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誰來接下他的書

原文@吳思妤 載於中讀App


單田芳,誰來接下他的書


“書接上回……”曾經,每天晚上最喜歡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這標誌單田芳將為我們帶來一段或驚險、或刺激、或勇猛、或情義相照的故事。而“且聽下回分解”,則表示一段故事的逐漸隱去,我們,又回到現實中來。

單田芳,曾經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無比精彩的世界,通過他的講述,我們認識了岳家軍,認識了白眉大俠,認識了三俠五義。在那個貧瘠的年代,因為有了他,我們的夜晚才不寂寞,我們的夢想才一直豐富。

我的武俠故事基礎就是由他普及的。小時候,每個夜晚,我都會早早地守在收音機旁,入神地聽著他用沙啞的嗓音講述白眉大俠行俠仗義的故事,聽著他用聲音打造出的一個俠肝義膽的武俠世界。睡夢中,都是那個眉毛白白的男人一聲斷喝,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的站出來,抱打不平,懲惡揚善。那個時候,又有哪個男孩沒做過行俠仗義的夢,沒模仿過他沙啞的聲音。夏天,單田芳的評書就是最好的一縷涼風,平復我們的燥熱和不安;冬天,他的聲音就是一碗溫暖的熱湯麵,喝下去暖心暖胃暖肺。


單田芳,誰來接下他的書


評書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實在是一個有些過時的娛樂方式,也只有我們的爺爺奶奶們會樂此不疲。事實上,他們也很難理解,不過是一個人,一張嘴,說著一個過時的武俠故事,又有什麼吸引力呢?我有一個朋友,前些年網絡還沒有如此便利,可以下載各種音頻的時候,他央我利用工作之便為他拷制了單田芳說的整套《三俠五義》,閒暇時翻來覆去的聽,聽的可以倒背如流。他眉飛色舞的說,單田芳那沙沙啞啞的嗓音,講起來生動、準確、鮮明,聽得身臨其境。而且他的口風老練蒼勁,自然流暢;語言生動形象,豐富有趣;行文邏輯周密,句法無誤;說文時,滿腹經綸,詩詞歌賦,華麗高雅;說白時,鄉情俗語,民諺土語,親切生動。講到白玉霜身亡那段,自己都能切身體會到被萬箭扎心的感覺。

好像從沒有人意識到,他也會老,也會有離開我們的一天。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只要打開收音機,就能聽到他的聲音,只要我們想白眉大俠,他就能把那個男人帶到我們身邊。

然而,夢終有破的一天。當我聽到單田芳離世的消息,心裡突然空落落的,似乎一個無法彌補的大洞正在延展擴張著。如今,我們有著花樣繁多的娛樂綜藝節目,勁爆的音樂,參與性十足的海選活動,花樣美男美女的真人秀,知名演員們自爆的居家故事,每一個看起來都比那個聲音沙啞的老人一張嘴說出的故事有吸引力。可是,這些人裡,又有誰,幾十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只為了把一件事做到登峰至極。


單田芳,誰來接下他的書


再回首,我驀然心驚。單田芳走了,而留下的評書演員,似乎十個手指頭就可以數過來。最年輕的評書演員,也已經四十出頭。這是不是意味著,若干後,我們只能在存留的音頻中回憶評書曾經給予我們的喜怒哀樂。那個沙啞的聲音創造的輝煌,再也無法見到?

終有一天,現存的評書演員也會一一離開我們。到了那一天,還有誰為我們用聲音演繹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還有誰記得曾經有評書這麼一個曲藝種類。“書接上回……”沒有書可接了,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