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專資本爲例,詳解香港上具體實施步驟!

關於企業美國上市的流程、優勢、以及資本市場結構,在之前綠專資本也介紹過很多次。本篇主要介紹香港資本市場,內容涉及

香港上市條件和優勢,供大家參考。

香港聯合交易所,簡稱港交所或香港聯交所,目前,港交所設有主板和創業板兩個平臺。主板是為根基穩健的公司而設的市場,上市的公司包括綜合企業、銀行、房地產開發公司、互聯網及健康醫療公司等;而創業板是為中小型企業設立的“第二板”市場。

以綠專資本為例,詳解香港上具體實施步驟!

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的相對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資本市場環境、IPO過程及上市後的便利。

香港資本市場是一個比較國際化的地方,對於希望在國際市場發展業務,或有志於跨境兼併收購的內地企業,香港是一個理想的資本運作平臺。在流程和效果上,港股上市的時間可控性很高。這主要受益於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確規範的程序,上市時間可控意味著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上市時機。

在估值方面,香港市場對內地金融、新能源、消費品行業的接受程度較高,估值基本接近。對於一些擁有品牌和國際業務的公司,香港上市能給予公司一個藉助上市過程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宣傳和推廣業務的機會。

另外,香港的監管機構、投資者和媒體公眾對上市公司的企業管制和內部控制,有較高的要求,這會促使上市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從而使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長期獲益。

在香港上市後的再融資也十分便利,通常是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不需要額外的行政審批。

在香港可以使用的融資手段極為眾多,除個別年份以外,香港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再融資的規模都超過了首次公開發行的規模,這突顯了再融資的便利。

香港上市有什麼要求?

香港上市在財務上較內地也更為寬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要求稍高,其中財務要求有三項,上市企業僅需滿足其中一項即可。

三項要求如下:

1.三年累計盈利≥5000萬港元;預期市值≥2億港元

2.最近一年收入≥5億港元;預期市值≥40億港元

3.最近一年收入≥5億港元;預期市值≥20億港元;經營業務有現金流入,前三年營業現金流合計≥1億港元

除了財務標準,還有6項其他要求:

①要求最低公眾持股量為25%(如上市時市值>100億港元可減至15%)

②至少有300名股東

③管理層最近三年不變

④擁有權和控制權最近一年不變

⑤至少三名獨立董事,且必須佔董事會成員人數至少三分之一

⑥每半年提交財務報告等。

在港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條件要寬鬆得多,其中財務要求為:

經營業務有現金流入,前兩年營業現金流合計≥2000萬港元,預期市值大於等於1億港元,可見,創業板上市無盈利要求。

另外,創業板上市要求管理層最近兩年不變,至少有100名股東,上市後每季度提交一次財務報告等。具體內容可以查看下圖:

以綠專資本為例,詳解香港上具體實施步驟!

港交所上市流程

假如綠專資本要在香港上市,在滿足港股上市的全部標準,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主要分為四步:

1.委託保薦人,聘請中介機構,確定上市要求等。

2.決定上市時間,進行調查、評估工作、重組上市架構、複審會計記錄、準備有關文件等。

3.向交易所遞交上市文件,交易所進行審批等。

4.交易所批准上市申請,路演、公開招股,進行股票定價,並在二級市場買賣等。

在港股上市從籌劃到上市交易,大約需要一年時間,時間分配大致如下:

第一階段: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要考慮註冊地,企業在內地,要在海外重組一個控股公司,一般需要3-6個月;

第二階段:上市籌劃,從準備資料、上市前盡職調查,最短都要三四個月。不過,這與重組時間可以同步壓縮。

第三階段:準備資料、材料和招股書,遞交IPO申請,一般情況平均三個月;

第四階段:開始招股,大約需要一個月。

在上市費用方面,在港交所上市首先要支付給保薦人、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費用,根據發行規模大小費用差異明顯。一般情況下,發行成本會在企業募集資金的5%~30%之間。

在港交所上市還需要繳納首次上市費,根據上市的股本證券的市值,主板首次上市費用從15萬港元-65萬港元不等;創業板首次上市費用在10萬港元-20萬港元之間。

目前,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有三種途徑:發行H股,發行紅籌股或者買殼上市。

中國註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於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註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註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後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綠專資本集團主營業務包括境外上市,如美國、香港上市。截止目前已成功幫助30多家亞洲企業在美國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