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問題線索,一舉挖出13名涉黑「保護傘」

移送问题线索,一举挖出13名涉黑“保护伞”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審計機關等國家機關在工作中發現公職人員涉嫌貪汙賄賂、失職瀆職等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的問題線索,應當移送監察機關,由監察機關依法調查處置。

一聲法槌敲落,河南省杞縣王某舉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首犯王某舉因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拘禁罪等13項罪名,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消息傳來,當地群眾拍手稱快。

自2002年起,王某舉利用自己曾是某市場監管部門職工、人脈關係廣的優勢,籠絡一批社會人員,以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化肥起家,靠製假售假、威脅訛詐壟斷市場,逐漸發展成以經營酒店、房產為主的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2017年8月,開封市及杞縣兩級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經過周密偵查,最終將之連根拔起。

“王某舉團伙長期實施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當地社會經濟秩序,其背後恐怕不簡單……”在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摸排、調查、取證工作的過程中,多名公職人員涉嫌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通過深入調查,問題線索指向逐漸清晰,共涉及公安、檢察院、法院、房管等多個部門的領導幹部。2018年3月底,按照監察法相關規定,相關問題線索被及時移送到開封市紀委監委手中。

接到線索後,開封市紀委監委迅速成立專案組,對相關涉案人員同時啟動核查工作。“公安機關把這批公職人員的問題線索移送過來,咱們就要依法調查處置,打好這場漂亮仗,履行好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的職責。”專案組會議上,專案組負責人這樣鼓勵大家。

“王某舉等人早已經案發,與其有利益關係的人很可能有所防備。”會上,有同志提醒。經過充分討論,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見,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獲取到第一手證據,這是重中之重!

其中一條重要線索指向的是杞縣公安局原副政委王某。線索顯示,在得知王某舉控制經營的酒店容留、組織賣淫問題被曝光後,王某當天便通風報信,導致公安機關未能查獲該酒店的違法犯罪證據。專案組綜合研判認為,王某本人是一名從事公安工作二十多年的女幹警,先後當過三個鄉鎮派出所的所長,經驗豐富的她反調查能力相當之強,必須進行快速突破。依據監察法相關規定,專案組果斷對王某採取搜查措施,在她的包裡和車上共搜出了7部手機,其中6部都是老式非智能手機,唯一一部智能手機也是借用別人的。

“知道王某舉事發後,她便如‘驚弓之鳥’,不停地變換手機和關係人單線聯繫,企圖通過自己‘高超’的反偵察手段躲過我們的調查。”專案組成員介紹道。

在留置王某後,調查人員一方面通過科技手段恢復其刪除的手機和電腦數據掌握證據,同時對王某展開政策攻心,找出其當年手寫的入黨申請書,與她一起重溫入黨誓詞,一點點喚起她心底的良知。在專案組的多方努力下,王某的心理防線最終被攻破,如實交代了自己的所有問題。

為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專案組除了對利用職權為黑惡勢力謀取利益、提供保護等顯性“保護傘”行為快速查處外,還對明面上交往不深、暗地裡勾肩搭背的隱形“保護傘”深挖細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如杞縣房屋管理交易中心原主任陳某收受王某舉等人賄賂,利用職務便利,為其涉黑經濟集團開發的房地產項目辦理房產證提供幫助,最後同樣落入了監察大網。

“該案從3月27日啟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共挖出了13名深藏的黑惡勢力‘保護傘’,查清了大量違紀違法事實。”開封市紀委監委第二審查調查室負責人李敏介紹道。截至目前,已有8人涉嫌犯罪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人正在接受審查調查,其他人員分別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監察法規定的職務違法犯罪問題線索移送制度,旨在發揮相關機關反腐敗的協同作用,確保監察機關及時查處各種職務違法犯罪行為。“我們根據公安機關移送的線索,及時獲取了第一手有價值的案件信息,推動了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充分彰顯了多部門合作的強大力量。”李敏說。

據悉,為保證黨員幹部涉黑涉惡問題及時發現、線索及時移送、調查及時啟動,開封市紀委監委與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建立了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制度。黨員幹部涉黑涉惡問題線索5個工作日內移送市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重要線索當天移送。同時通過建立問題線索管理臺賬、優先研判處置、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等多種方式,規範黨員幹部涉黑涉惡問題線索的處置工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段相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