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身邊事」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金牛區援藏隊建起石渠縣最大企業



「成都身邊事」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金牛區援藏隊建起石渠縣最大企業


餘作成在村內山路上行駛

「成都身邊事」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金牛區援藏隊建起石渠縣最大企業


金牛區援藏幹部在石渠縣城市綜合執法大隊上進行業務指導

點位:甘孜州石渠縣 

金牛區援藏隊

建起當地最大企業,居民有了文體中心 石渠實現多項從零到一

與8月末連發高溫預警的成都相比,海拔4500米的石渠縣城尼呷鎮最高氣溫已低至10度左右。下午四點,石渠縣城區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陸續放學。穿著藍白相間校服的孩子們沒有回家,三三兩兩結伴跑進了座落在尼呷鎮中心的石渠縣市民文化體育中心。這座建築面積達9905平方米,由成都市金牛區援建的市民文化體育中心,集合了室內運動場、電影院、圖書館、書店等多種功能。孩子們奔跑的目的地是文化體育中心內的留守兒童之家,在1.3萬冊藏書中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那一本。“感謝成都!感謝金牛區!讓我們這一代人就能夠看到,石渠能夠有這樣的文體活動場所。”52歲的桑比鄧珠是守衛這座市民文化體育中心的保安,一輩子生活在石渠的他見證了金牛區援建下的石渠一天天發生的改變。

特色產業扶持

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由金牛區援建的石渠縣太陽部落農畜土特產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太陽部落公司”)生產廠區位於石渠縣西區色須地區,經營範圍包括了飼養活動物、牛、羊、藏黑豬等養殖,農、畜、土特產食品及奶製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佔地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我們公司應該是石渠縣最大的企業了。”賀皇安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來自金牛區預計總金額達到2300萬元的援助資金在他看來至關重要。“資金到位以後,我們將用於產品升級、設備購買和市場推廣。”

21歲的多吉郎加是太陽部落公司的一名酸奶技術員,公司生產的犛牛酸奶在成都的售價為10元一盒。“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我也只能外出打工。”在遂寧完成學業的多吉郎加十分慶幸自己能夠在家門口工作,每月超過1600元的工資已經成為了家庭收入中的“大比重”。“家裡放牧,一年的總收入大概在2萬元左右,主要依靠賣牛和奶製品掙錢。”近1000公里外的成都國際商貿城內,金牛區無償為這家石渠企業提供了200餘平方米的商鋪,用於展示和售賣石渠農產品。“以石渠白菌為例,以前在本地賣只能賣到300元一斤左右,經過深加工到成都售賣以後,價格能到500元到600元一斤。通過成都再賣到廣東深圳等沿海地區的時候,價格還能再翻一番。”賀皇安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已經穩定僱傭本地村民13人,其中有6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從無到有的城市管理

煥然一新的城市風貌

如今的石渠縣城尼呷鎮,再也不是原來“只有一條主街”的小縣城。樓房和道路的建設,讓整個縣城的氣魄煥然一新。靠近石渠市民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的商業街,是石渠縣城未來最繁華的區域,臨街而建的商鋪即將完工,等待商戶的入駐。石渠縣城管大隊的辦公室就設置在整個商業街最中央的位置,佔用了“最好的口岸”。“石渠縣委、縣政府把城管大隊的辦公地點選在這個商業街的中央,也是希望石渠縣城管大隊能夠真正把石渠縣城的城市風貌管理好。”金牛區西安路街道辦事處城管科長劉磊掛職石渠縣住建局副局長,2年前來到石渠縣城的時候,滿街的垃圾和經常見到的隨意大小便讓這位來自金牛區的城管科長相當意外。

因為使用的商鋪作為辦公室,建築構造比常見辦公用房層高稍高,石渠縣城管大隊大隊長斯塔洛桑將之改造成了上下兩層。一樓的區域用作接待和辦公,二樓的區域則用於24小時值班的城管隊員休息。辦公區域的裝修很簡單,粉刷過的白牆佔據了9成9的空間。只有面對辦公桌椅的牆壁之上,一張10寸的照片被洗印裝裱,用白色的哈達圍住掛在中央。“這是我們城管大隊成立以來,最威風的一天。”當了11年石渠縣城管大隊大隊長,斯塔洛桑永遠都沒法忘記2017年6月,城管裝備到位的這一天。“之前沒有制服、沒有巡邏用的摩托車、汽車,甚至連垃圾桶都沒有。”斯塔洛桑告訴記者,金牛區援助前的石渠縣城管大隊可謂“一窮二白”,“我們去收垃圾費都收不起來,確實我們連清運垃圾的能力都沒有。”

“房子修起來了,道路建設起來了,沒有城市管理,石渠縣城也出不了風貌,發展不起來。”結合石渠縣城管的實際,2016年底,劉磊帶著斯塔洛桑和他的城管隊員們一起到成都金牛區城管局學習城市管理經驗和做法。“從地要怎麼掃開始手把手的教,可以說石渠縣城當前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是從我們金牛區一五一十學習過來的。”從制服到垃圾桶,從摩托車到垃圾清運車,金牛區援助的裝備和教授的經驗讓斯塔洛桑的“抱怨”成為歷史。今天的石渠縣城,道路整潔有序,每天固定時間收集清運的垃圾讓縣城曾經髒亂不堪的面貌,不再出現。從6名環衛工發展到39名環衛工、19名城管隊員,斯塔洛桑的隊伍建立起來了。三班倒,有一班隊員24小時待命的石渠城管隊伍,維護著這座高原縣城的文明、現代的環境與秩序。

最新電影和香濃咖啡

石渠縣文體中心人氣旺

融入藏族建築元素的石渠縣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是石渠縣城不折不扣的地標建築,也是石渠人心目中的據點。“這座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總投資3934萬,於2016年開工建設,201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金牛區第四批援藏工作隊隊長王建江告訴記者,整個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的屋面為球形網架結構,主體三層為框架結構。“活動中心一層分為新華書店、數字電影院、文化館和圖書館;二層主要為辦公區;三層為電視臺。中間球場為籃球場和羽毛球場,設有2500個座位的看臺。”

在海拔4500米的石渠縣城,看一場電影是什麼樣的體驗?走進位於一層的數字電影院,和成都電影院一般柔軟的座椅、尺寸不小的投影銀幕,還有《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等今年熱檔電影的排片。“拋開高原反應的因素不談,我們援藏隊員在這座數字電影院裡看過一場電影,體驗也不賴。”王建江介紹,和成都的電影院一樣,這座位於文體活動中心內的電影院也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石渠人能夠通過微信預約購票,相當方便。

一層的另一端是圖書館和留守兒童之家,進門處咖啡機和甜品櫃檯的出現,讓這座高原縣城的圖書館多了一層多元文化的味道。26歲的土登曲繞自從打工期間喝過一次咖啡之後,這位喝著酥油茶長大的藏族小夥子就愛上了這種不一樣的味道。“我特別喜歡喝咖啡,去年專門到成都的咖啡館學了一個月的咖啡沖泡。”提供超過20種的咖啡和冷飲,土登曲繞調製出的飲品,讓這處小小的咖啡吧成為了石渠愛時尚的青年聚會的場所。同時,僅在7月就實現了超過3000元的收入,也讓土登曲繞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如果再來晚一點,恐怕你連站著拍照的位置都沒有了。”石渠縣團委副書記青美娜姆和她的同事們負責留守兒童之家的運營和管理。“每天上午9點開門,晚上22點關門。”營業超過13個小時的留守兒童之家為石渠縣的兒童提供了課堂之外的閱讀場所。下午4點,剛剛放學的扎西桑珠是第一位跑進留守兒童之家的“勝利者”。從書架上熟練的找出《動物百科》,扎西桑珠甚至顧不上和記者搭話就坐在凳子上津津有味地翻閱了起來。不到10分鐘的時間,留守兒童中心被前後湧進的孩子們擠滿,整齊擺放在閱讀區域外的書包和靜靜閱讀的孩子們是青美娜姆和同事們每天都能看到的場景。

到80公里外的青海洗澡成歷史

第一書記臨走留下未來發展思路

在餘作成掛職到任以前,距離縣城單邊公路距離174公里的真達鄉傲一村甚至連村支部書記都難以選任。“傲一村是真達鄉11個行政村中的純牧業村,人口總數在全鄉行政村中位居第二,有568人。”真達鄉鄉長尼瑪曲批告訴記者,平均海拔達3880米的傲一村一年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

第一次從縣城尼呷鎮到傲一村,掛職村第一書記的餘作成坐車就花了近3個小時。面對一個既沒有產業又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莊,餘作成開始了他的調研之路。作為傳統牧業村,村民大多散居在草場之上,每到一條山溝中尋找村民調研,都要花掉餘作成一整天的時間。“到任後,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騎摩托車,方便。”

傲一村四周群山環繞,實地調研後餘作成發現傲一村周遭的群山蟲草、中草藥資源豐富,可謂“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由於延續的文化思想影響,村民的發展思維相對封閉,對開採蟲草、中草藥資源一開始持有保留意見。”探明瞭周遭蟲草、中草藥的儲量,餘作成匯同真達鄉的黨政幹部一起,在傲一村和相鄰的普瑪村連續開了7次村民大會。

“餘書記,好!”79歲的村民洛桑會說的漢語不多,7次村民大會都參與的她如今也享受到了蟲草、中草藥資源開放以後的收益。

“開放蟲草資源之後,今年蟲草季,有超過7000人到傲一村採挖蟲草,僅收取蟲草資源管理費一項納入村集體經濟,每戶貧困戶的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尼瑪曲批告訴記者,在採挖蟲草的同時,餘作成帶領村幹部一同上山值守,要求採挖後就地回填坑洞,從而保證來年蟲草再生的環境和可能。

結合傲一村牧業村的現實基礎,餘作成集合了傲一村和相鄰普瑪村產業週轉金100萬元,辦起了真達鄉娘吉深山風乾犛牛肉加工廠。通過金牛區的優勢資源設計廠房、採購設施設備,於去年12月投產的犛牛肉加工廠已實際產生效益30餘萬元。

如今,在傲一村河邊,一棟新建築拔地而起,這是掛職第一書記的餘作成留給傲一村的最後一份“家當”。“經濟發展起來了,也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爭取對口援建資金40萬元,餘作成在傲一村建起了一座集超市、浴室為一體的建築。“臨路的一側未來可以提供給貧困戶開超市脫貧奔康,背路臨河的一側是村浴室。”在這座浴室投用以前,傲一村民想要洗澡需要到80公里外的青海省玉樹市洗,往返時間接近半天時間。

“浴室的進度要抓緊,蟲草挖過的洞一定要回填……”8月28日,和第五批援藏隊員開了最後一次交接會之後,餘作成正式卸任傲一村第一書記的職務。在租住的房屋外,30多位傲一村民等待著送別這位第一書記。“餘書記,以後一定還要回來看看。”掛著潔白的哈達,餘作成離開了傲一村,眼眶中的淚光折射著傲一村正在發生改變的外貌。

記者手記

感冒發燒在平原地區亦非常難受,在海拔4500米的石渠縣城更是如此。金牛區第四批援藏隊隊長王建江在石渠的冬季就有過這樣一次經歷。“12月的石渠縣,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7%。”頭昏腦脹的王建江走在石渠縣城金牛區援建的金牛大道上。那一天,漫天飛雪,店鋪初開,上學的孩子踏著金牛大道走向學校。“我永遠都記得這幅畫面,讓我感到值得、驕傲!”石渠縣城海拔超過4500米,被喻為“太陽部落”、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這座曾經封閉、落後的高原縣城,正在發生改變。這樣的改變,凝聚著一批又一批來自成都援藏人的心血。他們敢與太陽肩並肩,為石渠的改變付出自己智慧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