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格斗搏擊和「詠春拳」,我有話要說

2018年3月18日,河北承德某擂臺賽場,詠春拳師丁浩代表傳統武術,現場挑戰格鬥拳師徐曉冬,比賽僅進行了一局(三分鐘),就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格鬥拳師徐曉冬以碾壓般的優勢進攻丁浩,3分鐘擊倒對方5次!賽後,雙方被宣佈平局。關於中國武術,一直是網絡爭論的熱點,我國的武術真的像一些媒體宣傳的那樣,是我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是具有神奇的武功和超自然的力量,還是一種健身體操等。或許格鬥拳師徐曉冬挑戰“中國武術”詠春拳的比賽結果,很能說明問題。關於中國武術和格鬥拳擊的差別,看一個業餘中國武術愛好者的具體分析:

關於格鬥搏擊和“詠春拳”,我有話要說

3月18號的比賽

關於“中國武術”我有話要說,當年我練過武術的,就是“八卦掌”。從年輕到中年沒太碰上過對手,都是學校裡、街面上沒啥烈度的打鬥。練過就比不練強,身大力不虧、敢下手,也沒吃過大虧,腦袋上縫幾針不當回事。後來碰上對手,就是拳擊,真的不是人家的對手,跟人家打不了。

然後去泰拳館真正看看現代搏擊術,當時就傻逼了,這個更厲害,完全沒可能性跟他們打。這幾年真的閒下來之後,下功夫訓練現代搏擊術,練體能、練技術,說不上入門吧,反正回國跟師兄弟喝酒、試手,原本的同門基本都不堪一擊,速度、反應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這不是我牛逼,四十歲之後練就是純愛好了,沒任何可以誇耀的地方。這是跟我歲數差不多的這些同門要體能沒體能、要力量沒力量,他們一輩子跟人過手的機會,不如我一堂私教課多,一輩子挨的打,不如我一節半速對抗多。怎麼打?他自己都不知道一掌打出去的距離到底是多少,而且幾乎沒人會連續技。您說這是我師門這一支練得不好?業餘練傳武的90%都這樣,如果不是99%的話,好點兒也就是跟木人樁較勁了。

關於格鬥搏擊和“詠春拳”,我有話要說

比賽現場

碰到同樣練傳武的可能還能打兩下,碰到練過現代格鬥術的全瞎。別提什麼“殺人技”了,那些玩意兒有,其實完全不稀奇,抽冷子給您一下有用,兩者擺開架勢對抗用處就很少了。戳眼踢襠?別鬧了,您戳的著麼?拳擊手的拳速、閃避有多快,您不去擂臺上試試根本不知道。覺得那很簡單?那是每天幾百上千次訓練出來的,那些玩意兒對付不會的有用,對付稍微下過點兒功夫的屁用沒有,人家比您快。說這個幹啥呢?其實是有點兒小感慨。

不是隻有中國有傳武,日本、泰國都有,馬來、緬甸也有,聽說過法國拳術麼?其實是法國踢腿術,也算是他們的傳武。後來為什麼不是沒落就是變化很大?因為這個世界變了,有更強悍的、事實證明更有效的格鬥術出來了,不變的話就只剩情懷了。別扯什麼“強身健體”,武術武術,就是要有“武”,要能打,不然就沒有意義了。我們國家這一百多年被人打得滿地找牙的時候不在少數,由此才有了洋務運動與改革開放,老祖宗那套玩意兒不靈了,這個世界有了新玩兒法。古人的東西里有好的,但您要知道什麼才是好的,而這個分辨的工具就是現代社會最強有力的兩個武器:科學與市場經濟。

關於格鬥搏擊和“詠春拳”,我有話要說

中國功夫

無論是格鬥術還是一個國家,要求變、求新,看見別人好的要學過來。練武為啥?如果把意義昇華一下,就是不怕輸、不怕打,追求超越自我的精神。躺在老祖宗懷裡說自己博大精深、天下無敵是沒用的,當年創建一門一派的祖師爺都會笑話您,他們當年可是闖出來的,看著後輩子弟這副慫樣,大概會後悔自己教了功夫,忘了教他們做人。

或許這位“武術愛好者”說的是對的,我國的武術事業不能再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養尊處優、悠閒自在,沾沾自喜了,是徹底改變自己,提高自己,學習別人,奮發圖強的時候了。要不然我國的“武術”真的就變成了一個耍雜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