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沙鎮的日子裡

在白沙鎮的日子裡

在白沙鎮的日子裡


那天找尋東西,發現在抽屜的角落裡靜靜躺著一包蠟燭。驀然想起我曾經在河南省伊川縣白沙鎮工作生活了2年半的時光。

1985年3月,我被以工作需要為由,從系統內的中心廠,調到了白沙鎮(當時是白沙鄉)。

將家遷居白沙鎮的當晚,停電了,問鄰居,說是:這裡經常停電,得備照明用的蠟燭。我當即摸黑去白沙街裡的代銷點,購買了手電筒,蠟燭,那情景記憶猶新。這包蠟燭應是離開白沙鎮所留下的,我一直不捨得丟掉的紀念品。

慢慢的,我熟悉了新工作,同廠裡的同事們也建立了良好關係。閒暇之餘,開始走訪瞭解白沙鎮的風土人情,一瞭解,可了不得。白沙鎮是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省時設立的:自由縣:縣政府所在地。:自由縣:到1932年同:平等縣:合併才定名伊川縣。伊川縣遷往伊川府店鎮,:自由縣:才撤銷。1985年:自由縣:東門保存完好,:自由縣:3個大字很醒目。也去領略了白沙村興隆寨寨門的風采。觀賞過女皇武則天時期建在:白洚河:邊的:蒙泉寺:,明清時的山陝會館這兩處舊址。時常我們一家三口登上白沙鎮南的摩天嶺向遠方瞭望。白沙鎮是文化厚重,人傑地靈的一方熱土。

在白沙鎮的日子裡

在白沙鎮的日子裡


白沙鎮的火燒饃,羊肉湯也是名揚全縣。因為是伊川縣3大集市之一,這兩樣美食隨著趕集的人,也聲名遠播周邊幾個縣,鄉,鎮。

大家都知道大河向東流,涓涓流水歸大海。但是總長83公里,縱貫白沙鄉境15公里,堪稱白沙鎮母親河的:白洚河:偏偏是由東向西流,讓人稱奇。那時的:白洚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在河裡自由的游來游去。休假時,帶著愛人,女兒到:白洚河:摸魚捉蝦很是愜意,女兒在:白洚河:河邊歡呼雀躍的畫面到現在還是那樣清晰。當年在這條神奇向西流的:白洚河:邊帶給我的撫慰用語言是無法表達的。感謝:白洚河:!


在白沙鎮的日子裡

在白沙鎮的日子裡


因廠在鄉政府所在地,經常被臨時抽調去鄉政府幫忙下鄉工作。我到過白沙鎮的幾乎所有的村,郝灣,吳堂,楊嶺,程子溝抗旱保墒,石嶺,艮李,孟村,省莊等村填報表,催收預付的棉花收購定金。也參與了鄉志的編寫,去各村收集核實資料。有的場景一輩子也忘不了。應該是在吳堂村支書家,他家大門是玉米秸稈編成的,當時我和同事說:這是真共產黨員的家:

那時下鄉到飯點,都是村裡派到誰家吃飯。我們在臨走時將糧票,飯錢壓在房東家窗臺上。那次在省莊吃午飯,是在一很樸實的人家,我們剛進院裡,房東說:鄉里來客了,快下麵條:一會兒房東媳婦端著一盆手擀白麵條,一碗蒜汁從廚房出來了,房東說:天熱,我們就在院裡吃吧:,還連聲說:咱農村條件差,招待不周啊:,正要吃飯,房東媳婦又從廚房拿來半瓶醬油,說:這是洛陽醬油,可好吃了:。更讓人感動的是,我們將碗送到廚房時,發現案板上放著還沒下鍋的紅薯麵條,人家是給我們單獨擀了白麵條。鄉親們實在,真好。那情形啥時候想起都讓人心存感激!

1987年9月我又因工作需要,調回伊川縣城了。離開了讓我牽掛的白沙鎮,還有那條神奇充滿魅力,給我慰藉的:白洚河:。

喜聞伊川縣白沙鎮白沙村的興隆寨寨門,自由縣縣衙舊址,入選了洛陽市第四批古建築文物保護單位。由衷祝賀!我想念:白洚河:白沙鎮!


欣賞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讀書狀態。

嚮往悠然,從容,簡單,閒情逸致的生活。

退休後,揀起筆在省級紙媒體,期刊發二十多篇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