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前後下崗職工比失地農民生活還不好,養老問題應該怎麼辦?

大家是否還記得,80年代前後的下崗工人嗎?

80年代前後下崗職工比失地農民生活還不好,養老問題應該怎麼辦?

到2018年,當年下崗職工基本都已經年過五十了,下崗職工把大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國家,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當年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大家被無情的趕上社會,隨著時間逝去,現在大部分下崗工人基本都生活艱辛,很多從事體力勞動的朋友是傷病纏身,又沒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又不得不面臨一個養老問題;

有位下崗工人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現在就是勉強活著”,因為沒有錢補繳過去的養老保險,到60歲的時候都不能退休領取養老金,工作幾十年沒有養老金可以領取,現在已經65歲了還在給別人看大門;

80年代前後下崗職工比失地農民生活還不好,養老問題應該怎麼辦?

反過來在說一說失地農民的生活,失地農民一般分幾種情況,農民的所有土地都被佔用的話,當地政府要給補繳養老保險,一個月領取1400元左右的養老金,同時還有幾萬元的經濟補償;

80年代前後下崗職工比失地農民生活還不好,養老問題應該怎麼辦?

沒有土地後,有的接受當地的職業培訓,也有的外出打工,就現在這社會,只要能吃苦受累都能混口飯吃,現在農民工乾的那些體力活不是所有人都能幹的,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養家,所以失地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現在政策也越來越好,農民的生活和養老保障也有所提升;

下崗職工是弱勢群體,失地農民也不容易,希望國家根據實際情況能給這些群體減輕負擔,免費醫療,早點退休領取養老金,大家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