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正式宣布:京東金融開始賺錢了

一說到京東,很多網友會說,只不過是一家電商平臺,再或者就是物流做的很出色。其實你們只說對了一半,如今的京東已不是單純的電商平臺,而是一家綜合性的科技公司。

比如今天我們說到的京東金融,在互聯網金融興起之後,像BATJ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也是快速的在京東金融領域做出了佈局。

2017年,京東金融宣佈獨立,而且還獲得了獨立後的首筆投資。知情人士稱,京東金融在2017年中期與母公司分離時估值約為600億元人民幣(約合95億美元),到此次融資前估值已升至約1200億元人民幣。據機構測算,本輪融資完成後京東金融的估值將達到1650億元到1900億元人民幣。但獨立後的日子卻並不樂觀。一份京東金融向評級公司提交的信息顯示,2014-2016年,京東金融淨利潤分別為-3.24萬元、-143.27萬元和-5.68億元,連續虧損三年。這樣的頹勢持續到了2017年。

劉強東正式宣佈:京東金融開始賺錢了

2017年京東金融營業虧損高達20.84億元,淨利潤為-20.87億元。2016年及2017年淨利潤為負,總資產收益率與淨資產收益率呈現快速下降趨勢,主要由於管理費用增加導致。

我們瞭解到,目前京東金融已經建立起包括企業金融,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支付,眾籌眾創,保險,證券,農村金融,金融科技,海外事業,城市計算共十一大板塊,已經是一個綜合性的領先金融科技企業。2018年上半年,京東OPO平臺服務與廣告營收153.2億元,京東物流營收51.1億元,合計204.3億,相比較2017年上半年111.74億、20.34億、合計132.1億,同比增長54.66%。

“京東要想進一步做大,不能太過依賴供應鏈金融帶來的利息收入。因為這塊收入越大,增長越快,說明供應商承載的現金流壓力越大。通過賬期做供應鏈金融,靠利息盈利,不是長久計。”

劉強東正式宣佈:京東金融開始賺錢了

京東金融把自己定位於“服務於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京東金融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包括交易系統、風險定價系統、用戶運營能力等方面服務,幫助金融機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從而讓金融機構更好的服務於其用戶,這是京東金融B2B2C商業模式的核心所在。還記得,劉強東當年一沒金融牌照,二又跟支付寶鬧掰了,誰料到,劉強東曾為之焦慮的京東金融,如今已經要衝擊千億市值。

而如今的京東金融估值達到了1000億,正如劉強東所說,京東金融還要繼續努力,畢竟這錢借的是超級高利貸,是要還的阿!

劉強東正式宣佈:京東金融開始賺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