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怎麼決定哪些病人需要化療?

普外科曾醫生


【 編號WD130】

同樣的腫瘤做不做化療取決於是否對病人有益,是不是會使病情穩定的時間長一點?是不是病人的生存時間要久一點?或者說有必要去化療,畢竟化療對人的傷害還是挺大的。


那麼同樣腫瘤做不做化療,都要從那些因素去考慮呢?

病情早晚不同,腫瘤分期不同,早一點的可能不需要做。

早期癌症大部分只是有原發灶,其淋巴轉移,血性遠處轉移還沒有出現,手術切除後就是觀察,不需要化療,也不存在加強化療、預防性化療,畢竟化療會損傷骨髓、消化道等等,不是簡單的補充一點營養品麼。

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食管癌等等在Ⅰ期時,絕大部是術前、術後是不做化療的,依據是各種大的臨床試驗組分析結果,化療對這些早期癌症生存時間無獲益,這也寫進中外各種指南、共識裡,絕大部分還是Ⅰ類證據。


分期相同,復發風險因素不同,高風險患者可能就建議做化療了。

有些癌症分期相同,但是復發風險因素高低不一樣,高的可能要採取化療,低的就可能採取觀察,這種分期大部分是早期偏晚,有許多在臨床上是ⅠB期這種情況。

比如乳腺癌,年齡小於40歲,三陰性,腫瘤有脈管浸潤的,有家族史的這些都是乳腺癌復發高危因素,如果是IB期,就建議化療了,如果沒有這些高危因素,就不建議化療了。目前還有乳腺癌復發風險21基因評估,由於費用問題,應用不是很廣泛。

病人的體質不一樣,有些人耐受不了化療,就不要做化療了。

有些病人體質很差,體力指數評估PS評分是3-4分的,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是不適宜化療的,耐受不了,有可能有生命危險的!

有些病人年齡大,化療獲益可能對於生存時間不大,也就不化療了。


化療後評價效果可能不一樣,效果差的就要停止化療、或者改方案。

化療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或者說效果都很明顯,所以一般經過2-3月後,要評估,腫瘤是穩定,是進展了,還是好轉了。好轉或穩定就繼續進行化療,要是沒控制住,就要停止、或更改方案。

現在好多基因公司開展化療前對藥物敏感度的檢測,看是否適合化療,預測化療效果,這也是一種辦法,也是費用問題,未能普及。

化療作為癌症治療的一種主要方法,似一把雙刃劍,可殺死癌細胞,同時也對我們機體有大的損害,因此其方案的制定是要很慎重的,綜合各種因素,儘可能的多個學科會診後給出一個適宜的方案。我是 ,如有問題,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劉永毅醫生


同一種癌症的病人,有的病人醫生會說你這個不需要化療,定期複查就可以了,而有的做完手術後醫生會強烈建議化療,這個是根據什麼來決定的呢。病人需不需要化療,取決於病人年齡,體質狀況,術後病理TNM分期,癌細胞分級,癌細胞類型等等諸多因素而決定的。每一種腫瘤都有專門的診療規範,所有的醫生按規範操作,有據可查,照章辦事,絕對不是信口開河的做出治療方案。

1.年齡 一般來說80歲以上的癌症病人不建議靜脈化療,年紀大了,臟器功能都在退化,如果再使用這些毒性藥物可能會弊大於利。不過有些病人即便80多歲體質依然很好,家屬希望延長其生命,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後可以考慮口服小劑量化療藥物維持。而對於70歲以上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病人一般不建議化療。

2.體質狀況 有些病人術後體質極差,尤其是食管癌,胃癌的一些病人,還沒用藥可能就有嘔吐,食納差等症狀,還有些病人體重過輕,只有七八十斤,對藥物耐受能力很差,這類病人即使分期很晚也不宜化療。

3.TNM分期 在決定病人是否化療時,術後TNM分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原位癌及IA期的病人一般都不需要化療。II期以上的病人一般都建議化療減少術後復發轉移幾率。不過不同的腫瘤類型也有所不同,比如腸癌,沒有高危因素的II期病人是否需要化療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臨床試驗認為化療對後期復發轉移的預防作用非常有限。再比如乳腺癌,對於IB期的乳腺癌,如果是激素受體陰性,Her2基因陽性,年齡小於40歲,脈管有癌栓等高危因素存在的話,也是要考慮化療的。

4.癌細胞分級 對於低分化癌,由於惡性程度高,比高、中分化容易復發轉移,所以如果病理提示低分化的話也是醫生決定化療的一個因素。

5.癌細胞類型 癌細胞類型也是決定是否化療的一個因素,比如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即便分期很早的病人也建議做化療。還有胃癌中粘液腺癌,印戒細胞癌,都是屬於增殖很快的惡性腫瘤細胞,在同樣分期的病人中,這類病人一般更建議選擇術後化療。

由此可見,同樣類型的癌症病人,有的化療,有的不化療,醫生是根據治療指南並經過思考綜合判斷的。每個病人化療前會有科室討論,進行化療前評估,制定患者的化療方案,判斷可能的毒副反應,並做出預防措施。


胡洋


有一些病人因為自身所患疾病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化療,但是化療過程是很痛苦的,給患者造成了很多的困擾,因為化療不僅時間長,而且會消耗病人大量的財力,對患者自身也會帶來很大的傷害,因為化療不僅可以治療疾病,而且會損傷人體的細胞,使人體的抵抗力降低!


所以,化療一般醫生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會給病人做的!那麼是怎麼決定哪些病人需要化療,哪些病人不需要化療呢?什麼是化療呢?化療有什麼好處,又會帶來怎麼樣的危害呢?

什麼是化療?

化療就是用化學藥物治療疾病的簡稱,通過使用化學藥物殺滅癌細胞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化療目前是治療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和手術、放療一起並稱為癌症的三大治療手段!

手術和放療屬於局部治療手段,只對所治療部位的癌症有效,但是對潛在的轉移病灶和已經發生轉移的癌症難以發揮治療效果!而化療則屬於全身治療手段,主要聽過口服、靜脈注射、體腔給藥等途徑進入人體,進入人體內的化學藥物,會隨著血液的流動,而抵達全身的各大組織和器官。所以對於一些中晚期和有全身播散傾向的腫瘤,化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哪些情況需要化療?

病人身體的狀況怎麼樣,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選擇治療以及選擇什麼樣的化療方案,是腫瘤科醫生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而且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定!大致一下幾種情況,是需要採用化療手段的:

1.晚期惡性腫瘤的姑息化療。

2.敏感或相對敏感的惡性腫瘤,手術之前或手術之後化療。

3.對於化療比較敏感,以化療為主要的技術手段來治療的惡性腫瘤,通過規範的、合理的化療可能會治癒的腫瘤。如:白血病、小細胞肺癌、絨毛膜癌、生殖細胞惡性腫瘤、惡性淋巴瘤等。

哪些情況不能化療?

化療雖然是當前治療腫瘤比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是有很多情況是不能採用化療的,比如:

1.少數癌症患者自身對於化療不敏感,化療難以取得預期的療效,採用其他的治療手段,如生物免疫治療,有可能收貨更好的療效!

2.患者的身體狀況太差或者年齡太大不能承受化療者!

3.早期癌症,已經手術切除成功,且沒有發現轉移的,一般不需要化療。

4.有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者,比如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不能採用化療。

5.患者本身已經多次化療,產生耐藥性,且更換化療方案後仍無效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選擇其他治療手段!

化療有哪些副作用?

化療雖然是當前治療癌症的最主要的技術手段,但是它也有很多的副作用,雖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但是它也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破壞作用,而且化療藥物是細胞毒藥物,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毒副作用,常見的有:

1.脫髮

部分化療藥物可能導致脫髮,但是有的脫髮是可逆的,停止化療後往往能重新長出來。

2.肝腎功能損害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是通過肝腎代謝的,化療藥物自然也不例外,長期使用化療藥物,會對肝腎功能帶來不少損害!

3.消化系統不良反應



會出現例如: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噁心和嘔吐是化療最常見的反應之一,所以化療患者經常會服用強力止吐藥!

4.骨髓抑制

化療患者會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的情況。這種情況會在停用化療兩週左右自行恢復,有些比較嚴重的骨髓抑制,可服用提升白細胞和血小板的藥物!

總結

雖然大部分化療的不良反應是可逆的,可以通過一些輔助藥物來減輕毒副作用,但是化療畢竟是一種比較激烈的治療手段,化療對患者來說是很痛苦的,不僅治療週期長、花費多、副作用明顯,而且有的時候效果不是那麼顯著,所以這就要求醫生嚴格掌握化療的適應症,規範合理的制定化療方案和根據病人情況採取必要預防措施。


小醫生


目前多數大型正規醫院,決定病人的治療方案,依靠的是:1、指南推薦;2、病人情況和個人經驗。這兩方面的結合。

《指南》這個東西是循證醫學的產物,目前很多癌症的指南有歐洲的指南、美國的指南、中國的指南,並且很多是一年一更新。指南是怎麼制定的?每年會有很多某種癌症的研究結果發表,根據結果的可靠性,評價這些結果的證據等級,根據情況寫進指南進行推薦。比如某人說,我用某某方法,100%治癒肺癌,那麼這種方法肯定不會被寫進指南的,因為不可信。如果是一個世界有名的專家說,我的經驗是用某某方法,那麼可能會寫進指南,但也不會很靠前的推薦,因為即使是專家,也需要證據。如果說某個醫生查閱了之前的10000個病人,發現化療的比不化療的好,那麼化療可能會寫進指南,但是也不會很靠前的推薦,因為這都是回顧性的發現,並且這10000個病人不具有同樣的可比性。最高等級推薦的,當然是多中心的隨機對照研究。也就是在世界範圍內很多點,對於同類病人,隨機進行不同的方法,最後再來判斷療效。這樣的結果更容易是真正的結果。

所以,多數人決定是不是化療,都是按照指南來的,也就是如果醫生選擇給你化療,那麼必然是有證據證明化療的比不化療的好。至於為什麼同樣的癌症有的化療有的不化療,主要根據的是癌症的種類和分期。比如同樣是肺癌,分一二三四期,又分腺癌、鱗癌、腺鱗癌、大細胞癌、肺多形性癌、梭形細胞癌、鉅細胞癌等等,就算是腺癌,還要分腸型腺癌、粘液腺癌等等。每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對化療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有的癌細胞很容易被化療藥物殺死,有的對化療藥物沒有反應。有的癌症在手術前做化療會降低複發率,有的在手術後化療會降低複發率,有的不管做不做化療都不會降低複發率。這些就是是否選擇化療的依據之一。

當然,除了根據病人的癌症病理類型和分期在指南中尋找對應的證據以外,還需要看病人的情況和醫生的經驗。比如一個病人的病情,根據指南和以往的證據,先化療再手術可能更好,但是由於經費或者身體情況,那麼直接手術也不是不可以。又比如一個病人,選擇化療或者手術效果可能差不多,那麼你的醫生可能更擅長手術,那麼可能會推薦你手術,如果你就診的科室是在腫瘤內科,可能醫生就會建議你化療。這個倒沒什麼,因為兩種方案可能效果差不多,就怕有一些有差別的方案,比如明顯手術效果優於化療,或者化療效果優於手術的情況,在某些單位某些科室的某些醫生,不能告訴病人實情而推薦自己擅長的治療。所以,如果你信得過你的醫生,那麼相信他的建議是有依據的;如果你信不過,那可以多問問。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一個人是否需要化療,與很多的因素有關係,如患者的腫瘤處於哪一個階段,對藥物是否敏感,患者的身體狀況怎麼樣,各項的檢測指標是否適合化療,患者是否願意化療,是否是化療最理想的時期等等。


畢竟,在化療抗腫瘤時,化療藥物對人體正常細胞,如骨髓細胞、胃腸道黏膜細胞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同時會導致消化化不良、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全身乏力以及心、肝、腎臟產生毒性等。
化療需要因人而異,同時也要因時而異,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時期,採取的策略是不一樣的。有一些患者的自我認為,化療多數是在手術後開始的。


這並非一個絕對的定律,到底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需要化療,需要對疾病的狀況、手術創傷的情況、患者的恢復情況等等而定。通常情況下,如肺癌、胃癌和腸癌等大型的手術,病人需要有個恢復期,待病人身體恢復得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最好是在術後三週開始。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技術手段越來越高,特別是今天的腫瘤的微創手術已越來越多,以乳腺癌為例,若保乳手術,由於創傷小,同時化療的效果也比較理想,因此,患者開始化療的時間就能大大提前。

而有些乳腺癌的患者,就不一定適當馬上進行化療抗腫瘤治療。病人術後的恢復期也要把握一個"度",啟動化療的時間不能無限期延長,通常情況下,醫生主張在一個月內啟動化療。為什麼要這樣做暱?因為按照腫瘤的細胞動力學說,術後一個月內,腫瘤的負荷減少,腫瘤細胞的增殖會加速(也就是說腫瘤細胞會更活躍)。因此,在病人身體已經恢復的前提下,此時正是化療比較理想的時機,因為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更敏感!

關注健康,關愛生命!

水平有限,如有不當,請多多指教!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桃之吻


醫生讓誰化療,誰敢不化療呢?現在這些問題是相當有意思,怎麼治病,又是吃什麼制病了,吃什麼治癌症,唉😔化療無非是關門捉賊,必傷其主人。為什麼不問一問怎樣可以不生病,請專業人士回答呀?四季脾旺不受邪👍我就不信給誰見到上級領導不打招呼,而見到掏大糞的老遠就打招呼……店大壓客,客大壓店是不是?都是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


額仁蘇佈道


首先要問你是幹什麼的 有子女的要問幹什麼的 住多大房子 開什麼車 有醫保沒有 等等 然後才決定是否化療你 因為藥物貴 沒錢不行呀!怎麼化療呢 醫院又不是善堂對吧? 有錢受兩罪 無錢受一罪 這是是實


健康希望使者


同一個腫瘤,可是分期不同啊。同一個分期,可是體力狀況不同啊。肝腎功能合不合格,血象合不合格,有沒有其他的合併症(嚴重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肝病尿毒症等等),都會影響決策。最主要的,還是分期不同、體力狀況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