,你就應該自己享受給你帶來的好處,怎麼還要賣掉呢?” 這個人回答:“我要的是能夠馬上兌現利益,可是這神的利益卻來得太慢。”

處世潛規則:獲得虛名或擁有幻想都不是很現實的,只有拿著實物在手裡,才能夠讓心裡覺得踏實。

16、驢子和他的影子 依賴智慧力量,提高判斷水平

理性的要素之一就是好的判斷力,因為這是謹慎的基石。一個人有了好的判斷力就能輕鬆地獲得成功。好的判斷力是上天的恩賜,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好的。出色的判斷力是一個人的甲冑:如果沒有判斷力,腦子就好像進了水;如果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一個人就會失去很多應該或能夠獲得的東西。人的一切行動都要依靠判斷力來指導,因為人的絕大部分東西都必須依賴智力。

《智慧書·96》 驢子和他的影子

一個人僱了一頭驢騎著到遠處去旅行。那天赤日炎炎,天氣很熱。到中午的時候停下來休息,旅客和驢子的主人都想躲避在驢子的影子下求個蔭涼。可是驢子的影子僅夠遮蔽一個人,於是旅客和驢子的主人為了遮蔭激烈地爭論起來,誰都認為自己才有這個權利。 驢子的主人說:“我只是出租驢子本身,沒有出租驢子的影子,所以,你可以騎在驢子的背上,不能在驢子的影子裡遮蔭。” 旅客說:“我僱了你的驢子自然包括驢子本身和驢子的影子。沒有了驢子,哪來的陰影呢?” 他們兩人爭論不休,最後居然打了起來。當他們打架時,驢子逃跑了。

處世潛規則:如果缺乏應有的判斷力,常常會鬧出笑話來。有的人因為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往往為小事爭論不休,從而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

17、口渴的烏鴉 因人設事,因事出力

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明白這一點,需要一定的知識量和足夠的洞察力。有些工作需要勇氣,有些事情需要細緻,有時候需要堅持,有時候必須果斷。最簡單的事情就是那些只要誠實就能做成的工作;而最難的事情是那些需要靈巧和計謀才能完成的工作。簡單的事情,只要具備一定的才幹就能做好;困難的事情需要不同程度的專注和警覺。作為一個領導是很困難的,而要管理好傻子、瘋子就更困難。管理那些一無所有的人,沒有雙倍的才智是不行的。讓人無法忍受的事情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且整天不斷重複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是那些不致使人厭煩、本身有重要性、多變且能不斷更新人的品味的工作。最受人喜歡的工作是那些包含了最多或最少的依賴性的工作;最差的工作是使人做得最辛苦的工作,這種工作不但現在做不完,將來做不完,甚至會越幹越苦。

《智慧書·104》 口渴的烏鴉

一隻烏鴉口渴得要命,就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裡沒有很多水,想盡了辦法,還是喝不到。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但大水罐卻動也不動。 這時,烏鴉想起了他曾經使用的辦法,用嘴叼著石子投到水罐裡,隨著石子的增多,罐裡的水也就逐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渴。

處世潛規則:智慧往往勝過力氣,這對人來說尤其如此。人不能像鳥兒那樣飛翔,可是卻能發明飛機、飛船、航天飛機;人不能像獵豹那樣奔跑,可是卻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車;人不能像魚兒那樣戲水,可是卻發明了很多能夠戲水的工具。做什麼事情都要動腦筋,不要使用蠻力。

18、牛與蛙 善於彌補短處,充分發揮長處

很多人都不夠完美,可是如果補上那麼一點兒你缺乏的東西,你就慢慢地走向完美。如果多從小處留意,你可能會完美許多。你可能因為不夠嚴肅,你的才華顯得黯淡很多;你可能不夠溫柔,因此你應該學會溫柔,因為溫柔是你的朋友和家人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是一個有地位的人,溫柔一點尤其重要。假如你認識到你自己不夠果斷、不善沉思,如果你已經注意到這些,那麼你害怕不能改進嗎?只要你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進行修煉,形成習慣,你的天性就可能改變。

《智慧書·238》 牛與蛙

一頭牛到水潭邊去喝水,踩著一群小青蛙,其中一隻被踩死了。 小青蛙的蛙媽媽回來發現少了一個兒子,便問她的其他小青蛙:“弟弟到哪裡去了?” 一隻小青蛙說:"親愛的媽媽,弟弟死了。剛才有一頭巨大的四足獸來到潭邊,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們的兄弟。“ 青蛙媽媽一邊盡力鼓氣,一邊問道:“那野獸是不是像這樣大,像這樣大?” 小青蛙說:“媽媽,您別再鼓氣了。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樣大,再鼓氣,您的肚子會脹破的。”

處世潛規則: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應該明白,否則你就可能做出一些貽笑大方的事情來。自知者明,道理就在這裡。

19、邁安特洛斯河邊的狐狸 打最有把握的仗,幹自己最會幹的事

如果你知道的東西不多,那麼你最好堅持你認為最有把握的東西,這樣才不至於慘敗。人們也許不會認為你聰明,可是他們會認為你很踏實。瞭解事物真相的人是應該有去冒險的資本的,並且還可以因此展開你想像的翅膀。可是你如果對此一無所知就去冒險,那麼這無異於自取滅亡。很多事情都是應該按照規矩來辦的,因為經過嘗試和檢驗的東西成功的可能性大,而那些自己沒有把握的東西往往會失敗。對於知之不多的人來說,這是一條成功的捷徑。無論怎樣,做有把握的事情總比做冒險的事情要安全得多。

《智慧書·271》 邁安特洛斯河邊的狐狸

有一天,很多狐狸聚集在邁安特洛斯河邊,想要喝河裡的水。可是水流湍急,狐狸們不過說說而已,沒有一個敢跳下河去。其中有一隻狐狸,嘲笑同伴膽小,為顯示自己勇敢,壯著膽子跳入河中。 湍急的河水一下子就把這隻狐狸衝到了河心,河邊的狐狸對他說:“不要離開我們,快回來,告訴我們從哪裡可以安全下去喝水吧?” 被水沖走的狐狸卻回答說:“我想把一封寄往米利都的信送到那裡去,回來後我再告訴你們吧。”

處世潛規則:雖然風險和利益往往是成正比的,可是不一定風險大利益才大。初出茅廬的人,最好做那些最有把握的事情,不要動不動就故弄玄虛,好高騖遠。站在地上的感覺總比飄在空中來得實在。不知河水深淺的狐狸貿然跳進湍急的水中,這不是拿自己的性命當兒戲嗎?

處世大全:善謀篇,建議收藏,有所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