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如果你想辦理深圳戶口,那麼2018年深圳入戶新政策也許你不知道這些!

如何知道你的條件是否達到了深圳戶口辦理的要求?如何知道你的入戶積分是多少分呢?

都說深圳戶口價值180萬,肯定有不少小夥伴,一直在糾結入深戶的事,到底入還是不入?

在糾結的同時,你得考慮這個問題

↓ ↓

如果你在深圳沒房,也沒有直系親屬或者朋友在深圳有房,那你入深戶就是集 體 戶 口 !

什麼是集體戶口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集體戶口就是,暫時還不具備獨立戶條件,或者暫時還沒有辦理但獨立戶手續的居民,把戶籍關係掛靠在某一個集體戶口上的居民戶口

簡單來說,就是你入深戶但是還沒有買房,要把自己的戶籍掛在公司、人才市場等地方

集體戶口分類

目前集體戶口分為兩大類:

一、學生集體戶口

大家到深圳讀大學的時候,通知書裡會寫到是否入戶,如果遷入的話,就是學校的集體戶口,不過等你畢業之後就會自動遷回老家戶口。

二、單位集體戶口

如果在深圳做公務員,或者在事業單位上班,那麼戶口就會直接遷入到單位,這就是單位的集體戶口。

三、人才市場集體戶口

如果跟小編一樣,是在非政府單位上班,那麼要入深戶的話,就要把戶口掛靠到人才服務中心,這就是人才服務中心集體戶口。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那麼深圳集體戶口跟深圳個人戶口有什麼區別呢?

深圳集體戶口VS深圳個人戶口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作為非深戶和深戶個人戶口中間一層,深圳集體戶口享受了深戶的大部分待遇,比如說保障房申請、個人繳納社保等等

但是仍然有一些弊端

↓ ↓

戶口使用更麻煩

由於集體戶口是把你的戶口掛靠到別的地方,所以當你辦事時要用到戶口本時,就會出現借用問題,如果只是公司就可以向公司申請

還稍微方便一點,如果在人力資源部的話,還要在工作時間請假去辦理借用,各種申請各種跑斷腿,簡直折騰到不行!

子女落戶更麻煩

如果是個人戶口,子女落戶就直接辦理即可了,但是如果家長雙方掛在公司集體戶口上,那就要先徵得公司同意,才能用公司集體戶口的首頁複印件加蓋公司公章辦理!子女落戶都要徵得他人同意想想也是有點心塞~

如果你是城鎮戶口

並且不care這些麻煩的話,那就可以不糾結申請入深戶了,想入就先入了再說,後面就算覺得不好,也可以再轉回去

但是如果你是農村戶口

就需要考慮一下了哦,原因嘛,除了這些年農村戶口升值,另外如果你轉了深戶的話,就再也不能轉回農村戶口了!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小編再給大家整理一下,深圳集體戶口和農村戶口的對比

還在糾結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一下!

深圳集體戶口VS農村戶口

建 房

想要在一個地方站穩腳跟,住的地方肯定是要有的,在農村,你的房子應該是這樣的

↓ ↓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農村戶口可以自己建房子,花費幾十萬到一百多萬,就可以擁有兩層獨棟小別墅,外帶車庫,大廳樓上一個樓下一個,房間4-5個

兩個字奢華~除此之外,你還有一大片地啊!花園、池塘...要啥有啥!

而如果是深圳集體戶口,你的房子可能是這樣的

↓ ↓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深圳集體戶口在深圳是沒房的,只能租房住,肯定也有很多人深有體會吧,比較多的人是一個人蝸居在裡面,還有的人跟家人一起蝸居

努力一點打拼幾年可能會租到好的房子,冒險一點買個小產權,不過得天天擔心它會被拆。

補 貼

除了住房,讓很多人糾結於入不入深戶的就是補貼問題,農村戶口有集體收益分配權和徵地補償

一些好的地方大概能分到幾十萬,有新聞說能分上百萬,那肯定只有寥寥數人,而且想要分紅和補償,還得看老家的位置如何,有沒有還是個未知數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如果是深圳集體戶口的話

剛畢業的時候就能拿到租房補貼,本科1.5萬、碩士2.5萬、博士3萬,另外還能申請保障房,雖然排隊等很久,但是...總能等到的嘛

目前深圳房價300萬不算貴,而保障房只要幾十萬

這樣一算,省了兩百多萬呢!!

除了這些,深圳還有很多針對深戶的補貼,福利也是妥妥的!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最後可能大家還想問一下

深圳集體戶口怎麼變成個人戶口呢

其實很簡單啊,只要買房就好啦!!

但是,你買得起嗎?

要不要入深戶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來分析下深戶的利與弊

總結來說,如果你是農村戶口,且老家的地段不錯,那麼入深戶就真的要三思!都說在深圳是生存,在老家才是生活,隨著農村戶口的增值

你的農村戶口不一定就比深戶差,不入深戶,其實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回家過日子的後路,不過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待在深圳發展,那就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