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廠商用 iOS 會怎樣?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廠商用 iOS 會怎樣?

這事當年斯卡利幹過,授權其他pc廠裝Mac os,當時蘋果已經搖搖欲墜了,之後喬布斯重新歸來立馬把授權全收回了。甚至不惜付出1億美元也要收回,喬布斯傳裡曾經提到過他是怎麼看待這個事的:

“他要把蘋果從授權業務中解脫出來。1997年9月他就跟Power Computing公司達成協議,付給對方1億美元收回授權,而蘋果可以使用對方的用戶數據庫。很快喬布斯也終止了對其他兼容機制造商的授權。“讓其他公司在垃圾一樣的硬件上使用我們的操作系統、蠶食我們的銷售額,這簡直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喬布斯後來說。

稍微編輯一下,再補充一點新的想法…之前其實有點偏題了,具體到題主的這個問題上,我認為蘋果如果真開放ios的授權,應該會有兩種可能性:

1.開放大部分權限把ios變成另一個安卓,但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安卓的發展完善在谷歌和眾手機廠共同努力下迭代了許久才處於一個相對完善的狀態,ios面臨的情況只會更糟,而蘋果到時候究竟是處於像谷歌那樣的安卓精神導師地位(淪為ios最新版本演示機)還是像微軟之於wm一樣的強勢壟斷地位(依靠更強的硬件規格和前沿技術來確保自己的地位)就不得而知了,但ios安卓化後,一定會面臨安卓的那些硬傷問題,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會比現在的地位好。

2.另一個可能性就是雖然開放了ios的授權,但像wp那樣將大部分權限控制的死死的,為了保證低端機的相對體驗,把硬件配置也固化在少的可憐的幾個可選配置中,最終讓手機的可擴展性和差異化變的很差,就像當年lumia只有高端和低端兩種配置,大部分中端型號都是同配置機型換個殼子而已。

不管怎麼說,這兩個選擇都等於把自己的優勢拋棄去敵人的主場作戰,確實非常愚蠢。

讓ios如此特殊的不是ios本身,而是蘋果堅持軟硬一體化的必然結果,脫離了封閉的定製化硬件的ios必然會失去其獨有的優點。

喬布斯在第一代iPhone的發佈會上引用計算機領域先驅艾倫凱的名言來闡述其設計理念

“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

“對軟件極度較真的人應該打造自己的硬件”

很好的表述了蘋果所貫徹的軟硬件一體化設計才是讓蘋果的產品如此迷人並保持領先的優勢。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廠商用 iOS 會怎樣?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廠商用 iOS 會怎樣?

先說結論, iOS 會消失,有新的一套軟硬結合的手機,取代現在的iPhone。

  • 世界上是沒有一種萬能的方法能通殺所有的事,都是有利有弊。
  • ios勝在軟硬把控,優點就是能快速出色的完成一個目標。安卓非常開放自由, 優點是各家的創新,總有一家能解決你的個人痛點。
  • 道理很簡單,比如工作上,a客戶要報價,b客戶下單,c客戶有退貨,d客戶協同付款時間,abcd下單量不同,價格針對性調節。而你又剛好在開車。急需一個記事的方法。
  • 有傳統的,紙張記事本 , 電子的有道雲筆記和手機自帶記事本,各有各好處。 自帶的可與語音助手協同,有道全平臺,紙張方便.舒服展示內容。
  • 這時候,如果一起用,用盡各個優點,那一定會把自己弄到焦頭爛額。讓你的abcd客戶徹底失望。
  • 為什麼會消失?ios閉源,硬件商有想法,蘋果配不配合? 蘋果有想法,硬件商跟進不?這麼難,不消失才怪。
  • 安卓就沒有這樣的麻煩事, 隨你用什麼處理器, 隨你怎麼改,行,都不需要談判,自由,效率高。 軟硬一體的iphone,所有的創新,都是公司內部的事,效率也高。想想wp有沒有具備創新效率高的特點,wp就是這樣失敗的,即想像蘋果那樣全局把控,又想像安卓一樣,百家齊放,很矛盾的。
  • 就好像,沒有一種完美的記事方法。就算請秘書,幫你記事幫你提醒,少少也會有資料外洩的擔憂吧
  • 只選一種不變,忍了其缺點用下去,那你一定能順利的完成記事備忘,幹好工作。
  • 安卓各有特色,創意新奇,高價低價,總能有中意的一款。這是開放的結果。ios有app商快速適配新特性,壓力感應,連銀行都適配人臉支付,這是封閉的好處。
  • 這兩系統並不是代碼執行效率上有多大區別,明明是背後的經營人理念不一樣。 一張紙分開兩半,一半可以用於畫畫寫紙,另一半也可以做摺紙模型, 結果不一樣,但是同一張紙。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廠商用 iOS 會怎樣?

如果蘋果的軟件真的做得足夠好的話,大概會轉化來很多用戶。

MIUI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來說一下我是怎麼成為小米用戶的吧:最開始我給我的某品牌手機刷了MIUI系統,發現體驗比出廠帶的原生安卓不知高到哪裡去了。但是有很多特別的功能在其他機型上不兼容,或者體驗不好。換手機時果斷換了小米。

當然,我並不認為蘋果的軟件相對當今安卓陣營做得有多好。甚至可以說蘋果近年來軟件上無論是穩定性還是功能創新都在倒退。不少人仍然願意買iPhone的原因在於蘋果和安卓數據不互通,被“綁架了”,或者用習慣了蘋果的操作邏輯。所以如果現在的蘋果這樣做的話,大概會輸的很慘吧,連老本都沒得啃了。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廠商用 iOS 會怎樣?

買iphone5時,入了蘋果的坑,當時沒啥感覺,因為之前用的小米2,沒得比,拿到5S的時候,內心是這樣的:手感真好,屏幕很好看嘛,滑屏的感覺爽滑。當時也是人云亦云,為啥買蘋果?因為閉環系統,因為系統無敵,沒啥瞭解。

14年iphone6問世,當時考慮換機,由於第一筆賣身錢到賬,小暴發戶的心態,只看三星和蘋果,國產火到燒起來的的小米根本沒去看。

三星體驗:重慶解放碑三星旗艦店,體驗感一般,無新奇驚喜之處,而且當時還仇韓,價格趕得上蘋果,但並無任何能閃瞎眼睛的點,去過一次直接放棄。事實證明當時選擇是對的(後續去講)。

蘋果體驗:講真,當時網上看的多,全是預測報告(YY稿件),才逐步開始了蘋果的瞭解之路。首先是蘋果芯:蘋果芯其實不如高通旗艦,但人家優化強。其次是IOS:所謂開環和閉環,主要針對廠家,軟件也好,硬件也罷,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安卓開放源代碼,隨便來個黑客就能搗鼓,大家來找茬的團隊數量就很可怕,當日問題也很多,搗鼓出來的東西呢,谷歌自己家通過升級也可以很快改好了,但授權下去的,人家就是不升級,所以安卓不安全(谷歌一直在背鍋)來源於此;

IOS不開放,就阻擋了60分以下的黑客,高端黑客組團玩一起來找茬,找出來了一旦暴露了,蘋果迅速K.O了,ok,推送一次小更新(蘋果的系統用戶更新率是真的牛逼),黑客們再從頭再玩一次吧,變相的在幫助IOS系統更好更快的升級。

所以大家看到了IOS更加好用更加安全。

再說 APP store:蘋果自帶,人家有審核權,你想玩點小貓膩,對不起,蘋果技術員給你卡死了,你一個瀏覽器軟件憑啥要實時定位、通訊記錄、讀取短信的各種權限;安卓不行,也不是安卓不行,其實谷歌商店裡面的軟件還是可以的,問題是大中國區域不支持谷歌,那隻好到各廠商的商城裡面去了,那就五花八門的就出來了,關鍵的是蘋果不給軟件權限也能用啊,安卓就牛逼了,你不給我要的權限,對不起,你就別用了。一個是你是大爺,軟件求著你各種姿勢去打開它,一個是軟件是大爺,你脫光了給軟件玩。(PS:關於國內某位知名搜索軟件大佬說過的話,中國用戶的隱私換便利的傻逼論,更為恐怖的是大公司安卓系的軟件你還不得不用,無法無天)那你選擇哪一個?肯定蘋果啊!

蘋果的優秀是建立在自強的基礎上,蘋果在用戶安全這塊絕對是有良知的,如果蘋果開放系統,就相當於書香門庭的世子從小被抱養到暴發戶家裡,你覺得長大後,更多的是像暴發戶的嘴臉還是保留著書香氣的翩翩貴公子呢?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廠商用 iOS 會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