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親國戚,還獲漢武帝特許,可以躺在家裡做官

漢武帝時的西漢,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段難忘的青蔥歲月。這一時期,能臣良將數不勝數,他們的名字和大漢盛景一道,被刻進史冊,流芳千古。

在這些名士當中,有一位個性奇絕的諫臣,名叫汲黯,他靠著自己忠貞剛正的心地和天不怕地不怕的為官風格,在朝廷上遇到認為不對的做法時,罵完武帝罵同僚,既過足了口癮,也給自己招來不少仇恨,最後卻也贏得了武帝至高的敬意和禮遇,讓人十分佩服。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親國戚,還獲漢武帝特許,可以躺在家裡做官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的漢武帝

汲黯是河南濮陽人,出身於官僚世家,從古衛國開始,家族裡代代都在朝廷供職。漢武帝剛登基時,他的官職是皇帝身邊一種名叫“謁者”的侍臣。謁者就是使者一類,常代表皇帝到有問題的地方走走看看。這本來是一項中規中矩的差事,可是“謁者”汲黯卻總能由著酷傲的性子放飛自己。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親國戚,還獲漢武帝特許,可以躺在家裡做官

比如有一次,沿海的東越那裡,有兩個小國閩越國和歐越國打起來了,汲黯隨即被武帝派去巡視一下。誰知道他剛走到半路上的吳縣,就轉身回京了,他給武帝的覆命是這樣的:東越那兩個小地方打仗,純粹是當地的民風民俗使然,打完了就會和好,您派我去,純粹就是多管閒事,弄得武帝那是哭笑不得。

又一次,武帝派他去視察一場火災。回來路上走到洛陽時,發現當地正在遭受水旱大災,饑民無數,餓殍遍地,他就順手用身上的符節假傳聖旨打開當地官倉賑濟了饑民。回京請罪時,武帝沒怪他,但是把他貶到滎陽當縣令去了。汲黯感覺皇帝把自己擼成這麼小的官簡直是太大的侮辱,一氣之下,辭官回家了。武帝想了一下,又把他召回朝廷,讓他做中大夫了。

後來,汲黯的官當到了“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了,然而直筒子的脾氣卻絲毫未變。衛青是國舅,還是當朝大將軍,田蚡呢更是太后的弟弟兼丞相,這兩位皇親可都是權傾朝野,無人不賣力巴結。可是汲黯既不跪衛青,更不拜田蚡,遇見他們時,拱手作揖就夠了。汲黯的傲然自若,反而使得衛青更加欣賞器重他了。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親國戚,還獲漢武帝特許,可以躺在家裡做官

《漢武大帝》中的衛青

面對武帝呢,汲黯更是從來沒有虛意奉承過。武帝招納文士儒生入朝時,在朝臣面前大加吹噓我必是如何如何,汲黯就懟他,陛下啊,您的真實慾望是極多極深的,現在的這些個做法,最多隻是表面上的仁義而已,怎麼也談不上跟堯舜禹相提並論啊!

後來,匈奴的一小部敗降大漢,武帝很高興,千里迢迢派車馬去接他們,鬧出不少民怨。於是汲黯就去未央宮裡指責武帝:讓沿途各郡縣接力輸送就行了,咱們為打匈奴耗盡了人力財力和士兵鮮血,也沒見陛下如何大舉優撫傷兵部眾!對這些曾經深深傷害過我們的降兵降將,居然奉若至寶,實在是過分!

汲黯這些不留情面的話,總是讓武帝窩一肚子火,同僚大臣也總是嚇得提醒他甚至責怪他。汲黯則說,誇獎奉承誰都會,可是那隻會讓君王行事變得隨心所欲,長久下去,朝廷必危了。我當然也怕死呀,可是,比起社稷安危來,我的命就不值錢了!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親國戚,還獲漢武帝特許,可以躺在家裡做官

《漢武大帝》中的汲黯

除了皇帝,對於公孫弘和酷吏張湯這些他看不慣的大臣,他罵得更兇。以至於後來謀反朝廷的劉安對他的評價都是敬畏有加:“(黯)好直諫,守節死義,難惑以非。”

武帝呢,是既氣他恨他,也更敬他,他給汲黯的評價是“社稷之臣”,對汲黯的禮遇,有時候都超過了衛青。比如衛青入宮來奏國事,他會很隨意地“踞坐”在床邊見見他就行了。要是來得的是汲黯,他必須得端端正正地穿戴整齊才去接見,即使是少戴個帽子都不會出現在汲黯面前,寧肯讓近侍傳話。

後來,武帝想讓汲黯去淮陽郡做太守,解決那裡嚴重的官民矛盾。汲黯以身體病弱為由,死活不去。武帝只得一連幾次下詔給他,“……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說那兒最近問題很嚴重,我是不得不借助你在朝廷的威望去解決一下矛盾啊,去了以後,你也無需勞累奔走,躺在家裡治理就行了。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親國戚,還獲漢武帝特許,可以躺在家裡做官

今天淮陽城中的汲黯雕像

無奈,汲黯答應了。拜別皇帝離開長安前,他專門找到大行令李息,叮囑他接替自己諫議皇上遠離張湯這樣的媚上逢迎之輩,否則,後果難料。到淮陽郡後,汲黯馬上開始處理政務積弊,在他的努力下,當地的社會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不過被他言中的是,張湯最後遭免官治罪,自殺而亡了。汲黯之前對李息的告誡,也被武帝得知。由於李息畏懼張湯,從未提醒過自己,劉徹就連帶把李息也治罪了。

之後,對於汲黯,武帝則是大加褒獎,賜予他同等於諸侯國相的待遇,直到他病逝。汲黯死後,武帝還專門把他的弟弟和兒子以及很多家族親戚都加封官爵,以示懷念。

縱觀整個歷史,諫臣們都常死於非命,而汲黯做為一個多次得罪武帝的直諫之臣,最後卻能獲得堪稱圓滿的結局,對於他和劉徹來說,都算得上是極為難得了。

史料出自《史記•汲鄭列傳》,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