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觀賞龜——關於珍珠龜的一些常識

常見觀賞龜——關於珍珠龜的一些常識

珍珠龜學名中華花龜因為幼龜時期有個明顯延長的尾部,因此多是以"長尾龜"的名稱販售流通;在飼養上可說是比較容易,對於所有的食物都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因此不論是菜葉、水果、小魚蝦甚至是觀賞魚用的浮性飼料,它們都很樂意接受,同時有著極為明顯且快速的成長。而唯一缺點,便是會產生混濁且帶有異味的水質,因此勤勞確實地幫心愛的烏龜換水也是重要的日常管理項目。

中華花龜是國產龜,國內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臺灣。淡水龜裡算中大型龜類,可以長到20多CM。花龜的頭部,頸部和四肢暴露的皮膚上都長著亮綠色和黑色的細條紋,故稱"花龜"。幼體背甲淺灰綠色,脊稜三條,其上有橙黃色的不連貫的條紋。成體背甲深褐色,背甲上常常沿著稜突長有不甚明顯的略帶紅色的斑塊,後緣無鋸齒狀。腹甲棕黃色,每一甲片具有一塊大墨漬狀斑塊,兩側有圓珠狀圈斑,故名"珍珠龜"。尾長,往後愈尖細。雌雄鑑別:雄性背甲較長,後部較窄,洩殖孔離腹甲後緣較遠;雌性背甲寬大,殼較拱,洩殖孔離腹甲後緣很近。

花龜成體的水性都不錯,水可以深一點食物:幼體可以喂昆蟲、血蟲、蝦皮、龜食和魚蝦肉。成體更趨向於植食性,可投餵生菜、水萵苣、浮萍和其它水生植物以及像蒲公英、羽葉甘藍之類各式各樣的綠葉蔬菜。可以讓水箱裡始終保持有綠葉蔬菜和水生植物,然後再向成龜每週投餵兩到三次龜食,量不宜多。注意事項:花龜雖然適應性較強,但它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晝夜溫度變化大時龜易發病。。水位對幼體應在10CM以下,成體可在20CM以上。換水一定要注意溫差變化,最好用魚缸的老水或曬過的水。因為花龜喜歡待在水裡,新水會很容易會發生腐皮的。花龜都是溫和的龜類,最好不要和巴西等性情差異較大的品種混養,免遭侵害。

常見觀賞龜——關於珍珠龜的一些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