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來清水調研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9月11日,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員院長鄧小南一行來清水縣,就“草原—沙漠文化帶歷史遺蹟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工作進行了全面調研。省政府參事室副巡視員兼辦公室主任張少敏,市政府副秘書長、外事僑務辦主任張有信,市文物局局長王國慶,縣政府副縣長李寶玲陪同調研。

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來清水調研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調研組一行先後深入清水縣宋墓遺址、趙充國陵園、清水縣博物館,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彙報、詢問了解等方式,對歷史文化遺蹟保護開發工作進行了全面調研。對清水縣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清水縣境內歷史遺存豐富、文化積澱深厚,全面實施歷史文化遺蹟保護開發工作。希望清水縣不斷採取措施,切實加大文化藏品的保護、開發、利用工作,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統籌規劃,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融合全域旅遊, 將歷史文化遺蹟與旅遊開發結合起來。

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來清水調研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清水古稱上邽,以“清泉四注”而得縣名,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秦人、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西漢屯田名將趙充國的家鄉。境內歷史遺存豐富,文化積澱深厚,仰韶文化、齊家文化、先秦文化、漢唐文化、宋金文化、明清文化一脈相承。縣博物館館藏文物達10000 多件,其中國家級珍貴文物1296件。縣境內已發現不可移動文物205處,其中國保單位2處(魯恭姬造像碑、李崖遺址),省保單位5處(趙充國墓、宋墓、永清堡遺址,劉坪墓群、李虎墓),縣保單位49處,具有重要考古研究價值的古遺址近百處。古村落賈川鄉梅江村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全縣已有3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國家、省、市、縣“非遺”保護名目,歷史文化遺蹟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厚植文化底蘊,發展文化旅遊,作出了積極貢獻。

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來清水調研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