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隨著“和平財富控股”順利完成對“興順文化”的股權交接,出現鉅額資管“暴雷”的“阜興系"正式宣告敗走華聞傳媒;至此,華聞傳媒正式與民營資本完成“切割”,又重新迴歸國資的完全掌控之中。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時過境遷,華聞傳聞當前的危機其實早在數年前埋下;當主營業務“閃崩式下滑”連帶資產併購的“後遺症”持續發酵,國廣控股和新任股東所要面對的,已是“業績崩塌、商譽壓頂,質押股權爆倉”等一地雞毛的“爛攤子”。

雖然在此之前,作為“阜興系”的興順文化選擇與國廣傳媒聯手給外界“較強想象空間”,但現實未如預期般美好;反而因突發式併購,而將上市公司推入危機四伏的艱難境地中。

面對華聞傳聞爆發出的這一系列困境,諸多危機能否被及時破解,除了考驗新任管理層的智慧與決策,更關乎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與走向。

資產併購埋下“危機”伏筆

7月14日,華聞傳媒發佈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18年1-6月淨利潤為7200.00萬元~1.80億元,與上年同期3.60億元相比,同比下降80%~50%。

公司表示,業績同比減少的主因是“上年同期轉讓海南民生管道燃氣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得的投資收益較多,以及本期部分子公司業績下降所致。”看似一則業績公告的發佈,無意中透露出華聞傳媒的前世今生,以及當前公司業務所面臨的種種窘境。

作為一家初創於海南主營為燃氣業務,後被國廣傳媒重組的一家傳統媒體類上市公司來說;華聞傳媒在資本市場的發展路徑,雖未如光線、華誼等傳媒“大佬”那般引人矚目,卻也可謂獨樹一幟。

憑藉強大的媒體資源與“特殊基因”;自2012年,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旗下國廣傳媒入主華聞傳媒伊始,上市公司的主營就意圖基於“全媒體業務”,進行一系列的外延式發展與資產併購。

據統計,短短數年,華聞傳媒就先後收購了包括澄懷科技、國廣光榮、國視上海、掌視億通、精視文化、邦富軟件、漫友文化等多家傳媒文化類公司,其業務從單純的內容與廣告收入,一下跨越到涵蓋動漫、遊戲、移動付費視頻分銷、留學培訓等多個屬性的“媒體集團”。

坦率的說,在華聞傳媒大幅併購的前幾年時間裡,上市公司的營收確實得到了明顯提振;華聞傳媒財報顯示,自併購後的四年時光,上市公司無論營收還是淨利潤均出現提升。

尤其是2013-2016年間,華聞傳媒營收分別為37.5億、39.5億、43.4億、45.7億,淨利潤則達到5.26億元、9.84億元、8.38億元和8.73億元。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看似完美的開始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危機,特別是從2017年起,華聞傳媒無論營收還是淨利潤,均出現同比大降的局面。

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華聞傳媒營收僅為34.2億,同比下滑25.17%,創七年來新低;公司淨利潤則下滑更快,僅錄得2.77億元,同比下降68.24%,如果按扣非計算,淨利潤更是隻有6900萬同比下跌超過90%;今年一季度,華聞傳媒的扣非後淨利潤甚至爆出534萬的虧損。

主營+商譽危機壓頂,華聞發展風險暴露

這一突如其來的業績下滑,無疑將公司置於危險境地;究其原因,這已非單方面原因所致,而是華聞傳媒經營出現全面困境的集體效應。

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除燃氣生產與供應業被處置外,華聞傳媒的傳播與文化產業、數字內容服務、網絡與信息安全、動漫產品服務等主體業務,其營收水平均出現同比下滑。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數字內容服務業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101.10%,主因是子公司掌視億通增加流量經營業務,增加相應的成本所致。

網絡與信息安全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83.97%,主要是旗下子公司邦富軟件受制輿情業務競爭激烈、市場也趨於飽和、業務單一等影響。

公司動漫產品及動漫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30.22%,主因是廣東漫友文化動漫產品銷售及動漫類服務收入減少。

出國留學諮詢及相關業務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56.23%,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減少57.08%,主要是本期子公司澄懷科技留學遊學項目數量減少所致。

而對於傳播與公司產業來說,受制新興媒體業務暴漲,傳統媒體市場持續下滑的形勢,公司佔比較大的傳媒業務遭受不同程度的波及。

以華商傳媒為例,作為是華聞傳媒旗下子公司,華聞傳媒連續三年的廣告、發行收入均大幅度減少,其中華商傳媒合並的廣告收入從2015年的6.89億元已經暴跌至2017年的2.94億元。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此外,公司另一大支柱時報傳媒因證監會要求下調信息披露費20%,造成營收和利潤出現減少;公司旗下國廣光榮的廣告業務、國視上海的移動運營商視頻業務均出現持續下滑的窘境;截至2017年12月,國視上海實現包月用戶數為174.86萬人,較2016年底下降50.81%。

在公司業績下滑的同時,另一大危機亦開始“浮現”;這類業績下滑的公司,多為2013年、2014年通過旗下國廣傳媒進行併購而來,隨著部分標的公司的經營業績不佳,目前需要對其進行大筆商譽減值。

2014年,華聞傳媒以13.68元/股發行1.35億股,同時支付現金9.56億元,作價27.99億元,購買天津掌視億通100%股權、上海精視文化60%股權、廣州市邦富邦富軟件100%股權及其廣州漫友文化85.61%股權。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在近28億元收購中,華聞傳媒為此增加了22.46億元的商譽,其中掌視億通的商譽為10.93億元,邦富軟件的商譽為5.94億元,精視文化的商譽為3.55億元,漫友文化的商譽也達到了2.04億元,截止2016年底,華聞傳媒的商譽總數高達26.5億。

2017年,掌視億通、邦富軟件、精視文化和漫友文化的淨利潤分別為8370萬元、631萬元、846萬元和-1051萬元,同比分別下降43.62%、93.32%、91.58%和18631.39%。

這其中,公司旗下動漫產品及動漫服務下降趨勢最為明顯,廣州漫友文化2017年營收為7001.85萬,淨利潤出現超1千萬元的虧損,下降幅度明顯。

此外,由於收購業務未達標,其下屬企業漫友文化、邦富軟件、精視文化產生的商譽發生減值,減值金額為 6.88億元;未來,如果這4家公司業績繼續下滑,華聞傳媒仍有數億商譽需要繼續減值。

併購引發巨大波瀾,華聞傳媒前途未卜

面對主營危機與商譽壓頂的發展“窘境”,繼續做大主營似乎並不符合當前這個時代的發展潮流,其發展速度亦需要較多時間堆積;某種程度上,尋求到新的“風口”,再次進行併購已成為換取業績持續的不二法則。

或許是基於雙方相同的“理念與偏好”,令急於藉助民間資本的“阜興系”走入了華聞傳媒大股東國廣傳媒的視野,此後雙方“一拍即合”。

2016年11月19日,隨著常州興順文化正式入主華聞傳媒,宣告正式聯手;然而這一切的願景,卻引發了更大的危機,進而成為阜興系“最後的絕唱”。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2018年2月,華聞傳媒宣佈了一項令投資者詫異的跨界併購提案,擬通過收購“車聯網”概念車音智能切入車聯網技術領域,同時宣佈的還有受讓遙望網絡、麥遊互動全部或部分股權。

資料顯示,此次交易以2018年4月30日為基準日的車音智能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為27.8億元,與賬面淨資產價值3.17億元相比評估增值為24.63億元,增值率為775.97%;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對方還對車音智能未來5年的淨利潤作出承諾,分別為不低於1.8億、2.23億、2.86億、3.98億、4.4億。

但是,在過去兩年的2016、2017年度以及截至2018年4月30日,車音智能的淨利潤僅為2168萬元、9972萬元、1619萬元;這意味著,公司在2018年底必須要完成不低於1.64億元的淨利潤。

顯然,外界對於這一併購按其此前發展速度,這一業績承諾完成面臨較大變數;而一旦併購完成在巨大的“業績與商譽”壓力下,華聞傳媒的發展預期並不樂觀。

然而,隨著“阜興集團”實際控制人朱一棟突然失聯,並留下數百億資管資金突然“暴雷”;

作為“阜興系”孕育了半年的車音智能收購案,“突遭重組終止”並改為“現金購買60%股權”,然而復牌後的華聞傳媒,股價卻遭遇斷崖式的墜落。

儘管,阜興資管此後突發“資管暴雷”,公司5名董監事請辭並退出華聞傳媒,新任股東“和平財富”也已順利完成股權交接;但股價持續的跌停,無疑又將華聞傳媒完全暴露在另一起風險中。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通過對於華聞傳媒的股權結構梳理可知,大股東國廣資產共持有華聞傳媒3.07億股,佔總股本的15.37%;目前除了直接持有的1.68億股(約佔華聞傳媒股份8.41%的股權),被大股東質押給中信建投證券和天風證券外。

剩餘的1.39億股均由“阜興系”通過信託產品形式代持,並亦遭到股權質押;其中,通過四川信託-星光5號持有7850.63萬股(約佔3.92%),渤海信託-永盈1號持有6078.17萬股(約佔3.04%)。

目前,國廣資產共持有華聞傳媒的3.07億股,幾乎全部處於質押狀態;根據華聞傳媒7月18日公告,國廣資產直接質押的1.68億股,除1億股被天津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外,其餘6800萬股均處於平倉線之下。

外延併購埋下危機“伏筆”,華聞傳媒困境丞待破解

除此之外,國廣資產通過渤海信託-永盈1號間接持有的華聞傳媒股份也已被“爆倉”;7月25日,華聞傳媒公告稱,永盈1號於7月23日賣出華聞傳媒1811萬股,賣出原因是“遭遇平倉導致被動減持”。

對於華聞傳媒更為不利的是,從2016年中報開始,在其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充斥著信託和資管的身影,曾經的主力——社保和公募基金則悉數隱身。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以2017年報為例,10大流通股股東涵蓋相關信託和資管的上市公司中在華聞傳媒前10大流通股東中,就有前海開源基金-渤海信託·煦沁聚和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長信基金-粵信2號資產管理計劃、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渤海信託·海匯4號單一資金信託、方正東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騰翼投資1號單一資金信託等多家信託和資管計劃。

這其中,至少包括煦沁聚和1號、騰翼投資1號隱約與“阜興系”傳出過與“阜興系”的緋聞;而且,據稱目前幾乎所有信託與資管已處於“接近爆倉”或“已經爆倉”的狀態。

當前,隨著“阜興系”的徹底退出,與新股東“和平財富控股”順利入主,在諸多難題未解的大背景下,國廣傳媒與新股東將如何應對,除了考驗新任管理層的智慧,更讓上市公司未來存在些許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