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告別單田芳,家人回憶評書大師生平往事

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於9月11日下午3點,因心臟衰竭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今日上午9點,單老的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影視獨舌記者昨天採訪了單田芳的兒子老鐵,一起回顧了單老傳奇的一生。

今日告別單田芳,家人回憶評書大師生平往事

單田芳

單田芳“雲遮月”嗓音的真相

單老晚年身體一直不太好,在2000年時患上了胃癌,當時做了胃大部切除手術,之後開始化療。化療之後整個人變了樣,從160斤瘦到了90斤,頭髮全都沒了。在康復的過程中,當時已經70多歲高齡的單老依然在工作,期間錄製了《欒蒲包和豐澤園》一書。但錄完之後,再去複查,發現癌細胞又轉移到了肝臟。

然後做了介入手術,手術之後又開始化療,之後就是漫長的康復與保養。等身體慢慢有了好轉,單老又錄製了《賀龍傳奇》。而後,在錄製評書《羊神》時,癌細胞又擴散到了肺部。治療的過程中,單老依然堅持工作,直到2014年,因腦血栓得了“失語症”,完全不能發聲,期間再無法說書。

今日告別單田芳,家人回憶評書大師生平往事

單老一直堅持恢復鍛鍊,他在醫院努著全身的力氣再能說出一個“一”字時,在場的人全都感動不已。單老為了鍛鍊身體,儘快康復,稍有力氣就堅持要寫字。當時因為血栓的原因,右臂使不上力,手也抖得很厲害,把字寫到田字格里都十分費勁。單老就這樣堅持練習,慢慢地恢復了語言能力,又開始繼續說書。

今日告別單田芳,家人回憶評書大師生平往事

單老出生於曲藝世家(母親是著名西河大鼓藝人王香桂,父親是弦師單永魁),於1953年曾考上了東北工業大學,後因家庭變故,不得不放棄學業,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拜說書藝人李慶海為師,開始了他的說書生涯。

說起單老學藝的過程,也很有意思。當時的說書人大多不認字,技藝全靠師父“口傳心授”,而單老有文化,能識字。他的恩師李慶海正是看準了他這一點,讓年輕的單田芳把一些小說和故事念給他聽,然後李慶海再改編,在臺上演繹給觀眾聽。這種新式的有趣組合,成就了單田芳,他很快就將師父臺上的發揮和演繹全部心領神會,習得了這門手藝。

今日告別單田芳,家人回憶評書大師生平往事

單老20歲時就拿起驚堂木開始登臺演出,本來約定半個小時的書,一口氣說了兩個小時,觀眾依然聽得興起。第一次登臺賺到錢的那天,是單老最深刻的記憶。

關於單老“雲遮月”的嗓音,網上流傳了許多說法,大多說單老經歷文革時,受了許多迫害,牙齒被打掉了,嗓子也在那時候啞了。其實那些不是實情,單老嗓子開始變得沙啞,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文革結束後落實政策,很多人都已經或者正在平反,而當時單老也盼著儘早走上工作崗位,非常著急。後來嗓子上火,急得咽炎犯了,然後長了息肉,一共長了七個,嚴重到出不了聲。不得不做手術,一連做了兩次,才把七個息肉全給切除了。這之後慢慢康復了,嗓子就變得沙啞了。

單田芳創作評書的能力是怎樣練成的

單老比較喜歡的作品,有《白眉大俠》、《童林傳》和《亂世梟雄》等,這些大家廣為熟知,像《白眉大俠》和《亂世梟雄》是單老親自創作的,凝聚了他很多心血。

單老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說書,說著說著斷篇了。可能是單老在現場說書時,有些新的改動和發揮,後面就接不上了。他當時也很緊張,情急之中,跟觀眾說聲抱歉,來到了後臺。大家都以為單老是去上廁所,其實他是不知道下面該怎麼說了,他迅速地編好故事、組織語言,很快站到臺上再去講……這實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老鐵說:“我爸講了一輩子的故事,說了一輩子的書”,透出的都是對這份事業的熱愛。

今日告別單田芳,家人回憶評書大師生平往事

老鐵說到單老的勤奮,只是工作和個人日記就滿滿幾大箱。拿《亂世梟雄》來說,單老為創作這部評書,除調查張作霖的資料之外,親自到瀋陽的“大帥府”去實地考查,又到天津去找曾經給張學良做陪讀的老人,然後才進入創作,期間每天工作長達14個小時。

當問到“單老有沒有遺憾”時,老鐵嘆了口氣:“唉!哪有沒有遺憾的人生呢?”對單老來說最大的遺憾,也是他的一個志向,就是晚年他專注於創作一個大部頭的作品——《上下五千年》。單老想縱觀歷史,用自己的理解和視角梳理並演繹歷史中的大事件。可怎奈年事已高,體力和精力都已經不能支持做這項巨大的工作。

今日告別單田芳,家人回憶評書大師生平往事

說到現在評書漸漸式微,老鐵說單老不在意觀眾的多少,只想把自己手中的每一部書錄好。

單老的評書影響了幾代人,一生作品上百部,有的已經做成了成功的影視作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單老的作品被搬上熒屏,用另一種方式與觀眾們見面。

在告別時刻,讓我們一起緬懷單田芳先生,並向先生表達最真摯的敬意!

單田芳十大代表作品:

《白眉大俠》

《童林傳》

《隋唐演義》

《明英烈》

《亂世梟雄》

《三國演義》

《三俠五義》

《三俠劍》

《水滸全傳》

《薛家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