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室调研组来清水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9月11日,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员院长邓小南一行来清水县,就“草原—沙漠文化带历史遗迹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省政府参事室副巡视员兼办公室主任张少敏,市政府副秘书长、外事侨务办主任张有信,市文物局局长王国庆,县政府副县长李宝玲陪同调研。

国务院参事室调研组来清水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清水县宋墓遗址、赵充国陵园、清水县博物馆,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询问了解等方式,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对清水县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清水县境内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全面实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开发工作。希望清水县不断采取措施,切实加大文化藏品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统筹规划,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融合全域旅游, 将历史文化遗迹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国务院参事室调研组来清水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清水古称上邽,以“清泉四注”而得县名,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西汉屯田名将赵充国的家乡。境内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先秦文化、汉唐文化、宋金文化、明清文化一脉相承。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0000 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1296件。县境内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05处,其中国保单位2处(鲁恭姬造像碑、李崖遗址),省保单位5处(赵充国墓、宋墓、永清堡遗址,刘坪墓群、李虎墓),县保单位49处,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的古遗址近百处。古村落贾川乡梅江村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县已有3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省、市、县“非遗”保护名目,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厚植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务院参事室调研组来清水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